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移动互联版的米其林指南:聚合每个城市1%的精品消费场所,益生俱乐部尝试建立面向品味顾客的通用会员体系

氪友iOu6·2013-10-29 12:00
益生俱乐部是一个精品消费场所的聚合+面向中高端顾客的通用会员体系。产品依靠专业品评人+顾问团队的过滤机制,筛选出每个城市最符合其理想标准(价格只是参考因素之一)的餐厅、酒店、酒吧、会所等商家,挖掘每一个商家的特色和历史,给予用户一个相对深度、有视角的呈现,并扫除点评、团购的逐利氛围。而在用户一方,则可以享受折扣、满赠等消费特权,每次真实消费后(以商家录入会员消费信息为准)获得一次点评机会,如果你的点评被其他用户评价为“有用”则获得积分,积分可用来升级会员资格或开通新的消费城市。

“米其林星级”俨然是高端餐饮界的一道光环,其成功来自于对美食标准的提炼(专业的品评人团队)和时间沉淀的权威(1900年至今),想要以相同路径复制一个米其林指南显然不太可能。但幸运的是,点评、团购、各类商家聚合产品深刻教育了市场,让通过网络的消费项目发现变成一种自然。只是多数产品与生俱来的“草根”气质使其与高端商家格格不入,这成为了益生俱乐部这类精选品聚合的存在理由。

说到底,益生俱乐部是一个精品消费场所的聚合+面向中高端顾客的通用会员体系(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可以看做是米其林指南+维络城)。产品依靠专业品评人+顾问团队的过滤机制,筛选出每个城市最符合其标准(价格只是参考因素之一)的餐厅、酒店、酒吧、会所等商家,挖掘每一个商家的特色和历史,给予用户一个相对深度、有视角的呈现,并扫除点评、团购的逐利氛围。而在用户一方,则可以通过App享受折扣、满赠等消费特权,每次真实消费后获得一次点评机会,如果你的点评被其他用户评价为“有用”则获得积分,积分可用来升级会员资格或开通新的消费城市。

对于合作商家来说,益生俱乐部的主要价值在客户开发(包括O2O导流与商家互荐)、CRM及BI。各商家原本就有自己的会员体系,现在则移植到统一平台,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顾客资源和数据的交换。比起大众商家,高端商家会对顾客个人投入更高的维护成本,也就更加有意愿通过对用户行为的记录和分析提升服务质量。

整套体系说起来不复杂,但也不是没门槛的生意。在益生俱乐部创始人Mingke看来,同类项目至少要满足三个要件:

1、对移动互联网产品有一定把握,对目标用户有足够理解。益生团队本身就是一帮精品餐饮的深度消费者,而在App上,则针对目标客群在UI、交互、展示图片(基本都是团队自己拍摄)、文案等方面做了相应设计。比如每条对商家的描述文字都经过优化,乍一看就有股鲜明的“外语转译”范儿——这个感觉不太好描述,读起来就像是“酥炸黑色发酵豆块佐红辣椒蒜汁”和“油炸臭豆腐”的区别。

2、清楚高端传统行业运作模式。比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高端消费场所从前段时间开始收入锐减,因而在经营上也越来越多地求助于市场工具,没有相关资源、不了解内情者较难捕捉这类动向。

3、对俱乐部商业本身有足够了解。对益生项目而言,呈现给用户的移动前端只是个壳,本质上还是以俱乐部概念务有限人群的有限需求,因此对诸如loyalty programme(用户忠诚计划)运作、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的了解尤为重要。益生团队在服务英国某精英社团、喜达屋SPG(喜达屋集团的会员奖励计划)上有一定经验积累。

益生俱乐部定位于轻奢侈消费阶层,这一阶层的消费意识主要以品质为取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格激励。因此益生团队认为,对这类群体既可以利用价格优惠完成闭环,又不必担心纯粹价格导向型用户的沉淀(对这些消费者来说,优惠只是个bonus而不是消费动机)。同时,益生也没有像一些线下俱乐部一样设置极高的进入门槛,而是希望在普适大众的基础上,用一些软性机制过滤出目标受众。比如,即使人均消费200的餐厅提供了八折优惠,每餐只花20元的顾客仍然不会上门,所以在实际顾客和目标顾客间不会有太大偏差。同时,益生用户在升级会员资格、开通新城市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或者积分,这也构成用户识别的一条线索。

就益生项目而言,最不缺乏的可能就是盈利模式。目前已经推行的付费项目有三种:

1、会员资格升级。普通注册用户持有银卡,支付会费或使用积分后可升级为黑卡。前者只能享有一般折扣优惠,而后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有条件的特惠项目(比如满500打五折,每年一次)。优惠项目均由商家自定义。

2、新城市开通。用户注册后可免费开通一个城市,想要在更多城市享有会员服务则需以会费或积分另行开通,该功能主打商旅用户。

3、针对B端商家,益生暂时采取管理费+佣金的模式,未来会有增值服务推出。

益生俱乐部创始团队分别毕业自英国、加拿大、美国三国,曾先后服务于英国某精英社团、喜达屋SPG和新东方,技术成员曾为纽约彭博社做彭博终端的开发。目前产品覆盖到重庆、成都两座城市的100多商家,包括上海及国外市场正在开发中。团队得到某PE的个人投资,金额在百万级。

在模式和产品上,益生俱乐部据称是从米其林指南、Bellycard和Savored(已被Groupon收购)、Gilt CityHotel Tonight等项目中得到灵感。知乎上有两篇讨论分别涉及通用积分通用会员体系,读者可以略作参考。国内曾经有一些做通用会员卡的公司,但似乎一直都没有类似国外同行那样的成功案例。通用会员在高端市场是否可行,我们将保持观察。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Harry's是由眼镜电商Warby Parker的联合创始人 Jeff Raider创立的。这两个电商品牌虽然做的品类不同,但有好些相似之处。比如Harry's 也是用网络手段来分销自己设计并生产的商品 (手动剃刀),同时Harry's也借鉴了 Warby Parker 的营销策略,比如产品命名不刻板而有寓意。

2013-10-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