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技的未来在你的耳朵里

译言·2016-04-27 15:40
声音能否代替文字,耳朵和嘴巴能否真正解放双手?

编者按:本文作者 Jon Li 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他与别人合伙创建了Snack,同时还是Vevo 的产品总监。

试用了一个价值13美元的耳机之后,我相信下一代主要平台将会用声音来替代文字。

我说:“我们为什么不做无线耳机呢?”

当时是1999年,天气很冷,我和高中同学 Jon Berkowitz 坐缆车去东海岸某个山的山顶。我们俩都有索尼的迷你光盘播放器(只存在了极短的一段时间),Jon想和我分享一首歌。他努力用手指解开缠得乱七八糟的线,同时还要防止迷你光盘从缆车上掉下去。等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他的耳机已经缠绕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线团。

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麻烦。生气。耳机会和起了毛的口袋里的线头结成一团。

但是作为一种产品,耳机有可能是未来的科技黑马。

17年前在缆车交谈之后,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Chikai Ohazama 以前是Google Ventures 的 EIR 和 Keyhole 的合伙创始人之一,他告诉我他测试了一款价格为13美元的蓝牙耳机(并且非常喜欢)。我立即就上亚马逊买了一个。我很熟悉头盔式蓝牙耳机,但这个不一样。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无线小耳机,和我小时候所想象的那种耳机很类似。更让人激动的是,这项技术——如果能被广泛采用——能够支持语音平台。还有,我刚才说它只卖13美元了吗?

3.jpg

我把耳机戴上,心里充满惊喜。

这个13美元的 Ergo 耳机真是物美价廉。我可以在走路、工作或做饭的同时接收一系列信息。我可以把电话放在口袋里或桌子上,无须不断地查看有无消息提醒。我只要对着Siri 说话,就可以发信息(虽然没有打字效率高)。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个耳机。

这个13美元的耳机我戴了14天,尽可能将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早晨,收听NPR新闻,边骑自行车边听音乐,开车去开会的途中用谷歌地图导航,和 M.G. Siegler一起打车时“听”文章。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和家人通电话,边听广播边做晚饭,听着音乐入睡,甚至和我睡在同一张床上的女朋友都不知道我的耳朵里有一台计算机。

没错,这个设备也有明显的缺点:戴着并不是很舒服,静音时有高频的嗡嗡声,电池寿命短,蓝牙连接不太好,按钮笨拙用起来不顺手。但对我来说更有趣的是,参加一些令人尴尬的社会活动时,人们以为我聚精会神,但实际上,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听最新一集的广播连载。因此,尽管有种种缺点,我依然喜欢这个小东西,因为它特别有用。

4.png

从缆车上的谈话到我试用 Ergo 耳机相隔了17七年,期间耳机的技术和设计并未发生巨大变化。2001年,iPod 上市的时候配有标志性的白色耳机。苹果2007年推出的iPhone也配备有遥控器和麦克风。出租车司机和戴着傻乎乎腰带扣的父亲们很流行使用蓝牙耳机。运动员们戴着 Beats 赞助的立体声蓝牙耳机出现在电视上。但是这些反复出现的事件并没有改变我们的计算方法。在移动计算时代的大部分时间中,我们始终受到耳机的束缚。

虽然没有制造出无线耳机,但是苹果、谷歌、微软和亚马逊正悄悄展开一场语音之战。

2011年苹果推出带 Siri 的 iPhone 4s 时,我们初步领略了解放双手所带来的便利。当时看来,语音计算仿佛将是个新的战场。它可以安排会议、提醒接孩子、订晚餐、提取信息、购物、讲个笑话娱乐一下,等等。刚推出的时候,Siri 好像很神奇的样子。

但是出了点问题。其实 Google Now 希望我们说关键字。在客厅里,微软游戏机 XBOX 连 “XBOX,开机”,这样的基本命令都无法执行。亚马逊推出能突然喷出火焰的Fire TV 和语音搜索,最终却被 Amazon Echo 和 Alexa 所取代(我们最近才知道亚马逊神奇的 Echo 本来是配备有遥控器的,但是客户却根本不用。它的普遍性受到了亲近性的限制。)在本世纪大多数时间内,一个真正持久的语音输入系统的前景并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特别是移动用户。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失败,随着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手机,我们的交流习惯却从基于语音的输入体系反向转换成了基于文字的输入体系。我们如今所使用的输入方式是文字,很多企业家(包括我在内)所投资的未来的输入方式也是文字。

一个新平台都会引发另一个新平台。平台发展的根源在于我们如何交流、和谁交流。技术专家们的普遍共识是下一次平台转变将从聊天应用程序中出现,如 WeChat、SnapChat、Messenger、WhatsApp、Kik、Slack 和 Telegram。这些聊天应用程序一直在为争夺这一交流媒介而战,吸引开发者建立 Bot 服务。基于文字的创业公司,如 Magic、Operator 和 Fin 的目标是在这些平台之上实现服务,提供快捷的交易。但是然后呢?现在的平台发生转变之后又会如何呢?

根据我使用 Ergo 耳机的经验来看,我想知道“聊天平台”的寿命有多长,因为许多技术专家和公司说它就是下一个平台。我很好奇,如果我们准备跳过聊天平台到达另一个的平台,比如说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所支持的语音平台。如果真的能成功,这个平台可能是什么样子?下一个社交网络能否建立在语音交互界面之上,如 Anchor 或 Rodger?

这个13美元的耳机让我感受了一下未来,当音频、语音成为用户界面的情景。

智能耳机与人的关系要比手机或智能手表更加亲密。该设备提供了一个人与信息的新关系——和电影《她》里的操作系统 Samantha 差不多——或是通过 Bot 来传达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戴着耳机的时候,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即便耳机里什么也没放,我也在思考或自言自语(或是与Bot 对话)。有时候,这种新的亲密接触也让我越来越疏离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活动。最后,我骑车、买日用品或是和别人见面的时候会把耳机摘下来,因为我无法忽略耳机,集中注意力。

作为一种媒介,声音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更难忽略。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对广播广告的印象要比在线视频广告强3倍。我能理解它多么引人入胜,多么亲切。但是耳机还有一个非常棒的特点——如果我想把它取下来,我只要把耳机拔掉,放进口袋里就行了。相比之下,有时候我们还真离不了手表或是手机。

2016年已经过了四分之一,Sam Lessin 之类的创业者将这一年称为“Bot 年”——Facebook 宣布 F8 向商业 Bot 开放 Messenger,证实了这一说法。的确,在 Bot、AI、住宅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方面,还有说法称 iPhone 7 上没有 3.5mm 耳机接口,我开始看到这些技术的交汇点。现在还缺少一个设备将这些技术协调统一起来。

我和 AsChikai 仔细思考了我们使用这个13美元耳机的经历,然后得出一个假设,只有硬件和软件大公司,如苹果和 Google,才能将耳机技术与手机、住宅和汽车完全整合起来。否则,用户的体验要么太分散,要么情况太特殊(如:Doppler的 Here 设备)。

我甚至有一个愿望清单:带蓝牙耳机的 iPhone 7 、Siri 成为开放的开发平台(如亚马逊的 Alexa)、iMessage 成为开放的开发平台(如Slack、Messenger、Telegram)。

通过将这些设备塞入耳朵里,它们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仿生技术进行的一种永久性修复。可佩戴的计算机能加快我们的生物进化速度。

然而,我又开始疑惑,随着科技成为我们身体内更加个性化、更加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何时能开始挑战技术极限呢?作为一个老师,得知这一耳机技术时,我是这样说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进考场之前我得检查一下他们的耳朵呢?”作为一个技术专家和技术用户来说,问题是,你总是戴着的某个设备——它听你说话、看着你、知道你的一切——从什么时候起,它会开始侵犯你的隐私,挑战我们自然选择的观念,或是从根本上对人的意义提出质疑?

我想要表达的是,我认为耳机技术会深刻影响——不论好坏——人与人、人与 Bot、人与商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我相信它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

但是与此同时,一个13美元的耳机能让我们对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与人联系有了如此鲜明的见解。我希望有人能立即明白这个道理。

未来比我们想象得要来得更早。

注:本文译者为 Ellen。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如果“公司”的宗旨是解决客户的问题,那么顶尖风险投资人 Bill Gurleyl 提到“创业公司”的宗旨是什么?

2016-04-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