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亦人性:三分钟的热度之后,再火的话题都会被遗忘

iCDO互联网数据官·2018-02-11 17:38
小时候常听到长辈说,“你啊,就是三分钟热度”

*数据来源为各大搜索、资讯及社交平台。现有大数据似乎让我们离传播的“真相”更近了些,看到了更多关于热点传播的通用属性和规律。当然,数据分析的维度千千万万,无法全面覆盖,本文仅从现有部分数据的维度切入分析,如有纰漏,还望不吝赐教,本文仅供个人参考学习。

最近各类热点频出,有自然传播的,有被监管的,也有有人为炒作的。一波又一波错综复杂的热点迅速刷屏,又匆匆离去。在这错综复杂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些共性和规律呢?

热点传播的生命周期

我们抓取了近期的部分热点,从进入人们视野到全民热议,似乎发现只有大约“三天热度”。七天之后,我们便开始忙碌着关注下一个热点了。72小时,似乎的确是一个传播黄金时间。下面是近期的一些热点案例数据供参考(先以百度搜索指数为例)。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携程亲子园”案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红黄蓝亲子园”案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江歌案”案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杜蕾斯”文案搜索指数

热点生命周期的内生性

我们发现热点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内生的自然规律,很大程度上并不会受外界监管因素影响,举个例子,同样是幼儿园恶性社会事件,携程幼儿园事件相对属于自然传播,而某三色幼儿园的部分新闻被定义为“谣言”收到了监管。从下面数据可以发现,似乎外界监管干预的是热点的触达,但本质上似乎并未重塑到传播生命周期的长度。

*对比数据1:百度搜索指数(左图为携程幼儿园事件,右图为红黄蓝幼儿园)  


*对比数据2:腾讯浏览指数(左图为携程幼儿园事件,右图为红黄蓝幼儿园)  

*对比数据3:今日头条指数(左图为携程幼儿园事件,右图为红黄蓝幼儿园)  

比较特殊的是,红黄蓝后续调查结果的公布,对各指数似乎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弹,具体原因在此我们不展开说明,大家自行思考。

从热点集中度会发现,对热点生命周期真正产生影响的似乎是媒介的传播效率,即讯息触达机制。对比下面三个平台热点传播生命周期会发现,拥有高密度推荐算法的今日头条,热点传播度会更为集中,生命周期更为紧凑。而更多通过被动分享传播触达的腾讯社交系统传播速率相对较慢且信息分散,波动性相对较大。

热点传播的联动性

相似的事件会带动相互间的联动性,例如下图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带动了已经沉寂的携程幼儿园事件。

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还有着非常强的热点跨界联动性,幼儿园虐童事件也让很多原本并无牵连的明星莫名“躺枪”。

*微信指数红黄蓝与陈冠希数据对比

其实相互蹭热点和流量的现象在目前的影视和娱乐圈也屡见不鲜,从数据来看确实证明起到了对热点很好的推波助澜和相互取暖的作用。

*数据来源:微博印象

小结

对于品牌主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想赶上热点的末班车,请记住3天,72小时!与此同时,对于digital campaign而言,似乎也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所谓“预热期”,现在的消费者似乎没有那么多耐心陪你一起看日出。快(执行雷厉风行)、准(抓准消费者洞察、选准沟通渠道)、狠(集中资源做推广),似乎是蹭上热点或者说制造热点的关键。

课后思考题

数据亦人性?时至今日,我们重新回看红黄蓝事件,热点已经悄然淡去,留下的又是什么呢?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红黄蓝”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