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NEO100 | 正在爆发的原创音乐,能否成为网易云音乐蹚出的一条新路

君泽·2018-01-19 12:03
用进取,享受前行的每一步,先享下一个时代

2017 年,网易云音乐着实在朋友圈出了不少风头。从地铁广告,到农夫山泉,再到这次的年度听歌报告,网易云音乐已经格外擅长用歌曲和用户情感来击碎万颗心。

而酷狗音乐在地铁上的广告,也在最近,从“就是歌多”,换成了“酷狗直播,就是歌手多”——这场营销已经持续了半年。

如今,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网易云音乐,打算在原创音乐方面继续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说,2018 年原创音乐会爆发,网易云音乐也会继续加大投入。

2017 年二月,赵雷在《歌手》上的表演,让更多人关注民谣,而 6 月开始的《中国有嘻哈》,更将原本深埋地下的嘻哈音乐捧到台前,成就了今年最火热的音乐事件。

大家听音乐的口味越发多元,而每一种口味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传播渠道,尽管这不是音乐的好时代,但却是原创音乐前所未有的机会。

而原创音乐也是网易云音乐的机会。

版权大战不但影响了整个音乐行业,也影响了用户的听歌体验,很多用户都得至少装两个以上的 APP 才能听到自己想听的音乐。今年下半年,腾讯音乐秀出了肌肉,旗下各个品牌陆续开始“就是歌多”宣传活动,所依仗的,就是自己取得了几乎所有主流唱片公司的版权。

但丁博认为,尽管版权确实能很快提高运营数据,但砸钱买版权是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情。版权大战的结果,并不能提高音乐行业的价值,而只是提高了价格,音乐行业的审美和创造力依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总依靠老艺术家来焕发第三春第四春来维持中国音乐的体面。

这个问题没有一家公司能独力解决,而网易云音乐要做的,是用商业公司的方式,推动这一进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商业利益——36 氪的 WISE 大会上,丁博也说自己认同一个观点,即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烧钱换用户的时代了,而需要更多考虑商业化,考虑赚钱。

但流媒体行业如何赚钱?

丁博说这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中国在流媒体的探索,已经到了无人来过的荒原,哪里有宝藏,哪里是坑,没人分得清,“我如果有好的答案,拿出来相当于给别人一个参考……如果我们没有的话,我直接回答你没有,这个对我们行业有伤害,对我们产品估值都有伤害,这个问题我就不答了。”

1 月 17 日晚,网易云音乐在北京工体馆举办了“硬地围炉夜”原创盛典,盛典开始前一天,丁博接受了 36 氪的采访。

2018 年,原创音乐会爆发

36 氪:以前网易云音乐没有办过这么大型一个线下活动,这次是出于什么考虑要办这么一个盛典?

丁博:我们这次办的也算是一个综合性的音乐盛典,更多的是关注了独立音乐人这个领域。我们觉得,第一,在独立音乐人领域,缺少一个有权威性的,有影响力的盛典活动,之前没有一些特别好的先例,云音乐现在在独立音乐的影响力很适合做这样一件事的。另外,云音乐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够让大家对这种原创音乐、对独立音乐人整个关注度继续提升。

现在独立音乐的数量、质量,包括整个社会对原创音乐这个领域的认可,我觉得到了一个阶段,其实可以做这样一件事去继续往前推进这样一个产业。这一年石头计划大家感受到的或者感受不到的,我们做了很多铺垫,其实是在打基础。在 2018 年可能会是一个相对爆发的一年,我们可能在各个领域都会做更多的东西。

36 氪:相对爆发指什么?

丁博:比如说我们在做原创音乐的扶持上,已经有更清晰的方向,而且扶持的力度会更重,甚至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整合云音乐内部的所有产品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给原创音乐人做一个很好的资源匹配的方式,这个马上就要设计出来。对原创音乐人的开发这方面是一个全员的任务。整体来讲,包括演出上的扶持,可以说会更积极推进。

36 氪:感觉你们现在做的事情跟之前的唱片公司很像?

丁博:不一样。因为唱片公司对艺人,更多的是全方位的东西,我们只是在平台可以涉及到的范围内来进行一些资源的匹配、整合和帮助。而且唱片公司,最终它会是一门生意,会更多考虑投入多少赚回来多少。云音乐在石头计划上的考虑,我也不能说得特别高尚,我们也不是做公益,但是我们没有打算从石头计划上去回收我们的成本。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打算说我帮你做唱片也好,做演出也好,最终是为了赚钱,我们更单纯一点。

36 氪:你们打算从哪些地方来回收这些成本?

丁博:石头计划不在扶持音乐人方面赚钱,我们觉得其实也赚不回来我们平台每年消耗的钱,一个平台一年的成本是多少,其实要做的是把产业做的更健康,平台真正能运营起来的时候,这种成本回收才是合理的。而不是说我做一个音乐人,就指着在音乐人身上把钱榨回来,那个没意义了。

36 氪:培养原创音乐人的时候,感觉最大的挑战在哪儿?

丁博:前两天我还在跟朱一闻(网易云音乐 CEO),我们俩在商量云音乐接下来的一些战略方向,我们也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是要加大原创音乐人推荐比例,但是加大原创音乐人的推荐比例,就不可避免地意味着,我们要影响到一些传统音乐人或者所谓大流行领域的这些音乐人或者作品的推荐比例,这个对我们来讲是好是坏?

这真的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因为原创音乐人,他的作品可能很好,他的未来可能很好,但是他在这个阶段带动数据的能力绝对不可能超过薛之谦,不可能超过周杰伦,不可能超过陈奕迅,不可能超过泰勒·斯威夫特,这是不可能避免的。也就是说,我同样一个位置,如果我放的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数字专辑,他可能带来的数据是一个非常高的数据,但我同样放一个原创音乐人,他可能带来不了这么多数据。云音乐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其实我们对总用户数各方面的数据指标我们还是有需求,到底这点怎么取舍?

其实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跟你这个问题相关,原创音乐人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一个发展的阶段,平台对他们的支持到底怎么支持?面临到平台很大一部分取舍问题,其实没有任何一个跟我们同量级的音乐平台把原创音乐人放在主页级的地方去推广,没有云音乐这么大力度,因为这个取舍真的太难选择了。

36 氪:通过什么数据来判断选择一个原创音乐人?

丁博:你有没有发现,网易云音乐从来没有公布过我们对独立音乐人判断的基本标准,我们不太愿意公布这些方面的评估方式,因为这牵扯到我们自己的运营方式,甚至我们内部有很多做独立音乐人运营的同事们,也不一定知道我们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什么,他们只是按照一些指示在一些小的领域去做这件事。其实在独立音乐人的判断上,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不能把命运寄托在别人上不上市

36 氪:2016 年的时候云音乐和一系列综艺节目合作过,2017 年为什么这方面合作少了?。

丁博:贵啊,有人抢啊。因为我们做成了一些模式,就会有很多人蜂拥而上地去炒这个价格,虽然他抢完之后也做不出什么东西来,但是也会有人去做这个争抢。

我坦白说,云音乐做事,不是说考虑非要花个钱就要做这个领域,要在这个领域烧钱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是特别初级的玩法。我们肯定是要考虑我们做一些事的性价比,我们不管是抢综艺也好,还是做其他方面也好,我不是把钱扔到无底洞里去烧,而是我们会考虑做一件事对产业能带来什么,对我们云音乐能带来什么,对我们的用户能带来什么,对未来的发展能带来什么,哪怕对一种模式的尝试能带来什么,总得有一些目标性,而不是单纯的去说布个局,就是为了把所有东西抢到自己手里,抢到我手里我怎么用你别管,就跟买衣服似的,我买完之后我可以不穿,我扔在柜子里,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别人穿,而不是为了自己穿,这肯定不是我们要的一个方式。所以,2017 年,大家说在综艺上的布局,那是因为抢的厉害,抢到一个我们认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智商的价格,我们就不会再抢了。    

36 氪:最近网易云音乐的一系列动作,让人觉得网易不再力争第一了。

丁博:我们不争,不是纯粹因为钱的问题不争,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年,从2014年、2015年,剑网行动到现在,中国整个音乐产业的版权,盗版确实被诉的很厉害,基本上没有特别大规模的盗版行为了,大家都是按照版权的范围内来做事。音乐版权的价格在飞快的增长,大家请注意一点,增长的是价格,不是价值,中国音乐存量取得的价值,不光包括中国音乐,就是在中国市场流动的音乐这些存量取得的价值有没有增长?它增长的只是价格,它的价值增长远远追不上它的价格增长。所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也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不合理、极不均衡的事情。

在云音乐来讲,我们在判断我们花钱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不光是价格的原因,我们也要考虑价值的原因,这个价值的原因放在当下去看是什么情况,放在两年的阶段看是什么情况,放在十年的阶段看是什么情况,放在更长的时间看是什么情况,其实都要有一个综合的考虑。有些东西我们不争,不是因为单纯的心疼钱,一档综艺节目一个亿、两个亿,我们也不是花不了这个钱,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个钱?

如果说我拿一个亿反哺到原创音乐这个领域,或者说反哺到中国新音乐这个领域来讲,能做出多少精彩的作品。放在这一个版权也好,一个季度几十首歌,确实对云音乐瞬间的宣传方式、数据增长有很高的作用,但是明年这批作用在哪儿,后年价值在哪儿,这些东西的价值是随着年头的流失会逐渐降低的。而我们做出来新的作品有可能会在某一个领域刺激一个产业的发展,它的价值是会逐渐提升的,我们要考虑一个综合考虑的问题,更何况有人愿意抢、愿意争,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去争来争去,争到最后,我们是无限制地把价格提升,你出一亿,我出一亿二,你出一亿二,我出一亿五,你出一亿五,我出一亿八,你出一亿八我出两亿,无限制的增加价格的过程中,并不能给平台带来更高的价值。

大家看综艺,基本上没有收费的,都是免费给大家听,大家用一笔巨款换流量做法,我干脆买用户就好了,如果真的做到最后把价格炒到最高的程度,不是一种特别合理的方式。当然我也希望有这种版权,在一种取舍的过程中,最终我们会觉得我们在综艺上无止境地投入,对云音乐来讲,对我们用户体验来讲,并不是最合理的。或者说我们可以考虑用其他方式去做,比如干脆我们去做一个综艺。

换句话说,你说云音乐不愿意争第一吗?我可没说过,我们可从来没说过云音乐不争第一。

36 氪:2018年QQ音乐会上市,这会对网易的步骤产生很大影响吗?

丁博:我觉得这里面对我们能产生什么影响,是一个很难预判的问题。首先,它上市之后,对它来讲最大的一个帮助是资金更充裕。可是现在我也没跟它拼资金,它更充裕,它的优势还是优势,也不代表它弥补了它的短板。我觉得对云音乐来讲,我们乐于见到这个产业的各种友商都有更好的成绩,举例来讲,在北京去簋街吃饭,每家餐厅都火,大家才高兴呢,因为这条街就火起来了。你非得说这条街其他生意都开不下去了,就一家行,那最后你做的也就是街坊生意,因为别人也不会来了,你承担不了那么强的大的商业街的作用。这是一样的,尤其有一些音乐类的产品上市,对网易云音乐本身估值的评判、对标会起到一个非常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对我们来讲并不是坏事,更何况,一旦上市之后,各种报表可能受到监管更严格。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指望在别人上市或不上市,别人强或不强的问题,云音乐发展到什么程度,一定是看自己。 

帐怎么做都行,苦只有自己知道

36 氪:现在的竞争方式跟以前有什么变化?

丁博:这点可以跟国际上去类比。我们举例来讲就按独家版权这个方式来说,在美国,是一家公司向一家音乐平台授权了独家版权不能超过一千首,期限不能超过一年,不能连续独家授权,还有很多限制。在中国这些限制都没有,所以造成现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混乱情况出现的,这种格局会在未来两三年对市场竞争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是说云音乐抱着“逼格”不撒手,我们也是一个这么大平台,一年有这么多的投入,我们也不是一帮天天跟大家讲故事的人,确实我们去年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的增长,可能跟我们之前预期增长的增速是有所下降的,这一点也是存在的,毕竟受一些格局的影响,存在增速下滑这种情况。其实未来三四年这个产业还是在不断的规范、不断的被建立规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变化,也可能如日中天,就变得江河日下,也可能一帆风顺变得荆棘密布,也可能情怀满天变得更加务实什么的,各种可能都有。其实数字音乐产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阶段。

36 氪:知识付费、短视频这方面的数据怎么样?

丁博:知识付费,因为去年刚刚开始启动,我们没有给它一个强制营收的标准,看今年的表现。短视频,也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启动的一个新的功能,目前的增长还算是在比较理想的区间里。 

36 氪:现在市面上有抖音,还有快手,这些都是很大的。像知识付费又得到了喜马拉雅。感觉云音乐在不断扩展自己边界的同时也会遇到更多的竞争对手,会不会分散精力呢?

丁博:如果没有对手,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做,我们没有精力去考虑这些。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虑为了减少一些竞争我们就不做什么了,我们加一个功能也不是从这个方面考虑的,就是考虑对平台有帮助,我们能做的就做了。涉及竞争,我们也不躲,但是我们也不会非得为了跟别人争什么而做什么事,完全是从产品本身来考虑。

36 氪:音乐,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变化比较慢的行业,有时候会不会觉得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丁博:从产业上来讲,或者从平台运行上来讲,它的角度不一样,它可能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什么所谓时不我待,肯定有,因为我们面临那么强的竞争,大家抢这个,抢那个,做这个,做那个,肯定会有。但是从一个更大的领域来讲,也需要有耐心,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不一样。

在具体的业务竞争上或者具体的项目上,大家肯定是争分夺秒地要去做的事啊。但是从产业上来讲,其实到现在为止,产业依旧没有形成一个新的真正特别健康的运营模式,这一点大家还是在尝试、在建立探索,这一点是急不得的。

36 氪:一个健康的运营模式,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的?

丁博:至少你的成本要比利润低吧,要比收入低吧。帐怎么做都可以做的出来,真正谁苦谁知道。

36 氪:大家会不会坐下来开个会,制定一些行业标准或者怎么样?

丁博:这种层面的沟通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是有具体目标的时候,公共场合,大家肯定是因为有事才会坐在一起开会来聊,这个会议的议程是什么就聊什么,可能更多探讨的反而是私人层面的东西。包括现在这个产业竞争,大家都忙成这样了,私下的聚会也变得越来越少了,有的时候反而不是跟这个行业的朋友聊的比较多。


+1
1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氪空间出品,为入驻会员和创新力量创造展示平台,记录最优秀的人。

2018-01-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