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人才济青同立“百万目标”

36氪山东的朋友们·2020-01-13 16:09
济青两地能否在“抢人大战”的旋涡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编者按:本文来自“齐鲁晚报”(记者 蔡宇丹),36氪经授权转载。

上个月底,国务院发文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门槛;青岛城投和深圳人才集团合资成立青岛人才集团;本月起,济南开始实施最新人才购房补贴,最高补贴100万元。在零门槛落户将成为标配、各种引才政策不断加码之后,济青两地能否在“抢人大战”的旋涡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青岛联手“湾区猎手” 在人才增量上求突破

上月28日,青岛城投和深圳人才集团合资成立青岛人才集团。据悉,青岛人才集团定位不是仅服务于整个青岛市,而是打造成为北方人才服务储备库,它的成立被视为青岛学深圳的又一重要成果。

青岛人才集团落户于市北区的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是市北区又一座税收“亿元楼”,目前已吸纳64家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入驻。此次青岛城投牵手的是素有“湾区猎手“之称的深圳人才集团。

深圳市人才集团成立于2017年11月,对照深圳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从高端猎聘服务到人才引进、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全产业链服务,并出资1亿元设立深圳千里马国际猎头有限公司,瞄准诺奖获得者和院士等高端人才。

这家“国字号”抢人有多猛?

2018年,深圳人才集团提出“三个一百”构想,选取一百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聘请一百名人才大使发挥行业领军人物优势;联系一百所重点高校,整合优秀在校生和校友资源,为深圳储备人才。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显示,2019年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求职者同比增速达36.89%,高于招聘需求人数的同比增幅(11.5%),人才供过于求,而且流入大湾区的人才42.01%流入深圳。

此次在青岛人才集团揭牌仪式上,青岛城投集团董事长邢路正强调,深圳人才集团的加盟将形成青深两地人才交流互动平台,推动南北人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促进两地间人才的合理流动与调节使用。

“百万目标”成标配 竞争态势越发凸显

从济南市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数据看,济南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8%,“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迅猛。青岛则在去年接连发起15次攻势,在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现代海洋、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全面开花。

“和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人才。”2019年12月29日,青岛市长孟凡利在央视《对话》栏目中透露,2019年青岛引进的人才预计会超过25万人,力争在三四年吸引100万人到青岛工作。

济南在去年9月2日出台的《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显示,力争5年时间,使大学生留济数量达到100万。

同样提出“百万目标”的,还有武汉、西安、长沙等。

而在201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834万人,其中济南15.14万、青岛10.61万人、合肥15.47万人、郑州22.47万人、成都18.72万人。

要达到引才留人“100万”这个目标,这意味着济青起码要紧追西安、杭州、成都,在这个阵营争一争。尤其是政策针对对象、生活补贴力度、房补力度、落户开放、引才规模、财政资金保障……在这些招才引智的关键指标上,谁都不敢放松一步。

放眼北方,抢人难、留人难是各大城市的通病,在城市群竞争态势越发凸显情形下,尤其是最近成渝双城经济圈被国家点名后,济青亟待破局。

善待本土人才 盘活人才存量同样重要

来自齐鲁人才网数据显示,2019年,在济南实施强省会战略后,人才流入量明显上涨,人才流入比为2.23,即外地每向济南市流入2名人才,才会有1名济南人才流出,但流入济南的人才86.67%源于省内,而且山东省内人才80%以上是在省内流动。

人才存量和增量都是一定的。在从事人力资源的业内人士看来,大学毕业生更多被视为“储备人才”,这一群体在当下的现实作用是贡献巨大的消费能力,特别是消化地方存量房上。

另外,诺奖获得者、院士、国家“千人 计划”人才……这些金字塔顶人才如今被各地追捧,但这些顶级人才存量也是十分有限。几位在业内炙手可热的“大牛”甚至在一个地方最多干半年,流动频繁的10年跑了17个地方。

而且,各地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方面,上海4000亿,北京超3000亿,深圳569亿、杭州404.6亿,济南不足百亿。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反映了当地人才流动的活跃性,而政策泡沫下一些猎头公司几乎成了“人才搬运工”,造成恶性竞争,导致人才政策更不稳定。

此次,青岛和深圳联手成立青岛人才集团,很多网友就留言,对青岛的人才政策建言——

“一方面青岛大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我们要给青岛的孩子营造成为人才的学习环境,创造更多让青岛孩子成为人才的机会,为我们青岛的大发展,储备更多的本地人才。”

抢人大战,引才固然重要,但善待本土人才,盘活人才存量同样重要,存量增量两手都要硬。

从资源到资本 搭起人才发展体系

近日,在济南,一套人才大数据评估系统让9名专家凭“身价”融资3000万的消息,让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同信息“)一下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这家创立于2011年的科技公司从事能源智能计量仪表及系统研发,创始人耿哲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济南市首批千层次创业人才,拥有60多项专利和著作权。这几年因为融资难,和同信息账面上一度只剩下1.99万元。

2019年10月,济南高新区的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帮耿哲对接了物联网方面的技术专家吴天文教授和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专家,与和同信息技术团队打磨出分布式能源塔技术;找来山东工研院对这项技术进行评估,之后又拉来济南热力集团来检测市场认可度。

这个平台有一套能给人才精准定价的“人才有价”评估系统,人才团队据此可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获得融资,并且不用任何担保、抵押。

2019年11月4日,资金到账。和同信息既获取了技术,又获得3000万融资,并通过济南热力进入供热市场。

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成立后,济南高新区设立了人力资本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平台以创投基金形式运作该基金,保持每年规模不低于5亿元;通过政府领投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借助人力资本价值兑付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抢人大战只是加剧了人力资源不均衡发展,人才发展的整个体系没有做起来。”济南市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韩俊杰说,济南正在探索通过人力资本的运营去突破,撬动人力资源的金融属性,将其价值最大化,这样的人才引都引不走。“不破格,怎么腾笼换鸟。”韩俊杰说。

济南高新区四大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与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雷同。济南高新区怎么和上海竞争人才资源?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样的基层创新,盘活人才存量,才是破局之举。济南市高新区这一套人力资本创新模式引起黑龙江、昆明、镇江等地人社部门的浓厚兴趣。

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一个人力资本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模式创新,本土科技公司从中获得技术、人才、市场、资金,人才能获得股权激励,关键是把市场变成投资方纳入到这一体系中,加速科技创新的速度和效率。

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状态下,弱小一方如何和深圳、上海争人才?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这不光是济南高新区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性。各地需要一套切实可行,能盘活现有资源的创新模式,而不是被卷入人才恶性竞争的旋涡中。

本文封面来自:pexels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在战略谋划、战役组织、战术打法、保障支撑等方方面面,推出了诸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创新与引领意义的探索

2020-01-1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