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零成功借壳为中概股回归破冰,香港或与内地争夺好公司

36氪的朋友们·2018-01-11 08:21
今年有机会看到更多中概股回归的趋势,不仅是回到A股、也包括港股

三六零借壳A股上市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沉寂已久的中概股回归开始破冰。但现在,回归的选择不仅有A股,香港市场的吸引力也在增强。

野村、瑞信等机构的研究主管评论称,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美国中概股回归上市,但不仅仅是回到A股,赴港上市更可能有所突破。过去一年在科技股的带动下,港股表现更胜A股,腾讯的估值比阿里巴巴还贵,而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也为此铺平道路。相比之下,A股监管层态度则更为谨慎,中概股回归可能冲击市场仍是主要担忧。

香港交易所正考虑修订规则,包括允许具有双层股权结构的创新型公司在港上市,这可能是港交所自1993年以来对上市规则进行的最大变革,旨在抓住快速成长的新一轮中国企业上市潮。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就在此后表示,考虑将部分业务放到香港上市。

2016年5月中国证监会表态称,壳资源炒作应得到重视,并对中概股回归A股上市进行研究分析,回归话题就此沉寂。眼下,港交所的改革或许让A股决策者感到竞争的压力。据中国证监会8日新闻稿,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赴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座谈时表示,把好企业留在国内、让好企业尽快上市。

以下是瑞信、野村等机构分析师对中概股回归的主要观点:

瑞信中国宏观研究主管陈昌华:

今年有机会看到更多中概股回归的趋势,不仅是回到A股、也包括港股。

之前大家比较希望去美国上市,觉得美国投资者比较懂科技股,所以美股科技股的估值当时比较高;但A股的估值从来不是大问题,问题是能否拿到上市批文。

重要的是现在港股管道也开了,港股的估值也接近美股,腾讯比阿里还贵,所以可能会有更多中资股回到港股或A股,回港股因为不用排队可能更简单。

港股市场情况也比较好,过去一年比A股涨更多,新上市公司机会较好,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更为此铺路。

互联网跟软件板块比较有机会看到中资股回到香港双重上市,或私有化后再上市。

三六零有一点监管层同意中概股回归A股的意味,但内地监管层态度还是比较谨慎,主要考虑不要冲击A股,同时希望一些好公司回来上市。

若A股审批还是严谨的话,会有比较多公司回香港上市。

A股上市规定公司要在中国注册,所以中概股公司的回归程序是要先在美国下市,再去大陆上市;除非中国推动国际板,容许海外注册的公司直接上市,否则回香港上市比较容易。

如果看到中概股选择先私有化,就可能是要回归A股。

野村中国股票研究部主管刘鸣镝:

港交所去年底修改上市规则后,今年企业赴港上市看来料有突破,可以看到美国中概股回香港上市的进程,方向性的变化应该已经开始。

中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分为三块,各为内地、香港及美国,本身是同一个实体经济;从长期的时间段来看,在美上市的中资股会诉求回归。

对美国上市的中资股ADR来说,由于有时间差,所以除了几支大股票外,追踪的分析师不多;回到香港市场,会增进投资人的认识,也会有更多券商的覆盖。

短期来看,由于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市值和所有权结构的不同,有的公司要私有化可能比较困难;相对来讲,在近日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后,这类公司选择在港股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可能比较合适。

申万宏源研究信息化研究部总监刘洋:

三六零的案例获批后,会有一些美股上市的公司回到亚洲市场,但不是一窝蜂的完全回归,也不是都回A股; 至少科技领域是这样。

三六零是比较特殊的,属于网络安全,其他科技公司并不一定都会获得这么高关注;这个案例非常受重视,国家表态支持是可遇不可求的。

消费类及科技类更可能看到中概股回归的情况,因中国消费基数非常大,科技方面则是国家非常支持。

私有化最近两年左右比较常见,如万达商业,判断其不一定寻求A股上市。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资本市场部主管程前:

三六零借壳是个特殊案例,不太可能带动一波中概股回归A股的上市风潮。

中国会按个案情况审视类似的借壳上市案,但可能会松绑部分限制以鼓励新经济板块在A股上市。

本文来自Bloomberg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意大利Nutella制造商费列罗接近达成交易,以大约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雀巢的美国糖果业务。

2018-01-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