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向左,Musk向右,未来交通解决方案是上天还是入地?

GentlemanZ·2017-04-28 21:43
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可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地下交通网络......你选哪个?

除了领导特斯拉推动汽车产业向电气化革命,特斯拉CEO Elon Musk还运营着一家隧道公司The Boring Company,他的终极目标是挖地三百尺,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络;无独有偶,Uber于本周二举办了第一届Uber Elevate峰会,宣布将在2020年进行可垂直起降的电动飞机测试……

好啦,下面我们好好扒一扒这两种未来交通解决方案的细节与可行性,鉴于昨天曝出了The Boring Company旗下的盾构机,我们先来讲一下Musk准备如何“入地”吧。

一次加州堵车引发的头脑风暴

昨天,一位Space X员工在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上贴出了一张巨型盾构机的图片,机身上的“The Boring Company”表明了它的身份。在媒体相继报道后,该贴已被删除,这就是那个盾构机——

假设图中工人身高两米的话,可以推算这个巨大的掘地机器直径在6~7米左右,这个规格与Musk此前中意的某款盾构机尺寸相近。如无意外,Musk应该是出手把它买下来了。

为什么一言不合就挖地?一切还要从去年12月17日由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到霍桑市火箭路1号Space X总部的堵车说起。

当时Musk从特斯拉工厂出发,在驱车赶往另一家公司Space X的路上遭遇了这次堵车。对于同时领导着两家公司(在Open AI、The Boring Company和Neuralink相继成立后,他目前同时担任五家公司的CEO。)、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的Musk来说,把时间浪费在堵车上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当天晚上,他发布Twitter表示:“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制造一个挖隧道的机器,造好就挖。”

在这之后不久,他把自己的Twitter标签上加上了Tunnels(隧道),与Tesla、Space X和OpenAI并列,并买下了“Boring Company.com”的域名。

1月25日,Musk再次通过Twitter透露挖隧道的进展:“‘挖地’运动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计划下个月正式开挖。”随后贴出了一张盾构机的图片——

对比图中工人可以对盾构机的大小有一个概念

36氪了解到,The Boring Company由Steve Davis领导项目的具体执行,Davis此前是Space X的高级火箭工程师,曾经领导设计了Space X第一枚火箭的指导系统。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Musk透露,因为首条隧道的起点在Space X总部内(他的办公室旁边),不需要向政府部门申请“挖洞”许可,所以其实他们已经开挖了,目前已经挖成了一个沟槽宽30英尺,长50英尺,深15英尺的“大洞”。

由Space X工程师负责、首条隧道起点又建在Space X总部,“The Boring Company算是Space X的子公司吗?”外媒把这个问题抛给Musk时,他流露出“这问题我回答了800遍”的神情:“你看不懂我的Twitter签名?和Tesla、Space X并列,这是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说了怎么多,这家公司怎么像特斯拉、Space X一样强势搅动现有产业格局?Musk终于愿意跟公众聊聊他设想的未来交通解决方案:从大方向来解释,陆地上的高楼都是三维的,这使得很小的占地面积可以容纳许多人,与此同时却是道路是二维的。当所有人都要通过二维道路进入三维高楼时,你会被卡住,这是造成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解决交通拥堵的一个方案就是把道路容积变得跟高楼一样大,变成三维空间,陆上空间已经被高楼占据,所以挖地下隧道是唯一的办法。

Musk表示,他正在着手研发一个效率更高的盾构机,用新型盾构机在地下挖掘数千英里,向下最多挖30层隧道,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交通网络。包括汽车、火车和超级高铁Hyperloop全部可以在地下运行。

这个方案有着明显的Bug,深达几百英尺的隧道会不会引起地面塌陷,破坏地面的稳定性?“不会的,采矿业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建摩天大楼的时候从来不担心对地面的影响。”这是Musk的回应。“地球很大,我们很小的。”

在新型盾构机研发成功之前,Musk正在考虑购买一种二手盾构机,机器直径26英尺,长约400英尺,重1200吨。华盛顿的水务公司已经采用了这种盾构机挖掘隧道,“新机价格至少1500万美元,但中国近十年疯狂的地铁建设已经造成了盾构机供应过剩,二手机器价格能下降90%。”Musk说。

上文中Space X员工贴出的照片中的那个盾构机,应该就是被买下的二手机器。

除了地面的稳定性,技术层面还有太多问题等着去解决。至于政府监管层面,Musk显得颇具信心:总统承诺要大规模投资基建,新建高速公路、桥梁、机场、隧道......庞大的基建计划投资额超过万亿美元。The Boring Company的项目比现有的那些方案经济多了。

好吧,不管怎样,我们祝福Musk,期待着他的成功。

2025年出门能叫到可垂直起降的Uber电动飞机吗?

Uber想把业务往天上扩展的想法比Musk的The Boring Company更早一些,去年10月,Uber 发布了一份99页的白皮书,Uber首席产品官Jeff Holden在文中写道,未来Uber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未来我们使用的电子设备)叫来一辆可垂直起降的飞机。该项目被命名为Uber Elevate。

白皮书详述了这种出行解决方案的好处,包括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排放甚至更经济。

Uber对Uber Elevate项目的态度和Musk对超级高铁Hyperloop的态度类似,官方公开了这一项目,同时明确表态不会制造飞行器、充电设施、停机坪等,而是选择与飞行器生产商、充电设备公司、房地产商来合作。Uber图谋的是从打车平台到打飞机平台的扩张,自然不能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虽然“乘飞机去上班”和时速1200km/h的高铁听上去一样不靠谱,但从发展现状来看,Uber Elevate项目的商业化前景要远远好于超级高铁。原因是对轻型电动飞机市场感兴趣的不只Uber一家,前段时间日内瓦车展大出风头的Pop Up自动驾驶飞行器就是这个领域的超级玩家空客交出的作品,据空客表示,这款产品将于今年年底展开测试,2020年实现量产(正好赶上Uber Elevate项目商业化)。

除了空客,不缺钱的飞行器制造公司还有Kitty Hawk和 Zee.Aero。这两家公司都拿到了谷歌联合创始人、Alphabet CEO Larry Page的投资,前者的飞行汽车要在年内开售,后者的飞行器原型机曾在去年10月被发现实现距离地面25英尺的垂直起降,相信距离商业化也不会太久。

此外,德国公司E-Volo、斯洛伐克公司AeroMobil、中国的无人机公司亿航等都在致力于同类产品的研发。

说完了发展现状,我们再来聊一聊监管。虽然长期与全球各地的政府斡旋的Uber在这方面经验十足,但飞行器与抢出租车司机饭碗还是有区别的。幸运的是,已经有政府举手表示支持——迪拜政府此前表态,如果Uber可以在2020年完成相关技术的研发,那么2020年的迪拜世博会上,Uber Elevate项目一定可以大放异彩。

除了迪拜,美国德州达拉斯市也对Uber Elevate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此外,Uber已经就飞行器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如停机坪、充电站与房地产企业、充电企业展开接触,其中美国地产公司Hillwood和全美最大的第三方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公司ChargePoint均开始了早期的谈判工作。

Holden本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Uber已经“认真研究该技术很长一段时间了”,根据Uber的推算,该技术会在十年内商业化。

那么......挖洞正酣的Musk怎么看电动飞机?他早年间做过Space X的CTO,特斯拉又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电动飞机这事儿为什么不是他来推动?

“一个愚蠢的想法,至少对于城市出行来说是这样。”Musk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我喜欢飞机,但很难想象飞行器是一个有潜力的解决方案。从物理学规律来看,任何一种飞行器要保持空中飞行都要产生巨大的向下的推力,与自身重力抗衡,这意味着起飞和降落时会有强风和噪音,更别提低空不可控的各种杂物和碎片了。”他说:“如果无法每次落地都检查维护你的飞行器,它可能会丢掉一个轮毂或者直接使人丧生。”

对比一下Travis Kalanick和Elon Musk的各自布局,Uber打车平台怼特斯拉叫车服务Tesla Network;Uber无人驾驶汽车怼特斯拉Autopilot;好不容易一个“上天”一个“入地”了,Musk对Uber的方案竟如此不看好,但从发展现状来说,Uber Elevate项目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好于The Boring Company,两大创新先锋的巅峰对决,你选“上天”还是“入地”?欢迎在评论中与我讨论。

我是36氪汽车小组记者郑晓康,关注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5735104947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转型?

2017-04-2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