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银联入局三国杀,创业者的机会和商家价值何在?

张旭良·2016-02-23 19:18
Apple Pay不是白送的,银联也不是软柿子,远交近攻鹿死谁手,请君往下看

编者按:若将支付宝、财付通、银联、Apple Pay放入三国故事中,作者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魏国、吴国、蜀国,还有诸葛亮。这篇文章用讲故事的手法为我们分析移动支付领域的局势,告诉我们银联Apple Pay的合作会给创业者们带来哪些机会。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望江湖志的投稿,作者张旭良,霎那创始人。

2月18日,Apple Pay借道合作伙伴银联之力,正式入华发展。(银联+Apple Pay)PK支付宝PK财付通,自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在我讨论之前先来个三局对垒,看谁能胜出?

一、对垒三局分胜负

第1局 品牌影响力+海外布局

据报道,Apple Pay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用户只需将iPhone靠近支持银联闪付的POS机,同时将手指放在指纹辨识感应器Touch ID上即可完成支付。安全和私密性是其核心,用户绑定信用卡后,信用卡的号码不会存在苹果设备和云端,客户使用支付的信息不会被苹果看到。

“Apple Pay没有帐户体系,也不提供金融服务,仅是支付形式,透过将信用卡虚拟化,用户在手机上刷指纹完成支付,钱不经过苹果公司,而是直接从银行卡进入商户。”同样是支付工具,同样是可以绑定多张卡,Apple Pay的这一运作原理就与微信、支付宝完全不同,在安全性之外的便利性和通道价值方面,也兼顾到了支付链条里面的多个利益相关者。

在中国加入WTO后的2002年春,银联正式成立,2004年开始启动国际化战略,相信你现在手头一定有至少一张包含MASTERCARD或VISA标志的国内银行联名卡吧。最新数据显示,银联境外受理网络已经延伸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范围有2600万家商户、190万台ATM受理银联卡。银联持卡人在境外消费刷卡,直接以人民币记账和还款,免收维萨、万事达等外卡通行的1%至1.5%的货币转换费。仅此一项,银联每年给中国刷卡人节省数十亿元的刷卡成本。

而这次Apple Pay的加入,让银联可以给这两年发力海外布局的支付宝一个下马威,这点的价值绝对不容小觑。我的猜测是,那些“采购世界商品”的中国产出境游客,将会成为银联+Apple Pay里面最有价值的用户群,对于银联和苹果公司都是大利好。

借助苹果公司的强大影响力“借尸还魂”,其战术意义其实和我发在公号的另外一篇文章《支付宝的利诱和微信的自嗨:复盘2016史上最强红包大战》一致。只不过支付宝花大钱搞到11亿对关系链,这次银联并没花太多钱,只是靠盟友支持和媒体推波助澜,就在一天内绑定3800万用户,一战成名堪比当年的微信红包奇袭,这仗打得漂亮。但很多用户在绑定后的第一步,就是发朋友圈晒Apple Pay截屏,我也是醉了。

而苹果公司的渔利,则在于一天之内拿下3800万使用者,不仅扭转了Apple Pay在美国本土不温不火所带来的负面市场评价,也使得苹果将有足够用户数,去做新的数据积累和迭代产品开发。

这一局,一举多得,各取所需,银联+Apple Pay,完胜。

第2局 移动支付技术与盟友竞合

2015年6月,有读者在阅读了我的文章后加微信私聊——ta本人是国内某一线手机厂商的技术负责人之一,直言他们要做类似Apple Pay的支付模块,也提到他们为什么要做支付这块。我才了解到,其实在手机端的移动支付技术尝试,早就开发并应用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未被大众接受。

除了Apple Pay只支持NFC之外,银联的另外一家合作伙伴Samsung Pay不仅支持NFC移动支付,也会支持磁条卡移动支付。——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不论是NFC还是磁条卡(区别就在于是否需要更换POS机),13.56MHz和2.4g的标准对他们而言难度不大。但是NFC的专利技术问题,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无法绕开太多,这里还有变数。

站在银联角度,我们就不要只把它绑定在Apple Pay这个强力外援一根绳子上较好,安卓机迟早也会被拉进阵营,所谓的用户少只是暂时性问题而已。想想庞大的银联用户基数和那么多的联盟银行成员,银联手上有好牌。

当然,支付宝其实当年也是搞过NFC支付的,只是没做出太大动静而已。不过现在我怕他们也会重新重视这个问题了,估计会重启这块,而手机厂商亦敌亦友,就看怎么谈利益了。(以下老图片来自网络)

webwxgetmsgimg (13).jpg

这一局,支付宝与银联,中期看来可以算平局。

PS:关于这段本文结尾有个附录新闻参考,关于这一块,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第3局 移动支付的生态系统

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统计中,支付宝+财付通一起占据近90%份额(其中支付宝超过七成),银联不足0.5%。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市场,早就不是单纯的工具导向了,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在布局各自的生态系统,比如通过铺货智能POS机发展线下业务,还有不断扩展线上支付的场景。

消费习惯确实可以引导改变,就像滴滴快的培养了用户习惯后,Uber照样还是成功打进来分了一杯羹。但是一旦基于支付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所谓的场景只是其中之一),那这个对战就不是在一个平面展开了,而是多方位立体的。2016年,支付宝与微信这二家的动作会非常大,不是因为Apple Pay进来,而是本来二家就准备在今年死掐。

这一局,因为对手的对手,支付宝和微信联袂出演,胜出。

    

二、三国杀战前盘点

webwxgetmsgimg (14).jpg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这张图,也许是没有搞清楚对手关系,银联才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对手,Apple Pay只是外援。所以这三家的关系,其实应该是这张三国杀(图片来自电视剧《三国》):

webwxgetmsgimg (15).jpg

相似处类比如下:

支付宝与魏国:主公乃一世枭雄,崛起于小城草莽,一路多年拼杀,灭掉大部分第三方支付,目前占据最多领土。协芝麻信用授权诸侯,未来将与蜀国银联最多正面战事。

财付通与吴国:受祖上腾讯家的荫护,借助大哥QQ打下的江山,重新集合新兵力后扶摇直上,现在占据第二大领土,还有微信这样一条支付宝家从未跨越的长江天堑。(赤壁之战说的就是来往那一仗)。

银联与蜀国:皇亲国戚,根正苗红,祖上当年一统中土支付江湖,现在却偏安一隅,本几无还手之力。但老底丰厚,兵多将广,盟友关系密集,未来与支付宝将有多番恶战(此处请附会下刘备衣带诏的典故,其在第三方支付的魏国对手中,也是有眼线的——比如所有被支付宝打趴下的对手,亦是可合作拉拢的友军)。

Apple Pay与诸葛亮:世有盛名,几近封神,卧龙一出,银联乃有机会三分天下,未必鞠躬尽瘁,至少鲶鱼效应明显。而像当年三星和安卓系的NFC,最多就是徐庶和庞统这样角色,一时助兴终不及孔明也。不过这位,是否愿意真心无私辅佐未来银联的二代后主(移动端产品),可还真不好说哦。

百度家又落寞了,聪明的百度,想想当年的滴滴PK快的,你家成功引入优步对抗。现在你就没想想你家的百度钱包,是否有渔利或者搅局的机会呢?

    

三、商家的价值

除了短期的营销价值外,其实银联+Apple Pay这个事情,对于商家而言并不值得那么在意,要不是苹果的高某格,这事情才不会刷爆朋友圈(此前同样技术,但是在推广一段时间后就惨败而归的Google Wallet,再次泪奔而过)。

但是有一点值得商家关注(至少短期内),就是这次Apple Pay的推广,可以帮助商家获得一些明确的高净值客户。相对于手机只是一个载体的其他第三方支付软件,这个Apple Pay直接绑定苹果高配置的硬件。用的起iPhone 6系以上的人,至少是或土豪或品位或虚荣身份的象征者,总而言之基本就是不差钱的主。商家可以凭借这个在CRM(客户关系系统)标注高净值客户,适当的做些针对性增值服务,依据商家类别不同可自行处理,不过至少目前为止,银联还不会帮你做这些事情。

就算过段时间安卓系的三星Samsung Pay和国产的华为支付,联想支付陆续推出NFC手机。相对而言,他们也是安卓机里的高端机,至少在小米(必然有)和坚果(如果有)的专门pay出来之前,银联系的NFC支付用户,都可以视为高净值客户,值得商家区别对待——此处仅针对一二线城市,对于收益管理非常看重的商家。

    

四、创业者的机会

1、智能POS机及其他智能硬件机会:

早就很多人在做,之前划归智能硬件系,现在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前提是你和银联家是“亲戚”或“盟友”或“跟班”。

据银联有关人士表示,银联发布的HCE云闪付,与宣布和Apple Pay、Samsung Pay合作的手机支付都属于云闪付系列(“云闪付”作为以非接触支付技术为核心的银联移动支付新标志,涵盖NFC、HCE、TSM和Token等各类支付创新技术应用);实现的功能都是基于硬件设备做云闪付卡的发行和交易,其空中发卡的流程是一样的,且云闪付卡都是以Token(即令牌技术,是一种将银行卡相关信息转化为电子令牌的虚拟账号)形式存在,增强安全性。

分析以上文字,你应该可以猜到不管Apple Pay、Samsung Pay,都只是当下的一种手机终端(或者还有手表)。而在未来的移动支付布局之中,银联协其技术标准,搭建一个多终端设备(比如可穿戴设备等),跨平台整合系统,想必已然在他们高层中开始做进一步的设想和秘密研发了吧。聪明的创业者们,可以如何介入呢?

Apple Pay的介入,帮助银联补充了移动端的缺憾,就如同支付宝发展线下POS补上线下端,殊途同归。如果银联有足够的产品和战略能力,在用户手机上占据一个APP的位置,那么基于地理围栏做商家的场景推送(此处别忘了苹果家还有iBeacons这一出,其实此前我的一个创业产品就是这块),绝对大有可为。

不过,银联在移动互联网布局方面,有没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可否再造一个12306这样的“不可能的任务”,还存疑。

2、数据开发:客户数据+消费数据

A、客户数据:和前文提到的年轻的高净值客户相关。

此前银联用户基本都是到固定地点刷卡支付,而现在新增了基于硬件进行远程支付的客户划分——如果你说此前也可以根据线下POS机的消费额划定客户,也对,不过这次的Apple Pay可还支持一部分网络商城的远程支付了哦,这个区别就体现出来了。

B、消费数据:针对商家B端的多支付系统管理平台。

支付宝这两年发展POS机的时候,拉了不少盟友铺货线下店铺,不过他们的账目管理软件只是支付宝一家的消费数据。据说当时支付宝为这些盟友开放了不少接口,但是这些支付宝的线下盟军,是否可以同时得到财付通和银联的数据接口,做出一个跨支付平台的消费数据管理系统呢?

银联做POS机好多好多年了,积累了大量消费数据,可我真不清楚此前他们有为谁开放出来过吗?如果对第三方开放消费刷卡数据,这个要是放在2008年前,可是属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哦。也许有人已经闻到一丝寻租的机会,也许聪明的人已经在行动,创业者如何切入,请自行考虑吧。在我的《霎那缥缈录》里面讲述的互联网江湖,完全摒弃了官方机构的存在。至少在互联网这个领域,我个人还是视其充满了自由主义的公平,好像扯远了。

3、消费场景拓展:

简单说,就是帮助银联打下手,推广线下合作,扩展消费场景,就和支付宝这几年做的事情一样。恩,已经帮支付宝铺过一次的公司有很大优势,就目前情况看来,银联的这块合作还是应该会放开来做的,但是操作起来希望有些创新吧。

4、移动支付的变数:

如果你以为银联“无能”,要靠傍大款来赢回面子,那你就小看银联,大错特错了。理由如下:

这十多年来,中国银联自主创业,白手起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银行转接清算系统,“每秒可完成交易12500笔,国内银行卡交易成功率由此前的49%提高到99%以上。”做技术的朋友都知道,银行系统的后台开发,其规格要求是相当高的。

——银联一脉有这么多年的技术团队沿承,也有专利有标准,此为理由一。

据新闻透露,中国银联自2004年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先后设立三个战略发展目标。

一是银联卡走出去。目前已将受理网络延伸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银联卡全球通用。

二是银联国际业务本地化。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4700多万张银联卡,越来越多的当地持卡人在当地使用银联卡。

三是银联标准走出去。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国银联成为“金融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亚洲支付组织确定接纳中国银联标准体系。银联已经参与了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银行卡基础设施建设,为多个国家提供前沿的支付技术与标准。

——你看人家银联都开始输出标准了,支付宝和微信反正是做不到这样的,就这一点也是我之所以在文初的第一局中,判银联胜出的原因之一,此为理由二。

   

附录参考:

看到并没太多人提起这段往事,我就单独列出来补充下,个人对这个事件不置可否。2012年,中国银联在与中国移动的移动支付标准之争中获胜,NFC成为当时的移动支付主流标准。引用新闻如下:

“2009年,在中国银联推出了国际市场上通用的13.56MHz移动支付标准后,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了2.4GHz技术标准。在标准的争夺中,中移动和银联各有优势,也各有难题。

中移动所提出的2.4GHz标准独树一帜,更是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但难点是已存在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不支持,中移动标准需要大量地改造现有的机具设备。相较于中移动标准,银联标准在支付工具上广有基础,目前银行、金融等机构布点的POS机等终端大都基于13.56MHz技术,采用银联标准不需要对现有机具进行过多改造。

不过,银联标准也具有天生的缺陷——用户使用手机支付业务必须更换为特制的手机。而中移动标准下,用户只需要更换一个特制的带有射频的支付SIM卡。一银行人士表示,由于与国际标准接轨,银联标准适用于更多开放的通联通用环境,可兼容多个行业应用,便于联网通用的实现;而基于2.4GHz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成熟,目前更适用于封闭网络。

“银联标准与国际接轨,更容易推广,但专利技术多在Nokia、VISA手中,中移动标准专利技术几乎完全掌握在我国厂商手里,可以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

霎那升级版正在招募前端工程师以及PHP/JAVA后台开发人员,有兴趣的小伙伴请投简历至hr@lvyouzhi.com。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