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当代人口中的“差不多”人生到底有多难?

领英LinkedIn·2019-10-21 20:56
“差不多”可以是志存高远努力向上,也可以是心安理得享受当下,还可以是于万千世界中见到自己,未必全然要“向上”攀爬。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思小妞,36氪经授权发布。

我很喜欢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

这位姓差名不多先生,长相和众人“差不多”,五官俱全但“不很分明”,秉持的人生观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这种人生观有时不碍事,比如把红糖买成了白糖,最多也就是被妈妈骂一顿。

但有时会让你命丧黄泉。因为患病了,差不多先生要找汪医生,结果找来了兽医王先生,他想“汪”和“王”也差不多,就让医治了。

临终前,差不多先生还念念着: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

胡适对差不多先生的态度当然是贬义的,“差不多”看上去是为人圆通的表现,但如若人人都成为差不多先生,“国家也就成为懒人国了”。

胡适先生讽刺“差不多”是志存高远,九十年后,饶舌歌手MC Hotdog创作了一首《差不多先生》,里有句歌词说得深得我心:这差不多的人生,这个问题很艰深。

“艰深”之处在于“差不多”有不同的解读:可以是差一点(not good enough)、不多差(not bad)、差不多(about the same)。

差一点:不要成为“被遗忘的中间层”

说起“差不多”,我们最先想到的是达到平均线的中间人群。这些人并不突出,但也不成为问题。

可正是由于这种不上不下的位置,让他们成为了美国社会活动家达尼尔·R·莫斯口中的“被遗忘的中间层”。

达尼尔把这个中间层看作是“无人认领的彩票”,她相信,这些人有着巨大潜能,只是常常被忽略尚未得到开发,“开发”的方法之一就是对中不溜群体抱有高期待。

不少研究都会告诉我们高期待容易导致失望、压力大。但对自己或他人持有高期待从来就不是一件坏事。

著名的Rosenthal effect(罗森塔尔效应)实验我们都听过。美国心理学家RobertRosenthal对一到六年级共十八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

其实这个名单完全是实验人员随机分类的结果,和测验成绩无关。奇妙的是八个月后,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变得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变得更强。

这是高期待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证明,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先贤们就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罗森塔尔的实验还揭示了一个结果:高期待这件事也会随着年龄产生不同影响。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人对我们的期望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多数人满足于对平均目标的追求,因为这是合理的、过得去的。面对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望而止步是我们的本能,后果就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取得平庸的结果。

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追求更好、卓越也是我们的本能,想突破“中间层”差的那一点,除了不断向上走,别无他路。

前段时间,获得终极格斗冠军赛最轻量级冠军、成为UFC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冠军张伟丽,在接受采访时,她说:

打业余的时候,你梦想着打职业,打了职业比赛后你想去拿冠军,拿了冠军后,你又想去更高的舞台。比如UFC,就像上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你要一步一步往上走。

我接下来想进入世界排名前五,然后获得挑战权,再然后去拿到冠军……从我练MMA(综合格斗)以来,这个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

正如《霸王别姬》里说的,“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不多差:做个“中等生”不蒙羞

但不是所有差不多的“中等生”都必须要走向最好和第一。

“中等生”不是“三好学生”、但也不是“问题儿童”,不给组织添乱、不让集体操心;他们不是驱动创新的卓越者,但他们是让组织引擎保持运行的人。

成为一名原地踏步的差不多“中等生”并不是让人蒙羞的事。因为,首先这里有个很现实的条件是,力所不及。

我们要承认,成为金字塔尖的那个人——无论你是学生、还是从事各行各业的职场人——都需要出色的智力打底。

但科研结果已经证实,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

正如利物浦大学研究员Ben Ambridge说的:

当你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时,未必是你的辛苦付出没起到什么作用(当然更多时候是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还不足以到拼天赋),你可以埋怨的对象是你的父母、或至少他们的基因。

其次,“第一”只有一个,生活的选择却有无数。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第一的位置只有一个,但奔向第一的道路上却有着千军万马。你可以追求最好、但也有权利选择“躺倒”。

我非常认同《脱口秀大会》里的表演者呼兰说的一段话:

“有人喜欢在工作午休时间看罗辑思维提升自己,有人想在午休时间睡一会、刷刷视频,努力不努力都是个人的选择”,这当中不该有鄙视链。

差不多:你好我好大家好,有没什么不好?

邓紫棋在《差不多姑娘》这首歌里唱道:

差不多的姑娘

追逐差不多的漂亮

她们差不多的愿望

在差不多的街头 摆着差不多的Pose

跟差不多的潮流 整了差不多的Nose

交差不多的男友 走得差不多的Close

供差不多的楼 送差不多的Rose

看上去这样的差不多都很雷同,是没个性么?我不觉得。

相似的“差不多”其实很好地反应了我们的社会属性,包括群体心理、从众心理。

谈到这些“心理”,我们总喜欢先说弊端,“缺乏主见、不独立思考、容易随大流”。看上去挺俗。可“俗”、“随大流”就一定不好么?

无论在生活、工作中,当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考价值;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员接受;对自己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可以增强群体凝聚力。

这些都是从众心理带来的好处,我们不能否认。

用女作家庄雅婷的话来说就是:俗,是大众品位、更多的人喜欢。而“大众”,包含了一部分集体意志,也是经过多年集体试错得出来的最优性价比方案。

换句话说,这么做比较省事、安全。

差不多的相似性不是完全相同,里面一定包含着零星的不同。

比如,人人都加班,而你不介意做加班者里第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人人都冲向北上广,企图寻找传说中美好的未来,而你不介意尝试后认清真相、果敢抽身离开。

在成人的江湖里打拼,谈完璧归赵式自我太奢侈。但领略摧残、食得艰辛后,还能在趋同的世界里保存一点“异常”,这种差不多很好。

“差不多”可以是志存高远努力向上,也可以是心安理得享受当下,还可以是于万千世界中见到自己,未必全然要“向上”攀爬。

重要的是,在任何一种“差不多”中保有一点“成为自己”的空间和可能,而不是用写好标准答案的标尺去丈量每一寸自己走过的路。

毕竟,与在我们与世界告别的那一刻前,生活没有句号,只有逗号。一切皆有可能,未来可期。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未来人类的工作形式就是“玩”?

2019-10-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