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首款民营火箭液体发动机,「蓝箭空间」正紧追 SpaceX 的步伐

张达·2017-12-15 09:13
相比固体发动机,液体发动机难度更高,周期较长,平均研发费用在1亿美金左右。

作为商业航天领域的上游产业,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各个国家队手中,国外领先的火箭制造商SpaceX当年也是依靠NASA的订单以及技术专利的转让才得以实现质的飞跃。整个火箭研发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即有了动力就有了一切。据业内人士透露,火箭动力系统的研发费用极其高昂,即使拥有过硬技术实力团队,也至少需要投入1亿美金的预算。

36氪近期了解到的蓝箭空间是一家民营火箭制造研发商。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来自体制内的核心技术骨干,创始人张昌武告诉36氪,出身金融行业的他,基于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在欧洲卫星和发射市场拥有超过10年的深刻积累,看到了国产商业火箭的机会,于是联合了曾在欧洲航天局任职的吴树范教授等人于2015年6月创办了蓝箭空间。

火箭行业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卖方市场,即火箭制造与发射远无法满足卫星上天的需求。所以其商业模式非常简单,通过制造研发火箭并联合发射场、测控等合作伙伴为下游客户提供火箭发射服务。

蓝箭在研的第一款火箭型号“蓝箭一号(LS-1)” 为4级固体运载火箭,是一款低轨运载能力达到300kg的小型火箭,这将是国内第一款也是第一发民营企业研制的具备入轨能力的运载火箭。但蓝箭的野心显然更大,目前蓝箭的核心开发任务是在研一款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这也代表着目前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如Space X新款的Raptor,Blue Origin的BE-4,都是液氧甲烷的新型推进剂。相比固体发动机,液体发动机难度更高,周期较长,可以说如果攻克了液体发动机,就掌握了航天的根本工具。

蓝箭瞄准的市场系目前增长迅速的低轨卫星市场的发射需求,为卫星组网补网提供高可靠和更经济的运载火箭。张昌武表示,由于团队在海外的渠道与经验更多,所以前期订单主要来自于海外,但国内也有部分科研院所在与蓝箭接洽。

众所周知,可靠性与低成本是商业航天领域所有公司最为关注的事项。蓝箭也不例外,低成本意味着使用工业级器件而非航天级,可靠性意味着软件与算法要能够弥补器件上的劣势。目前商业航天领域内所有的企业都在致力于推动各个环节成本的降低,在蓝箭看来,只有需求上去了,商品实现量产了,便会出现系统性的价格下调。对标SpaceX猎鹰9的高轨火箭,其总成本在7000万美元上下,而低轨火箭还没有具体的行业Benchmark,如果以重量去计费,国际上价格为每公斤2~3万美金。

回到LS-1上,张昌武告诉36氪,LS-1是由蓝箭独立设计,再委托配套厂商去加工生产,动力系统系蓝箭同合作伙伴联合研发,但LS-1在明年的发射将从3个方面证明蓝箭的核心能力。

其一,证明蓝箭的整体设计能力与质量控制能力,其二,证明蓝箭在火箭制造领域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最后便是蓝箭在业务上与发射场、测控与发射后运维的对接能力。

蓝箭空间过去一共完成了3轮融资,天使轮为创想天使,Pre-A轮为上海永柏,A轮为陕西省一家地方军工基金。

创始人兼CEO张昌武为清华大学MBA,曾就职于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创始人兼CTO吴树范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洪堡学者,曾在欧洲航天局工作近15年,宇航系统高级工程师。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伯克利AI实验室研发出新技术“视觉预见” ,让机器人“边玩边学”。

2017-12-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