​新技术赋能杭州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

36氪浙江的朋友们·2019-10-18 16:13
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作者 金伟杰 袁元 王洁,36氪经授权转载。

为未来而谋,杭州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经济已成为杭州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城市转型发展的支柱。

数字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阵之一。“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杭州,这句话早已深入人心。今年4月杭州全市教育大会上,特别提到了新时代“美好教育”要更多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而技术规模化赋能教育,用新技术服务课堂教学,则是一大突破口。

杭州市教育局全力推进智慧教育,通过整合国家和省级教育数据、市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和本级业务数据,围绕精准管理、个性化教学、公共服务等主题,开展教学管理数据分析,实现基于数据服务的教与学;引入国家及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优质资源,建设本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网络资源广泛共建共享;优化智能环境,改善教学装备,提升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助推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

今天,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正式开幕,杭州教育信息化成果全面亮相。通过“互联网+”赋能,杭州正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助力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的同时,为杭城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点睛

▶▶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深化全市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整体协同、治理有效、服务高效的数字政府。杭州城市大脑·教育系统数据驾驶舱1.0版9月上线试运行,自下而上,从数到事,助力教育治理与服务。特别是以数据互联互通优化学生入学(入园)报名,打造杭州美好教育等优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网上办、掌上办和窗口办便捷服务体系,实现高水平建设杭州“美好教育”。

▶▶城乡同步课堂互联互通

杭州市高效落实省“互联网+义务教育”中小学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目前已有219所学校参与城乡结对,实现全市乡村小规模小学和乡村薄弱学校全覆盖。同时通过创新教学帮扶机制,精准帮扶大力实施,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建设收效卓著。

▶▶名师课堂走进千家万户

借助文广集团、杭报集团、华数传媒、中国电信等平台力量,市教育局推出“名师公开课”系列项目,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优质的公共教育产品,开辟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新路径,进而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优质基础教育普及,加快杭州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一站式”教育便民服务

为了更好地便民惠民,杭州市推出幼儿园、小学入学“无纸化报名”,家长只需网上报名,再到学校确认信息即可,极大简化了报名程序,实现了家长“最多跑一次”。同时,杭州教育家校通服务平台也已投入使用,平台融合了班级管理、通知通告等功能和应用,方便了家校沟通,实现了多功能“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教育差距正日益缩小

每周三,淳安县梓桐初级中学初二的学生们就很兴奋,因为当天他们能见到幽默风趣的Chris老师,上最喜爱的《开眼看世界》国际理解课程。

今年4月,下沙中学积极响应“互联网+义务教育”与梓桐初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学校英语、科学老师轮番上阵,城乡学生同步上课、作业、接受辅导。每次同步课堂开始前,两校老师都会一起磨课备课。为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下沙中学还将本校教研活动、课堂实录和课改经验等资源推送至网络平台,梓桐初中老师时时在平台上学习下载。 “这些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太宝贵了,让我们的孩子受益无穷,也让我们的老师更好更快地成长。”梓桐初中一位年轻教师说。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一直是全国基础教育的难题,其中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一根网线连起城市和农村课堂,不仅让身处异地的孩子成为同班同学,同享优质课堂,也让两地学校老师在网络牵引下成为同事,共同进步成长。在杭州,通过“互联网+义务教育”进行结对帮扶的例子越来越多,城乡教育差距正日益缩小。

如上城区,是首批浙江省中小学STEM教育项目试点区,在互联网+义务教育项目中遴选出《3D创意制造》《降落伞》等精品课程,与临安区、常山县同步课堂活动,让大山里的孩子与城区的孩子一起享受探索创造的乐趣。

下城区的学校分别与临安、建德和兰溪等多地乡村学校结对。如胜蓝实验小学把拓展性微课程上传到平台,让乡村孩子随时随地实现线上线下学习,老师通过线上数据,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通过访谈等形式做个别化指导。

上个月,江干区召开了互联网+智慧课堂常态化推进研讨活动,采三笕正校区、江锦校区,建德梅城中心小学和江干区教研院等单位,运用互动系统进行公开课同步听课、实时评课,课后四地同步教研。

拱墅区将落实“互联网+义务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和推进智慧教育内涵发展的有力抓手,列入重点工作,精心挑选1所中学、4所小学与桐庐、苍南两地5所中小学结对,积极开展同步课堂、网络教研等,通过互联网将拱墅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地区。

西湖区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在办学、管理、师资、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以“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为主要形式的网络结对帮扶,与淳安县展开紧密合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新区(滨江)多所学校分别与建德、龙游的4所学校结对,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同时全区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对口支援地区倾斜,对点帮扶区域(丹寨、麻江、建始、德令哈、建德、龙游)的学生都可同步享受到名师的直播课程和相关优质资源。

萧山区在与结对帮扶学校制定帮扶计划时,根据受援学校实际需求,量身制定帮扶学科与主题。如部分受援学校缺少英语专职教师,两校便制定每周一期的英语远程送教活动,突出重点,实现精准帮扶。

余杭区是“浙江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大项目”试点区,过去几年里余杭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在2018年省特色空间征集活动中,区内17位教师获“省精品空间”,3位教师获“省特色教学空间”荣誉。在“互联网+义务教育”县域内城乡结对帮扶学校中,全区共有11所学校名列其中。

富阳区积极落实“互联网+义务教育”,已与缙云、贵州黔东南建立了同步课堂系统,实现了城乡学校、结对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把杭州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省内外。

临安区实施“一引二建三联”模式,即引进杭城优质资源、建立区域内学校互助共同体、“互联网+”把中心学校和教学点联成整体,把结对帮扶工作落实落细。开展名师示范、网络教研、资源共享等专项活动,助推“互联网+义务教育”工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9月,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初级中学“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课堂开课。一方面,学校将杭州优质资源引进建德;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互联网+”将优质课堂与县域内结对学校共享,把优质资源共享最大化。

桐庐县2017年提出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突破路径、空间、制度瓶颈,构建了由教育科、人事科、后勤保障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组成的“四轮驱动”保障引领支撑体系,实施“三四五六”模式——三张表格,确保互动课堂真实开展;四位一体,建构环形互动空间;五步流程,规范师生互动行为;六项任务,促进高效互动。

淳安县是“互联网+义务教育”重点受助区,今年5月,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走进淳安县梓桐初中,将市局基教处、技术中心、结对两地(钱塘新区和淳安县)教育局、学校领导聚在一起,通过听同步课、座谈等形式深入剖析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方案,把实事做实。

创新信息技术 实现课堂更高效、学习更便捷、管理更细致

近年来,杭州教育“数字味”越来越浓,课堂智能跟踪、授课直播分享、习题智慧推送、老师智能批改、场馆网络无线延伸……这些高新技术正在变革传统教育模式,让新时代的课堂更高效、学习更便捷、管理更细致,真正向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高新区(滨江) 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治理

近年来,高新区(滨江)面对高素质人才聚集、人口结构年轻、入学压力激增等问题,找准着力点,运用新理念,努力扩大教育服务有效供给。

一方面,探索智慧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滨江模式。借助区域高新产业优势,在全省率先采用“区域统一打造、学校按需应用”模式,精心打造区域智慧教育体系,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滨江教育APP有效推进“智慧教学、智慧课堂、智慧家校、智慧管理”建设,构建区域智慧教育公共服务环境。

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名师课堂实现全区直播,所有学生可同时在线上课,也可通过数据化存储提供课后共享,从而破解名师资源有限的瓶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对口支援地区倾斜,实现教育精准帮扶,对点帮扶区域(丹寨、麻江、建始、德令哈、建德、龙游)的学生同步享受名师直播课程和相关优质资源。

杭十四中 打破数据“孤岛”打造真正的“无卡校园”

杭州第十四中学是全国首批信息化示范校,学校全方位打造智慧校园,真正实现了“无卡校园”。比如人脸宿管系统,自动识别记录学生归寝考勤信息,生成考勤报表,便于学校和宿管老师、班主任实时了解学生住宿信息。

学生请假后系统自动更新权限,根据人脸识别结果判断是否有权进出。可避免伪造假条等违规出入校的情况发生,学生出入后信息自动推送,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学生若生病去医务室,能自动识别就诊学生人脸,系统关联学生就诊界面,医师填写具体病情与医嘱后,消息可及时推送给班主任或家长。

目前杭十四中的智慧校园建设已覆盖了德育评价、学情分析、在线考勤、智慧医疗、家校互联等多个领域,从“数据采集层—数据分析层—数据应用层”三个层面打破了学校数据的孤岛,最大限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机结合。

开元商贸职校 以实战培养未来电商人才

“快来体验虚拟衣柜试衣服!”今年开元商贸职业学校贸易节上,学生们使出浑身解数推销产品。这个贸易节已举办了十三届,是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短期教学实践的创新结合。

自2001年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开元商贸一直致力于让学生体验运用电商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思维。比如在新零售时代,凸显商品连锁经营与管理等特色,学校利用贸易节等平台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文案策划、广告宣传、现场销售等整体设计,真正感受新零售的行业脉搏。此外,电商专业还与多家电商企业合作创建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团队教师引领学生,真实参与多家淘宝网店的装修、设计、商品上架、运营等工作,培养更多具有行业视野的商贸人才。

建兰中学 “校园大脑”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从2017年开始,建兰中学全校师生总动员开展“建兰大脑”建设项目。它构建了一个新的教学场景,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沉淀为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

比如根据每天的作业答题数据,可持续计算出每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针对学生薄弱点精准推送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学生题海练习,让学习更高效。“建兰大脑”也让老师在教学中有了全新的思考和选择,使“课堂增效”有了更多可能。“原先编排教学方案全凭教学经验,现在通过大数据能及时获取全班学生的学情,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一位老师说。

建兰中学也在探索数据赋能的德育创新。学校依托“建兰大脑”,探索“学生个性化成长成熟度评价模型”(IGPM),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成长分析E平台”,通过数据发现问题,抓住成长机会,为孩子的生涯发展和探索赋能。该课题成果获得浙江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丁蕙实验小学 智慧校园持续优化和升级

只有5年办学历史的年轻学校丁蕙实验小学,却是“全国智慧教育示范校”。学校通过打造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教育教研平台、多方联动平台和公共资源平台等五大平台,不断推进着智慧校园的升级和优化。

智慧课堂是丁蕙实验一大特色,运用“TEAM Model”电子书包学习系统和IES系统,形成教学、评量、诊断和补救等四大e化服务下的智慧课堂模式,让教学、评价和反馈同步进行。技术的升级,也实现了两地、多地进行同课、同师、同时的课堂教学,拉近了时空距离。在远距课堂上,两地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课件、板书,并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智慧互联的各地老师也能实时观看并评课,整个执教过程都被录播上传到网上,家长也能收看。

此外,学校把空间建设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载体,相继建成了“智慧生态馆”“艺术生长馆”“生命体验馆”“动漫科技馆”等场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发现未来独角兽 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您~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科创板“上新”迎来加速度。

2019-10-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