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碎片化的浮躁时代下,专注批判性思维教育的「C计划」如何坚守系统化学习的阵地?

孟小白·2017-12-03 07:38
值得尊敬的事情。

「C计划」是做公共教育的,主要是关于批判性思维这方面。这篇报道先说痛点、再介绍产品,最后讲它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长期以来,体制教育对学生理性教育的培养一直是不太成熟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公共舆论场上充满各式偏见、歧视甚至仇恨,人们基于立场、身份相互攻讦,却很少有就事论事的建设性对话。理性能力的缺失也让我们在面临人生重大决策时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屈服于自我与他人的偏见、成见。「C计划」认为,这背后都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失,所以她们在过去一年多来,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课程以及面向公众和机构客户的线下工作坊,试图培养公共理性。

C计划目前主要有微信公众号和线上课程两个产品。微信公众号是面向公众的发声渠道,目前累积了2万多粉丝,除了偶尔10w+的文章之外,平均浏览量在2000左右。关于公共议题,C计划写过《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问题么?》、《要不要抵制韩国,这里有份助你独立思考的地图》和《雾霾围城,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关于日常生活,他们写过《我爱你,可以吵下去也不是办法》和《大城市选择指南,让你每天都不会是假装生活》等。

C计划有9个不同系列的线上课程,初级课程帮助用户提高自己辨别非理性讨论的能力,进阶课程帮助用户利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决断问题的能力,高阶课程深化用户批判性阅读和清晰有力观点表达的能力。每期99元的课程有21节,每节10分钟;过去一年多以来,C计划共开展了18期课程,共2000多人次报名了课程。

目前C计划处在一个逐步将课程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过去一年,团队的主要精力是建立和打磨课程体系。之前的课程都只是在微信群中实时展开,现在他们正在将更加标准化的产品推向例如得到一样的知识付费平台。

但是,在浮躁、焦虑和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C计划现在的样子和初心并不完全一样。

首先,C计划的出发点是关注公共理性,希望为公共议题的讨论提供更多理性思考。但他们发现,大部分付费用户是有孩子的都市白领女性;她们除了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之外,也希望从这些课程中找到解决生活中关于职场和婚姻等问题的答案。虽然批判性思维对公共理性的塑造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付费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她们解决个人眼前的焦虑,她们才更愿意付费。所以在内容上,C计划会减少公共议题、增加生活议题。

第二个挑战是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不是简单的知识输入,它需要经过成体系的思维训练。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都越来越奢侈,所以团队花的很多时间将课程从60分钟缩短到30分钟、20分钟、最后到10分钟。这是一次向碎片化知识学习潮流的妥协。

除了面向C端的线上课程,C计划还有过和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集团和知名大学管理学院的合作,向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批判性思维教育课程。团队有三人,分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在教育创新、媒体和法律行业有多年经验。

图片来源:C计划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平庸和工具化,是能够杀死一切技术体验的洪水猛兽

2017-12-0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