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张昭:为什么离开光线,乐视影业二进宫为什么失败?

文娱商业观察·2018-01-21 11:10
悲情如张昭,不是他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不够优秀,总是时运不济,差点火候。

文|凌先静

影视娱乐圈看上去都是光鲜亮丽,华丽的服装、挥舞的灯光、魔幻的镜头等,每一项都会成为召唤普通人纵身跃入的理由。

但是表面有多耀眼,内里就有多悲伤。影视娱乐圈的复杂、利益交织状态不下于宫斗剧,身处其中的人大多叫苦不迭,大多时候都被滚滚洪流推着向前,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主宰自己的命运。

张昭就是典型的一例。

虽然他足够优秀、足够资深,头顶光线影业的联合创始人、总裁与乐视影业的创始人、总裁两个头衔,但是对这两个公司的命运依然无法自主掌握,其间多有波折。

虽然他在光线创立、并夯实发行行业地网模式,领导了传统电影发行领域的一场变革;亦是最早一批拥抱互联网的影视人,提出盛极一时的互联网发行言论,客观上帮助了传统影视行业与新兴互联网的融合;并清醒地认识未来互联网影视的发展方向,提出诸多解决措施,但依然无法取得真正的功成名就。

前者光线影业地网模式被烙上光线的标签,如果不是当年的亲历者,很少有人能记住他的贡献;后者虽然一度十分成功,成为行业里的明星企业,但是最终仍然被贾跃亭弄得一地鸡毛,有机会再翻身,但是难上加难。

如果说2011年光线上市前夕,张昭突然离职是为了追求一家属于自己的上市影视公司的话;2016年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失败则彻底打破了他的独立IPO期望;那么2018年乐视影业再次注入乐视网的失败,则再一次浇灭了他将影业公司带入资本市场的幻想。

悲情如张昭,不是他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不够优秀,总是时运不济,差点火候。

乐视影业二进宫失败,业绩表现不佳+正在融资可能是主因

这次乐视网决定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意味着乐视影业二次注入乐视网的进程无疾而终,第二次失败了。

上一次是在2016年5月份,乐视网曾经公开披露过注入上市公司方案。根据当时公告,乐视网拟以41.37元/股向乐视影业股东发行1.65亿股,支付现金29.79亿元,合计作价98亿元,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

但是恰逢证监会严打影视行业并购,最后这个方案不了了之。在孙宏斌入主后,再次重启注入方案,但是在停牌长达九个月之后再一次宣告注入失败。

换成了孙宏斌的新乐视情况下,乐视影业二次注入乐视网为什么失败?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乐视控股所持乐视影业21.81%股权目前仍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同时,乐视影业尚存有对其关联方乐视控股的17.1亿元其他应收款。

乐视网表示,考虑到乐视控股短期内提出实质解决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乐视控股持有乐视影业股权冻结不能解除,且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导致交易无法推进或无法获得批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暂不具备实施基础,最终决定终止。

这的确是终止的很重要原因,但外界倾向于认为并不是决定性作用,后面可能还有其他的考量。

一方面乐视影业2017年表现得并不理想。根据猫眼专业版上提供的信息显示,乐视影业2017年出品了《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皮绳上的魂》《冈仁波齐》等8部电影,除了《冈仁波齐》取得过亿票房,其他诸如《皮绳上的魂》《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都票房惨淡。

本来寄予厚望的《奇门遁甲》也表现不理想,最终仅收获票房2.99亿元,远远达不到预期,具体参见文章《孙宏斌张昭失算《奇门遁甲》,乐视影业改名和上市遭双重打击》。

在乐视影业整体表现不理想的情况下,与其注入一个行将就木的上市公司,不如自己先保存力量,再想其他办法。

另一方面,乐视影业正在推进新一轮融资。张昭在2017年年底参加活动的时候曾公开对外表示乐视影业正在推进新一轮的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也不适宜现在注入乐视网。

当然,政策因素也不可忽视,证监会和股民每天都呼吁乐视网早点复牌、影视娱乐并购重组业务受到一定的打压等。

悲情张昭:总是在错过

本已艰难的乐视影业,加上注入失败这一不利消息,变得更加困难,作为公司的掌门人,张昭再一次被人们关注。

文娱商业观察愿意用“悲情”这个词来描述他,当初离职光线、其后加盟乐视,现在于危难中受命,帮助孙宏斌共克时艰,但每一次结果都不如意。

这同样要回到原点,即张昭为什么在光线即将上市的时候离开一手创立的光线影业?

关于这个问题,王长田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过意见,外界不得而知;倒是离职后的张昭有过几次公开回应。

虽然每次说得细节不尽相同,但是主题意思基本上一致,即张昭是一个忧患意识非常强的人,在当时的2011年,他已经隐约感受到互联网对影视产业的冲击,因此不愿意错过这一波潮流,而选择再次出发,创立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乐视影业。

话虽如此,但是外界始终认为张昭离职光线根源在于自己创立的光线影业无法独立上市,必须依附在以电视节目制作为主要业务的光线传媒内,张昭是失望之下做出的决定。

关于这个论断,文娱商业观察认为有部分道理,但是不全是,我们在光线IPO的招股书里找到了蛛丝马迹,或许可以从个人利益的角度为这一事件下注脚。

根据光线影业2011年6月份发布的招股书显示,作为公司的发起人之一和光线影业的重臣,张昭在光线传媒持股仅仅为0.24%,持股比例远远低于李晓萍、李德来、王长田妹妹王牮等人,更是在排名前十大自然人股东之外。

这样的待遇显然与贾跃亭给予他的不同。根据2016年乐视影业披露的重组报告,张昭当时直接持有乐视影业3.8291%的股份,按照1成现金+9成股份对价计算,并购完成之后张昭除了拿到3752.52万元的现金,还拿到上市公司乐视网0.36%的股份。

如果这些股份比例不够性感,换算成对应的市值更加容易理解。以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那个时间点来算,张昭手中乐视影业的总价格约为3.75亿元,而当时的光线市值不过300亿元,股份折算也不过7200万元。

这一对比,更能体会张昭的悲情。

前一个老板王长田是业内出了名的精打细算型领导人,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对员工要求也极为苛刻,光线的工资是业内出了名的低,拥有电视领域“黄埔军校”美誉的背后理解是,大部分人都会锻炼几年选择离职,去他处开枝散叶。

而后一个老板贾跃亭却是出了名的大方。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扩张而不注意战术层面,最终导致乐视系的分崩离析。

如今好不容易遇上一个外界评价十分不错的孙宏斌,虽然张昭得到重用,但是奈何短期难以回天,能做的只有强撑,于危难中坚守,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愿,张昭能够挺过这一关。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最热与最惨,交叉着的“两宗罪”

2018-01-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