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厨共享模式将迎政策寒冬?《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本周将出台

惜墨·2016-07-11 16:12
家厨共享模式遭遇政策寒冬

7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一个论坛上的讲话,预示着网络订餐中的家厨共享模式,将遭遇由于政策监管带来的巨大变动。

滕佳材在《中国政策论坛——大数据时代的食品安全》论坛上表态说,他认为家庭厨房没有法律界定,他也不支持网络订餐方式。他还表示,《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在本周出台,届时将加大对网络餐饮食品销售的查处力度,以保证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一般来说,当国家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明确表达对一模式意见时,往往就是政策落地前的标志。

关于网上订餐,尤其是有之前“315”曝光的饿了么“黑作坊事件”的影响,滕佳材的看法是:“网上订餐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我们做了第三方平台的法律责任、主体责任的规定。就像开大超市一样,给消费者提供这种服务,必须有这种相应的管理责任、必须有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不管是餐饮还是提供服务的,线下怎么监管,在线上同样也怎么监管。”

为了让网络订餐规定纳入法律范围,滕佳材表示,本周《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将出台。具体内容将涵盖:1)网络订餐平台要在网上公示饭店的名称还有食材;2)网上的店名必须跟合法部门颁发的证件名字一致,同时商家的许可证和相关的资质要进行公布;3)送餐环节中,要求送餐人员的身体一定要健康,不能有传染性疾病;4)订餐记录必须要在线上保存6个月等等。

但对于家厨共享平台这一模式,则将面临政策变化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私厨共享平台上的食品出品方,没有国家颁发的相关资质,其行为也不在政府监管控制范围之内。滕佳材对家厨模式表态说:“我个人是反对的”。

已经有因为政策风险而关掉家厨业务的先例。36氪曾报道过e袋洗旗下项目小e管饭关闭的原因。当时e袋洗董事长助理孙雪峰表示,政策的不利条件是小e管饭暂停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刘国斌表示,“自家厨房送餐”性质的无证餐饮是不合法的,有关部门从来没有对一家自家厨房送餐性质个人发放过“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目前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没有对私厨发出过餐饮或食品许可证,也就是说,以居民楼为地址的“私厨”是不得上线经营外卖送餐的。

虽然小e管饭在今年年初就叫停了业务,但是当前私厨共享模式下依然有比如回家吃饭觅食等项目在运营。

36氪采访了回家吃饭和觅食,这两家公司均表示,在本周相关政策出台之前,会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检测并积极沟通。同时回家吃饭平台称,自己本身也在家厨的厨房卫生(环境有10级准入标准),个人健康(健康证),后厨可进(鼓励用户到家自取,每周四可厨房直播),食材及供应链(由天猫提供),PICC 承保每一道菜等环节加大监管力度。

私厨共享模式从诞生之日,其实就有政策方面的风险,不过因赶着共享经济的风口,并且餐饮是个用户量广、消费品牌的领域,因此依然有明星投资人愿意试险。回家吃饭一年就获得了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今日资本,金沙江,王刚等投资人。目前回家吃饭平台订单量日均 5 - 6 万,而平台上家厨数量有 5 万人。觅食也获得红杉资本1500万美金B轮融资。虽然在用户端,回家吃饭模式受到欢迎,不过二者也都面临着产量不稳定,效率比较低的情况

以共享经济模式切入的滴滴,最终大的危机也是寻求政府的认同,家厨模式也许也能遵循滴滴的脚步,争取政府的认可。滴滴的聪明之处在于开始从正规出租车切入的,扩大了用户量;后来又推出顺风车、拼车,打出绿色出行的口号,跟政府积极沟通;而由于快车服务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在舆论上获得了消费者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如何跟政府沟通、体现自己的价值、从个人消费者的舆论来证明家厨在食品安全上可靠,是家厨行业要解决的问题。

滕佳材也说,虽然家庭厨房没有法律界定,但“如果经营行为以后纳入国家法规,在监管的范围之内,可以发展。”这意味着事情并非没有转圜余地。

36Kr 将继续关注本周出台政策的细则。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该投资项目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欧洲免受网络攻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化自己在网络安全领域里的竞争力。

2016-07-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