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智库发布企业战疫责任报告 广东居企业行动力榜首

36氪广东的朋友们·2020-02-28 15:15
中国民营企业在抗疫行动中表现活跃,147家企业和机构中近一半是民营企业,企业大额捐赠数量增多,参与形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编者按:本文来自南方日报。作者彭颖等。36氪经授权转载。原文标题《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日趋同步》。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全民阻击战中,企业是战“疫”的中坚力量,捐资、捐物、捐能力、捐服务……这些出现在战“疫”中的企业身影,既有行业翘楚,也有活跃的中小微企业,在不同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力量,所有为抗疫行动作出贡献的企业都值得尊敬。

1月17日-2月20日,南方产业智库共采集了在这一期间有过抗疫行为的147家代表企业和机构,并通过数据分析统计期间的捐赠行为,研判未来发展趋势。

所以这是一份没有捐赠金额排名的企业战“疫”责任报告。相比于以捐赠金额论“英雄”,本报告采用的评价维度包括:捐赠金额、行为响应时间、参与方式、捐赠对象和渠道,以回答三个关键问题:在这次疫情中,企业是否出现在最需要的时间?捐赠是否作用在需要的地方?行为是否有持续性的影响?

报告发现以下三大趋势:第一,中国民营企业在抗疫行动中表现活跃,147家企业和机构中近一半是民营企业,企业大额捐赠数量增多,参与形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第二,15家企业设立了疫情基金,企业做公益也要做得专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成立基金会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第三,社交平台构建了全民公益的新生态,重大灾害刺激了全民公益行动,在全民战“疫”中,不可忽视公益互动传播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企业战“疫”活跃度高

147家企业和机构中,捐赠额最多的达15亿元,最少50万元,均值约为5590万元。捐赠行为分布在电气设备行业如格力、格兰仕等,互联网行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房地产行业如碧桂园、恒大等,食品饮料行业如百盛中国、中国飞鹤等,汽车制造行业如广汽集团、上汽大众等,通信行业如华为、oppo等,医药行业如广药集团、复星医药等。

样本企业大部分是民企,占比近一半。其次是国企和外企,占比近20%。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合资企业和大型央企。捐赠企业来自中国大陆19个省市,其中广东最多,达40家,其次是北京,有19家,上海有14家。还有一家企业来自中国台湾,32家企业来自国外,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样本企业中,上市和非上市企业均分,各占约50%。

147家企业中,1月24日至1月29日是企业捐赠的高峰时段,其中1月29日统计到的捐赠达22次,是统计时间内捐赠次数最多的一天。1月20日钟南山答记者问“证实有人传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国引起热议。但研究统计到的最早一批捐赠发生在1月17日,利洁时集团自1月17日开始便向国家和武汉卫生系统捐赠。抗疫已有一个多月,捐款也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目前还有企业在陆续捐款捐物。

约79%的企业一次性捐款到位,也有超20%的企业不止捐一次。其中捐2次、3次的企业最多,最多的是蒙牛,陆续捐赠了6次,分别是1月22日为武汉市第一医院捐赠奶制品,1月23日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捐赠2000箱特仑苏牛奶,1月29日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的产品,同时还用2000万元成立人道基金,1月30日再次向内蒙古红十字会捐赠3000万元产品,1月31日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6.6亿元产品,累计捐赠价值超7亿元。

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

“一个有益的公益软件比加10个亿还管用!”2月10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在发布会上,恳请大的互联网公司如腾讯和阿里巴巴开发公共的社区软件给社区工作者使用。从企业应对疫情情况来看,企业大额捐赠数量增多,参与形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诞生了多单行业内迄今为止最大的捐赠,比如乳业蒙牛集团陆续捐赠了7.4亿元物资,立白捐赠了价值2亿元物资成为日化行业最大的一笔捐赠。

此外,从此次战“疫”情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全球化资源整合的能力正在提升,其中20%的企业在一线面临防护物资紧缺时,通过供应商、采购商等渠道进行跨国物资采购,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汶川地震时期中国企业的不知所措相比,明显感觉到此次疫情中中国企业的力量成为援助主力之一,这也跟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有关。

企业参与捐赠的方式,仅捐现金的为少数,约占23%左右,超过一半的企业为防疫一线带去亟需的物资支持,12%左右的企业为疫情防治积极做技术支持,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利用行业优势,带去一线服务和物流援助。如格力不仅捐空调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所需电器,还派人员前往一线进行调试安装,切实为抗疫工作服务。

参与捐赠的企业,超八成捐赠目的是为“疫线”服务,但不限于此。有9%的企业捐赠用于鼓励一线医务人员,字节跳动设立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帮扶被感染确诊的医务工作者。4%左右的企业捐赠是为了帮扶感染患者及其家庭,如腾讯成立基金帮助患病家庭,约2%的企业捐赠为了疫情相关科研工作,如恒大捐资1亿元给中国医学科学院,设立“抗病毒创新药物研究基金”,还有2%的企业为疫情中受影响的商户带去经营帮助,万科旗下印力集团向合作伙伴伸出援手,对旗下商场租户当月租金减半,覆盖商户超过10000家。

捐资、捐物、捐能力、捐服务……从企业的参与形式上看,企业公益方式更加多元,同时也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强调把商业的方式运用到慈善事业中,从关注的领域也可以看出,当下的企业导用专业和科学的方法做慈善,比如互联网企业提供软件查询服务、日化行业提供消毒杀菌产品保障等,企业根据主业优势不同采取的疫情应对办法也不同。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大额捐款增多,参与方式多元

在样本企业中,共有15家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疫情专项基金用于物资采购、一线人员家庭保障、患病家庭帮扶、防疫科研和科普,其中设立疫情专项基金的企业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而且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其中两大代表性企业是腾讯和碧桂园。

腾讯在1月24日投入3亿元设立了疫情防控基金,主要用于采购紧缺物资,缓解疫情前线燃眉之急。2月3日投入2亿元设置战疫开发者公益联盟资金池,服务商和开发者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帮助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等快速开发疫情服务小程序,这比政府部门发出“一个有益的公益软件比加10个亿还管用”的呼吁要早了一周,2月7日,腾讯在此基础上追加10亿元基金,用于致敬慰问战“疫”人物、救助困难患病家庭、助力防疫科研及科普。

同样地,碧桂园也在1月24日设立首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基金,这笔捐赠将主要用于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包括采购医用N95型口罩、医用外科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急需的医疗物资;2月13日,碧桂园集团再次宣布,在此前捐赠1亿元设立首期新冠肺炎疫情基金的基础上追加1亿元,用于关怀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其亲属,关爱防疫一线志愿者,为重点疫区社区提供各类防控物资,还将用于建立口罩生产线保障口罩供应,以及向武汉疫区方舱医院捐赠自主研发生产的煲仔饭机器人,为一线人员提供饮食保障。

从腾讯和碧桂园身上可以看到,在疫情中设立专项基金适用于大笔捐赠,同时可以更好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用途,但相比于单笔捐赠来说,专项基金的管理十分考验企业组织机构在公益方面的专业能力,可以看到的是腾讯和碧桂园背后都有企业基金会的身影,腾讯基金会是首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的公益基金会,碧桂园的国强基金会在教育慈善和乡村振兴项目上有多年运营经验。

2004年6月《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始施行,打开了民间资本设立基金会的政策大门,16年间,民营企业基金会可谓是蓬勃发展,而《慈善法》颁布之后,广大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更是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主体力量之一。从企业品牌部到设立专门的CSR部门到成立基金会,可以说,中国民营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展现出的行动力和社会动员能力也是企业公益专业化的缩影。

业内观点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成立基金会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大势所趋,因为基金会具有的独立性可以避免陷入商业和公益的纠缠中,企业基金会更有规范化运行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企业关心的社会问题。和国外发展历程相比,我国民营企业基金会还处于探索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资金来源单一,过度依赖企业捐赠,缺乏专业人才等。

从这次应对疫情中,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除了15家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外,111家通过慈善公益组织实施捐赠,13家携手相关政府部门捐赠,39家联系了医疗体系,可见,除了成立专项基金实施捐赠外,企业还通过政府部门实施捐助项目,通过公益慈善组织实施捐赠项目,或者直接面对受资助者自主实施公益慈善捐赠。但总体来说,多数民营企业在突发性的社会救助项目上,还是主要通过外部慈善机构执行项目,在公益项目的专业化运作上仍缺乏经验,由此也需要政府提供引导,同时慈善机构要构建透明化的捐赠项目执行通道。

创新模式的可持续影响力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成为重要任务。在疫情防控这场持久战中,企业在变化中不断响应更广泛的诉求,也考验着每个企业战“疫”的能力。

从样本企业捐赠时间动线来看,从1月17日到2月20日期间,陆续有企业发起捐赠行为,其中最密集的时间段是1月23日-1月29日,并在29日达到顶峰,当天共有22家企业发出捐赠。而到2月13日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当日有9家企业有捐赠行为。从时间延续上看,中国企业对疫情长时间关注,并在不同阶段作出了不同回应。从样本数据中发现,1月17日-1月21日多数企业还未作出反应,只有两家企业捐赠了物资,1月23日-2月1日,企业动员全部力量采购一线急需的防护物资,生产防护物资工厂紧急复工,2月2日-2月10日,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企业把重点转向关怀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及其亲属,关爱防疫一线志愿者、提供疫情服务、助力疫情防控科研科普上。2月11日-2月20日,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并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部分制造业工厂转产口罩,服装行业转产防护服,线上会议软件免费开放,网课开放让学生在家停课不停学,搭建助农绿色通道,疫情笼罩下的城市正在快速自愈。

从捐赠次数上看,有31家企业捐赠次数超过1次,蒙牛甚至在9天内连续6次捐赠。从数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企业正根据疫情的发展研判社会需求,从而提供不同的服务,大众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因此而发生改变。

盒马等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共享员工”,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自身人力不足的挑战;钉钉向1000万家企业组织免费开放,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京东、淘宝、拼多多开通助农绿色通道,为保障民生物资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让平台的供应链铺得更广,实现了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的双赢。非常时期,企业倒闭将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活下去”成为特殊的企业责任……体系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共享机会,是企业持续发挥影响力的体现。

广东企业战“疫”的行业之“最”

数据显示,企业行动力最强的三个区域是广东、北京、上海,147家企业和机构中有40家来自广东、19家来自北京、14家来自上海,其中40家广东企业中8家设立了疫情专项基金,1月23日前后,立白、腾讯、碧桂园、恒大等广东企业就快速行动。

广东企业行动快速除了企业自身能力外,政策上给予了较为清晰的指引和畅通的捐赠通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广东省民政厅定制“依法、高效、精准、公开”作为疫情防控捐赠的总体思路后,自1月26日起,先后下发《关于动员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关于动员全省社会组织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5个文件,畅通线上线下多种捐赠渠道,单位和个人可通过慈善会、红十字会捐赠,也可向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捐款捐物,还可将款物直接捐到有需要的医院、机构。

在疫情中,广东企业也创造了多笔行业之“最”的大额捐赠。腾讯捐赠的15亿元是互联网行业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笔捐赠,恒大陆续捐赠的11亿元是地产行业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笔捐赠,立白捐赠的2亿元是日化行业最大的一笔捐赠,即使是在以往的捐赠行动中,广东企业这样的大额捐赠也是非常少有。

8家广东企业专门设立了疫情基金,占据了15家设立专项基金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包括腾讯、唯品会、恒大、招商局集团、碧桂园、万科等。广东作为慈善大省,在公益慈善领域屡有创新,由香江集团于2005年6月设立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非公募慈善基金会,民政部批号“001”,截至2019年8月底,经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定登记慈善组织1050家、公募慈善组织121家,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全国第三,广东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广东企业战“疫”的专业度提供了后援支持。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互联网、汽车制造行业成为广东企业战“疫”的主力。具体到房地产行业,碧桂园、恒大、招商局集团、万科、龙光等房地产企业都设立了疫情专项基金,广东企业的捐赠额都在3000万元以上,捐赠超过1亿元的有4家企业,恒大近日宣布另外向医学科学院捐出了1亿元,同时还宣布拿出8亿元的科研经费研制特效药,捐款数额达到11亿元。

从广东房地产企业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房地产行业战“疫”表现和特点:捐赠总额和企业体量基本匹配,既强调实际捐款总额,又能发挥专业水平和调动行业资源,员工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行业和社会引领作用明显。此外基金化操作模式成熟,但也存在承诺捐赠的资金通过运作帮助企业去库存的现象,公开性、透明度和专业性有待提高。

广东互联网行业中以腾讯、唯品会为代表,两者捐赠的总额达到18亿元,互联网企业的疫情应对方法具备人群更广泛的特点,同时也与自身业务密切结合,腾讯对服务商和开发者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唯品会设立3亿元现金来补贴商户,在捐赠之外,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企业在公益互动传播上的影响力,比如腾讯公益平台第一时间设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专题,为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提供技术保障,微信在“看一看”开设“肺炎疫情动态”专区,还推出了“相同行程快速查询工具”,用户通过输入出行日期、车次/航班、地区任意一项即可查询新型肺炎同乘信息,并根据最新信息进行实时更新。此外,抖音、西瓜视频等直播平台也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提供了新方式。

从疫情中可以看到,互联网公益正在进一步形成“泛公益”的大生态,伴随用户的公益数据和互联网业务的结合,互联网企业的公益项目可以渗透用户的日常行为场景,在这次的公共卫生事件面前,这一特点在公众防疫知识科普上作用突出。

广东企业战“疫”另一个特点来自于汽车制造行业。广东企业十分务实,在捐赠总额上不算名列前茅,但广汽集团、比亚迪相继转身生产口罩,将业务和疫情物资保障紧密相连。从广汽集团、比亚迪可看出,由于汽车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各领域产品的最终成品大部分都和汽车相关,汽车产业拥有长期合作稳定的上游原料资源,在转产防护物资生产上具有很大优势,汽车产业在应对社会危机压力方面有很强的社会支撑力。

总体来说,广东企业战“疫”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快、好”——企业战“疫”数量多、响应速度快、公益项目操作手法熟练,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汽车制造行业中蕴含了广东企业战“疫”的三大亮点,也折射了这三大行业战“疫”情况的特点。 

启示

综合性产业在社会危机中的支撑作用明显

通过比较腾讯、恒大、广汽三家广东企业的捐赠行为,可以观察到中国企业在日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公益行为形成内外部闭环的模式。业内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评价为“互联网行业乃至全国企业里运营最为成熟的基金会”,从组织架构上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独立于腾讯企业本身,日常腾讯基金会运作的项目议题非常广泛,从政府公共服务到教育、环保、脱贫都有涉及,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更是开启了“人人可公益”的序章,腾讯在政府、公益组织、公众参与、企业都有协同的能力,因此整个公益行为能形成闭环,腾讯的15亿元基本是以专项基金和资金池的形式存在的,而且互联网大数据有助于研判社会需求,腾讯的使命愿景是“科技向善”,此次腾讯反应迅速,也与企业之前持续用科技力量参与网络生态治理的实践有关。

第二种模式是在政府引导下推进捐赠举措,保证公信力源头。恒大日常主要关注的领域是教育和扶贫,属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类型。据恒大官网显示,截至目前,恒大已捐赠到位70亿元扶贫资金,其中定向捐赠给大方县的30亿元资金全部到位;已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58.59万人初步脱贫,已助力大方县、黔西县正式脱贫摘帽。到2020年,恒大还要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44.41万人稳定脱贫。针对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要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组织动员全国科研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方面的科研攻关。随后恒大再捐8亿元作为科研攻关经费。哈佛大学公告显示,将联同钟南山院士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团队共同探索开发新的诊疗方案,以遏制病毒扩散传播并治疗已感染病患,恒大集团提供为期五年共1.15亿美元(约8亿元人民币)科研经费支持。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综合性产业在应对社会危机压力方面体现的社会支撑力,比如广汽集团发挥供应链优势转产口罩,京东在民生物资保障上的支持,以及便利店业态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在日本,便利店被视为灾难救助的基础设施,比如在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的余波中,以7—11为代表日本的便利店至建立起了紧急救助中心并且派遣员工帮助生还者,管理部门应为综合性产业、社区服务业态提供指引,加快建设灾难救助基础设施网络。 

中国企业公益行为更加理性

由于同样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此次疫情中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会被拿来跟17年前非典时期进行对比,但两个时期中国整体经济水平、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都不一样,实际上难以作出对比分析,当时联想公司捐赠的1000万元已经算是比较受关注的大额捐赠了。

但我们从17年的时间跨度中,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公益行为进化中的两个词:“尊重”和“理性”。“非典之后,基金会管理条例才出台,所以当时多数企业的捐赠渠道是官办基金会。”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指出,从这次疫情中可以看到,捐赠人意志受到尊重,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基金自主支配捐款用途,公众对企业表现的评价也不仅局限在捐款上;还有就是需求方的诉求得到尊重,企业更为理性地参与到抗疫行动中。

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的过程,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更是慈善企业与社会以及利益相关方建立合作机制的过程,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福利机制的建设。疫情之中,企业在捐款、捐资、捐服务、捐技术之外,还衍生了“共享员工”“无接触配送”等管理方式,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进行捐赠,或为社会义务提供产品及服务,极大地助力了资源的分配,充分发挥了企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寻求报道,敬请联系:guangdong@36kr.com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