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智造,湖畔“芯”城

36氪浙江的朋友们·2019-12-01 09:08
青山湖科技城建设10周年侧记。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作者 管光前 周艳清,36氪经授权转载。

这是一湾风光怡人的湖泊。

“一座大坝横贯公山与母山之间,拦腰接过了南苕溪的天姿与异香,集天目山麓603平方公里之水与一湖……”(龙彼德《走进青山湖科技城》)从此,杭州西郊的“大花园”里镶嵌了一块青山环绕的碧玉,城西科创大走廊上多了一抹碧波荡漾的湖光。

这是一湾人文集萃的湖泊。

相传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在此潜修养生之术;“五柳先生”陶渊明曾归隐于此;湖畔集贤村里走出了18进士;吴越国王钱镠从这里“始航”,经西溪、西湖、钱塘江,前往“十四州”,从此,“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这更是一湾秀外慧中的湖泊。

香港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这里科研、办学;中科院、清华大学在这里智造中国“芯”;杭氧、杭叉、西子在这里锻造“国之重器”……

十年前,省政府常务会议的一个决定,在这湖秀水之畔埋下了一颗智慧的种子。时年11月30日,青山湖科技城奠基建设,历经十个春秋,这颗种子已经“有机生长”为一座“会呼吸、会思考”的科技新城,成为城西科创大走廊上的重要一极,它便是——青山湖科技城。

路是一座城市的“骨骼”和“血脉”,承载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如果以城市道路的文明记忆推演青山湖科技城的发展格局和内涵的变迁,那么这座科技新城的十年,经历了“三”、“丰”、“井”、“田”四个发展阶段。

“三”轴联动,智能制造,青山迈向工业纪

青山湖科技城的前身是临安经济开发区。在我们回眸科技城10年来路之时,之所以要追忆更久远的过去,是因为不管是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开发区与科技城的关系,都不是简单的取代,而是传承、升格与扩容。

2001年,在“开发区大有希望”时代强音中,临安经济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在青山镇(青山湖街道前身)挂牌成立。苕溪以南、102省道以北6.1平方公里的区域被纳入开发区的核心区。从此,青山湖街道由以天柱街为发展轴的农耕文明时代,迈向以102省道、天柱街、临石公路(科技大道前身)“三”轴联动的工业文明时代。

开发区成立之时,正是一批杭资企业梯度转移的当口。临安抢抓机遇,成功招引杭氧、杭叉、西子富沃德等一批骨干杭企落户。这批以生产“大块头”装备见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企业入驻,为开发区在全省装备制造业界赢得了地位和声望。至今,它们仍是科技城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中坚力量。其中,杭氧、杭叉、西子更是“青山湖智造”的“金名片”。

自1952年建厂之初承接生产国内首台制氧机,杭氧就一直是空分设备设计制造的“国家队”。从最初的30m3,到1000m3、10000m3,再到4万m3、6万m3、10万m3……杭氧打造的空分设备,“块头”越来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强劲。2017年,杭氧凭着为神华宁煤设计打造的10万等级空分装置,成了央视《大国重器》的“座上宾”。这些年,杭氧的大中型空分设备不光稳坐国内空分市场头把交椅,还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杭氧“大气行天下”,除生产氧、氮、氩、二氧化碳等常规气体外,还成功制取了氪、氙、氖、氦等稀有气体。在全国的14个省、自治区投资建设了27家气体公司,实现了从“卖奶牛”到“牵着奶牛卖牛奶”的战略转型。目前,气体销售收入已超过杭氧总营收的一半,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70%。

在杭氧的对门,杭叉更是成了身家百亿的大集团。自2009年整体搬迁至青山湖科技城以来,与青山湖科技城同频共振的杭叉已成长为国内叉车研发制造龙头企业之一。年产叉车超100万台,年销售量近13万台,销量占中国叉车行业近四分之一,其中出口2.5万台,产品远销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13年名列中国叉车行业之首,在全球叉车行业排名第8,与国外200多家代理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些年,杭叉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向急速迈进,生产出来的叉车有的越来越小巧,越来越智能。以“AGV前移式三向属具堆垛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叉车,成为业界新宠。杭叉的叉车还越来越聪明,装上了“云叉车”系统。车老板”点点鼠标,就能实现远程智能派工。

与杭叉一路之隔的西子富沃德,也历经着“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迭代。研制的新一代电梯拽引机,厚度仅20厘米,电梯井面积可以比原先节省1平方米。这不管对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目前,西子富沃德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居首位。在富沃德不远处,另一个“西子系”——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楼与万马电缆共同构筑了青山湖科技城的“迎宾之门”,成为临安“科技之门”的地标。背靠母公司西子奥帝斯这棵“大树”,西子电梯已成为国内十大电梯品牌企业,为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优秀的楼宇交通解决方案。

它对门的万马曾是电线电缆行业的翘楚。面对光纤时代的强势更迭,万马应时而变,提前布局“新材料”,在无卤、阻燃、耐火、耐温等特色线缆领域另辟蹊径,大放异彩。近几年,还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和太阳能光伏领域开疆扩土,成为智慧医疗集成智造运营商。“万马资本”活跃亮相于各个创业路演现场,力图在创投领域发声发力……

在青山湖科技城,像杭氧、杭叉、西子、万马这样的国家高新企业还有很多。正是它们的“大块头”有大能耐、大智慧,使科技城成为城西科创大走廊上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科技城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科技城现有的13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50%为国家高新企业,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已达85.5%。科技城也因此“当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成为园区里“顶门立户”的支柱产业,拥有60余家规模企业,30余家亿元企业,产值规模超过300亿元。杭叉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首家百亿元级工业企业。

由“三”到“丰”,十年一剑,湖畔硅谷矗新城

装备制造的“顶门立户”,除了“大块头”带来的产值规模,更有赖于“大智慧”赋予的高“含金量”。而“大智慧”离不开科技城的科技创新。

迈入新千年,第四次科技浪潮风起云涌。抢占科技制高点日益成为各国各地谋求发展制高点的“通识”。2009年,为积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走出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省政府决定在杭州主城区周边寻求一方环境优美的青山绿水之地,为全省科研院所打造一处集中研发、协同创新的场所,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经彼时的临安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临安青山湖畔,赢得垂青,成为建设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的理想之地。

青山湖科技城(简称科技城)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建设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技术示范区和体制改革试验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包括5平方公里研发区、40平方公里产业化区、45平方公里生态休闲区、25平方公里现代服务和综合生活配套区。

原开发区的“库容”已近饱和,做大配强大园路的“容量”往苕溪以北发展,成为建设科技城的“先手棋”。正是这一决策,使这片区域由“三轴联动”的工业文明,向“丰”字格局的科技文明转型。

十年来,科技城坚持生态环保、低碳节能、智能化“三项导则”,积极推进创新生态系统设计建设和创新要素集聚。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完善软硬件环境。制定了以壮大主导产业为目标的“黄金十条”产业政策,出台了“四个600万”招引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等系列政策。创新实施投资项目“一表通”审批服务、“一表清”推进落实,积极创造一流创业营商环境,一大批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随着大园路的不断拓宽、向北延伸,在大园路的两侧,一家家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相继入驻建设,一个个“双创”平台、产业实体相继建成投运:

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可持续能源研发基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科创大楼、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广场、省科技厅孵化楼、博济孵化器、银江孵化器、越创慧……

十年间,科技城累计引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创新载体项目46个,其中国家级院所项目5个,“双一流”高校研究院项目3个,高校项目2个,知名企业研发机构项目20个,省属院所项目16个,培育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18个,各级研发(技术)中心等57家。目前已建成投用科研院所项目29个,这里已集聚了全省20%的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各类创新资源的汇聚和创新成果转化,为临安及省内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2014年启用至今,已有包括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可持续环境、生物医疗界面、人工智能及空间探索等在内的12个科研团队入驻。该院每年都会举办科研成果发布和院企合作对接会,已先后与包括杭叉、西子以及华为、中兴、红星美凯龙、华电重工、联想股份、中国移动在内的临安及内地数十家企业开展院企合作,成为港大深化与内地合作的桥头堡,成为科技城科技惠民的“榜样生”。

其他一些院所像省丝科院、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杭化院、机电院等,也都积极加大科研成果在临安或省内外企业的转化与合作,十年间,科技城各类创新载体已累计发布科研成果700余项,为“双创浙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城也因此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浙江省自主创新示范区。

十年来,科技城着力加大城市配套建设。一幢幢住宅小区、商业楼宇拔地而起,一个个酒店卖场、公园绿地相继建成:城市综合体、万豪酒店、万丽酒店、育才小学、萧山机场科技城航站楼、地铁商业综合体、滨河公园、狮山公园、青山公园……

依托生态环境、创业环境、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科技城全力加快产城融合,促进人才集聚,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链式创新发展格局,保持了产业和人才持续“净流入”的良好发展态势。

由“井”到“田”,微纳赋能,集成电路写“芯”篇

2016年,注定会成为科技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因为从那一年起,科技城发展揿下了“快进键”。

时年新年伊始,我省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科技城成为省市主要领导悉数到场的主会场。这是继科技城奠基动建以来,青山湖再次成为全省聚焦之地,因为一个省重点项目在这里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既关乎我省首条城际铁路的建设,更关乎临安和科技城的发展,它便是杭临城际铁路(杭州地铁16号线)。

都说地铁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代言。果不其然,它给临安带来的交通红利和发展红利接踵而至:二绕动工,科技大道改建,临金高速开工,杭临绩高铁获批,临安撤市设区,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孕育而生……

地铁的建设,使科技城的城市发展格局,由以往的以大园路为主轴线,向大园路+城际铁路“十字轴线”转变。更重要的是,这条融杭主动脉的建设,还深刻改变了科技城的发展内涵。

如果说当年开发区的落地,给这块土地的经济带来了原始积累;科技城的再度“垂青”,为这块土地带来了一批科技才俊。那么地铁的建设,则给这块土地带来全国各地对美好发展前景素来敏锐的地产大咖:越秀、宝龙、旭辉、中粮、保亿、国能、天阳……近三年,已陆续有15家知名房企扎推耕耘科技城。正是这些聪明资本的抱团深耕,让人们对“十字轴线”锚定下的科技城的未来,给予了更多想象和期待。

就在地铁开建的当年,又一个尖端科技项目的到来,从某程度上提前兑现了人们对科技城美好未来的部分期待,它就是驰拓科技。它选择在临安打造新型高科技项目,不光为科技城带来了十足的“眼球经济”,更间接带动了“云制造小镇”的迭代。

当时,物联网、人工智能,风口初启,数字经济成为省市布局新经济产业的“一号工程”。临安顺势而动,积极抢占风口,于2018年年初,在科技城启动建设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全力培育集成电路产业。

以“大象无形”类比集成电路产业,无疑再贴切不过。因为它在微纳尺度扰动乾坤的能量,已经在小镇创建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显露无遗。

驰拓科技之后,中科院奕力科技、清华大学华卓精科、浙大启尔机电等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继入驻微纳智造小镇,目前,小镇已累计入驻集成电路产业链项目37个,总投资超过260亿元。

科技城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已纳入《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小镇正在以特色工艺晶圆制造、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半导体关键装备制造和智能终端与物联网应用集成为主要方向,着力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3+2”生态体系。

“3”,即依托驰拓科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杭州分中心等,打造微纳智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2”,即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基金两个平台。眼下,青山湖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已经投用,正在惠及小镇上下游企业和国内相关产业。另外,还设立了3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每年将投入不少于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地铁、撤市设区和微纳智造小镇的相继赋能,使科技城跑出了产城融合的“加速度”。在“十字轴线”的辐射区内,崇文路、星港路、胜联路、塘堘街、岗阳街、集贤街……陆续登上科技城的区域版图,“十字轴”正在加速变形为“井”字、“田”字,乃至更多的“田”字。

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年间,科技城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资金138.9亿元,建成道路110.4公里、绿地139万平方米、公建配套122.7万平方米。核心区共修建了六横六纵12条主干道路,科技城建成区由9.1平方公里拓展到23.3平方公里。

目前,5万平方米的越秀综合体已经投用,5万平方米的杭电配套商区及云村项目已经竣工交付,15万平方米的地铁综合体已经封顶,笑岭隧道以北还将动建5万方综合体。城内已建了3家幼儿园、4家在建,建成小学2所,明年将投用1所、动建1所。三甲医院项目建设正在招商中。苕溪南岸、地铁下方,还将建设运动健身公园……

越来越多公共配套项目的动建和投用,折射着科技城日渐兴旺的人气和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产城两旺,近悦远来,创业创新创生活

人气源于科技城居民在十年间的倍增,源于原住民的安居乐业,源于入驻在此的创业团队满满的获得感,源于乐于乘着地铁享受“双城生活”的年轻人。

科技城的建设发展,使所在区域农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4万元,其中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占比由最初的30%,增加到80%,使苕溪两岸的8个村、万余名“田舍郎”告别农舍,住进高楼,成为市民。

天柱街98号的大园新城是科技城村民升格为市民的主要安置点和聚居地。

青山村的杨秀花是三年前住进大园新城的。“以前住惯了独门独院,刚住进去不太习惯,住久了觉得蛮好的。小区绿化、环境配套、保洁、保安都很不错,以前独门独户住,哪有这些服务。”

原住胜联村的金大姐是去年拿的房子,说到当“市民”的感受,她坦言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前早出晚归,就为田里那点菜,山上几棵笋,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房屋拆迁分了三套房,以后吃住不用操心了。早晚,还可以去公园爬爬山、跳跳舞,不是挺好的吗?”

大量院所企业的入驻投运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使科技城人口数量跃上了“10万+”,比十年前翻了一番。累计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3000余名。

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是最早落户科技城的首批“居民”,十年间,院长叶水泉带着创业团队,把他们的智慧低碳能源技术分享到世博会中国馆、分享给珠江“小蛮腰”、分享到人民大会堂,分享到全世界。说到过去的十年,叶水泉感慨良多:“青山湖科技城从一片农田山丘,到如今高楼林立、院所遍布、人才集聚,是一个奇迹,非常不容易!随着16号线、二绕的即将开通,随着火车西站、杭临绩高铁的动工建设,我对科技城的未来充满期待,也对院所和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浙大系”的利珀科技,从博济孵化器的三间“斗室”起家,从检测纽扣产品缺陷“打市场”,在短短七年时间里,获得了“裂变式”发展:先后获得了三轮融投资;创业团队由最初的8人,壮大到如今的数百人;在科技城黄金地段的顶级写字楼里拥有两层办公楼;拳头产品机器视觉柜子在新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汽车配件、电子制造、快销食品生产等领域大放异彩;拥有近百个大客户……谈到利珀的欣欣向荣,“八零后”董事长王旭龙琦不忘来时路:“我们是首个享受科技城‘四个600万’扶持的创业团队,非常感谢科技城在我们创业之初,给了我们足够的信任和帮助。并在我们稳步发展之后,始终关注关心我们的成长,帮助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因地铁而来,被科技城的妩媚和秀丽所打动、继而决定久居于此的还有大量在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城西上班的小年轻。

来自北京的王攀、徐高林夫妇就是其中之一。王、徐夫妇是去年达摩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一个周末,他们来科技城物色新房,仅看了半天,就决定将爱巢栖息在越秀·西海岸。王攀说:“老余杭的房价目前在2万6左右,到越秀坐地铁不过是三四站路,却便宜了一万块钱,我觉得性价比很高!”

越秀·西海岸销售经理余小红介绍,她经手成交的客户中,有一半是在阿里巴巴、达摩院和杭州城西上班的,还有近一半是外地人。“目前西海岸成交的3000多套房子中,也差不多有一半客户是在杭州城西上班的。”随着城际铁路通车的日益临近,可以想见,在杭州主城区与青山湖科技城之间,“双城记”的好戏还会不断上演。

科技新城的宜居宜业还引来国际友人栖息于此。来自非洲乍得的GEOFFROY,在浙江农林大学读机械工程。尽管每天来回学校要挤公交,但他还是愿意舍近求远把家安在越秀星汇城(租房)。“这里很棒,滨河公园、狮山公园环境都很好,去杭州也方便,我邀请了我的同学过来与我一起住。”

青山智造,湖畔“芯”城。

一座能思考、会呼吸、有机生长的科技新城,正奔竞在创新中国的大道上。

发现未来独角兽 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您~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7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企业参与路演,与11家全国知名智能制造方向投资机构现场对接。

2019-11-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