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走出“舒适区”吧,你的长远发展得靠这种感觉

boxi·2017-12-14 16:37
成长始于走出舒适区。

编者按:趋利避害,远离压力和风险,这是人的生物本能,所谓的舒适区正是这样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呆在舒适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的生活都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想要进就要改变一成不变,Alltopstartups创始人Thomas Oppong于是呼吁,为了你的长远发展,要主动拥抱不舒适。或者用孟子的话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唯有迈出舒适区才有可能突破自我。

作为一项长期战略而言,舒适是不安全的。

舒适往往会导致自私自利、厌倦和不满。

不管你知道或者读过什么,每个人都希望成长——都希望具备那种不断改进变得更好更聪明的的能力。

如Lifehacker定义那样,舒适区是一个“你的活动和行为都符合令压力和风险最小化的例程和模式的行为空间。”

成长需要不舒适。如果你黏着舒适的东西不放,也就放弃了任何给自己惊喜、找到伟大,以及拥有人生最好体验的希望。

舒适永远不会给你这些。对于一个致力于成长的人来说,舒适不过是一个暂时休整的地方罢了,一旦准备好你又会再度开始矢志追求。

T. Harv Eker说“没人因为不舒适而死,但活在舒适的名义下却会比其他所有一切加起来都要扼杀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行动,以及更多的成长。舒适杀死一切!”

作为习惯,舒适会带你去到大抵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你会慢慢变老了。

舒适区的说法要回到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去。早在1908年,心理学家Robert M. Yerkes和John D. Dodson就解释了一种相对舒服的状态会制造出稳定水平的表现。然而,为了让表现达到最大化,我们需要一种相对焦虑的状态——也就是进入一个会让我们焦虑水平比正常略高的地方。这个区域就叫做‘最优焦虑’,它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外面。

——Alan Henry,《Lifehacker》

成长始于舒适区的终结。

舒适会杀死创造力和生产力。你的身心都渴望不费力的例行公事。我们很自然就会被吸引到安全区去。但你的成长取决于不舒适。探索新的例程、路线、想法、学科以及把会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的新办法是值得的。

不去检视的话,我们就会一直沿着一条更舒适的道路走下去。你的舒适区提供了一种心理安全的状态。为什么让大脑走出舒适区那么难是可以理解的。

《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作者Brené Brown说:“勇气始于展现和暴露自我。”

Brené说,不确定的社会、政治或者经济条件可以有效地把我们的舒适区变小。我们越是害怕,我们的舒适区就会越小,想要突破就越难。

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一种挥之不去的幻象之中,总认为今天的事情可以留到明天干。我们不断坚定这种信念,不断拖延,直到工作变成了沉重负担。

呆在舒适区里面没有错。你应该时不时回到舒适区里面,去放松一下,去体验一下。关键是你要拓展你的边界,要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没有有意识地探索新习惯和手段去挑战自己不断成长,你最终就会做当下感觉最好的事情,不断这意味着应该工作的时候上网乱逛,应该锻炼的时候靠在沙发上看电视,还是回避艰难的对话而不是迎头直面那种情况。

从生物学上来说,我们天生就喜欢呆在舒适区内,总倾向于避免来自走出舒适区的似乎不必要的痛苦。然而,要想继续发展你的能力成就伟业,你就得经常去挑战这种生物本能,跨越阻止你成长的障碍。

知识很关键。如果你不想被落在后面,就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的技能。而这意味着要阅读你还不懂的东西。通过研究、阅读等认知活动锻炼你的大脑。

在不适中感到舒适需要练习

突破限制并非易事。你会有想放弃的那一刻。但这是你变得更聪明、过上更好生活的唯一办法。

不要因为够用而满足于手上的信息。要有好奇心。如果你的思维想要出去逛逛,熬给它一个目的地。要让时不时尝试新东西成为一种习惯。

每到周五的时候,你都可以拿起一本平时会当做看不见的新书去看看,或者换条路回家,去新的餐馆尝尝,欣赏一部本来不会看的电影,或者在开车回家的时候听听播客。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开始做更大的事情,比如每6个月上一门新课或者学习一项新的技能。

真正的成长源自每天都要做的、可衡量的、训练有素的行动。成长就是追求新机会,让你迈出立即安全地带的新机会,即便这意味着你要朝着未知领域迈出大胆的一步。

可以把大脑看成是肌肉,会随着时间转移而自然松弛,除非你有意识地去练习。

开始对周围的人、物、地、事甚至想法培养真正的兴趣。推出问题。观察。学习。尝试。设问。让你的思想再度像个小孩一样。

从小处开始。你不用把平时所有的日常活动都抛弃掉才能走出舒适区。

在舒适区以外成长意味着对生活其他领域的信心

在你目前从事的领域取得成长或者进步也能赋予你在生活的几乎所有其他领域以大量的信心。这是你应该在很多领域上拓展自己的一个好理由。

你的舒适区把你限制在一个预测性很强的区域内

你通常可以很确切地知道在自己安全区内会发生什么。对未知的恐惧会让你只要呆在那里就不想出去。一切都是未知的。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明天什么东西会打乱你的安排。但是你可以很确定地知道你打算做什么。

所以这里的技巧是不要带着期望,要接受你的行动产生的结果。如果你害怕舒适圈以外的生活的话,适当接受一点风险就行。

如果你在推出新产品,要一点点地做。不要想着一炮打响而冒失去一切的风险。如果拿什么东西去冒险的话你就会失去那东西。那些损失会教会你什么,比如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好或者换种做法去做。要期待这样的结果,不管那是什么。庆祝小胜然后继续下一步。保持你的斗志。

我们中间有太多的人每天仍然在做着安全的选择。

如果你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就会得到跟过去一样的结果

当改变和冒险似乎不大可能成功时,你永远都要思考这句话。没人说过开始新项目,开始和维持一个新习惯或者甚至停止那个你过去6个月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习惯会很容易。但一个丑陋的事实是,如果你对此不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的话,你根本就没办法改变。

不管你给自己找到了什么样的职业,有些东西你总不会考虑改变,但如果你期望有一个不同甚至更好的结果的话,是时候该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了。

迈出舒适区的结果会改变你对自己可能在考虑的其他挑战或者想要为你的企业尝试的其他想法的展望。

在Virgin,我利用了两种技术来解放我们的团队,避免重复老一套的例行工作:一是打破记录,二是打赌。尝试一下是考验我自己和我们的团队的好办法,这也有助于我们突破极限同时还能一起乐一下。在工作生活中接受挑战的一大好处是你和你的团队可以学会一起面对风险

——Richard Branson

拥抱有成效的不舒适

你对自行探索新能力感到越舒适,就越能意识到你能够做什么。除非亲自去尝试,否则你永远都不知道。

Daniel H. Pink在《驱动力(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一书中说过,理想情况下我们想要找的是一个富有成效的不舒适之处。

他写道:“如果你太过舒适的话,就不会有生产力。但如果你太不舒服的话,你也不会有效率。就像金发女孩一样,太火不行,太冷也不行。”

走出你的舒适区,你的成功或者突破可能就要靠它了。如果你在安全区以外能做得更好,可能你就会开始考虑怎么才能做得更频繁一点了。

记住,习惯舒适区以外的生活需要时间、精力、策略以及决心。但只要有可靠地计划以及推进该计划的勇气,你的结果会非常出色。

如果结果表现不好也没关系,至少你知道了又一条行不通的路。无论如何,做点令你有点感到害怕的事情永远都不是坏主意;勇于尝试才可能给你带来惊喜。

不要在不舒适面前畏手畏脚。相反,让它引导你成就自我。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swlh/embrace-discomfort-your-long-term-personal-growth-depends-on-it-eb5abe5ccd16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尽管这样的“双屏显示”看上去有点奇怪,但这也可能只是三星单纯用于技术展示的草图,目的主要是用于展示“双屏显示”和“对柔性屏幕的应用”。

2017-12-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