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吴伯凡:智能时代“三生万物”的生动图景

36氪领读·2018-02-12 20:46
当今世界上出现了三种智能——机器(智能),平台(智能),大众(智能)。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内容简介

安德鲁·麦卡菲和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是数字时代的两位前沿思想家,在其代表作、畅销书《第二次机器革命》中,他们总结——由数字技术引发的机器革命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经济模式与社会发展正以空前的速度被改写。 

承接上部作品的内容,两位作者在这本新书中对当下和未来的商业形态进行了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未来商业的三大关键词——机器、平台、大众: 

机器智能不断地拓展功能并进行着自我进化,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无人机,从3D打印机到神经网络,形形色色的数字化机器正在*先前的局限,扮演新的角色。在备受世界瞩目的人机围棋大战中,阿尔法狗一路战绩辉煌,轻松战胜了人类围棋大师级选手。而就在不久前,进阶版的阿尔法零又通过自我学习完胜了阿尔法狗…… 

年轻的科技公司轻装上阵,利用平台快速搭建市场并形成网络效应,Facebook、阿里巴巴、爱彼迎等平台企业似乎不费一兵一卒就颠覆了传统企业,构建起自己的生态系统,吸引大量资本注入。在线平台正在改变成本结构,改进供需匹配方式,在音乐录制、城市交通、电脑硬件、团体健身等各个行业进行创新…… 

互联网给予了大众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从为乐高玩具提供创意到编辑维基百科再到区块链技术的发明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正不断涌现…… 

在书中,作者回顾了人类科技发展历程并得出结论——唯有成功转型才不会被科技洪流所吞噬。同时他们也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梳理了在这三大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成功商业案例。这些案例中,既有传统企业转型的典范也不乏初出茅庐却颠覆所在行业的科技新贵。 

这些案例的背后是大脑与机器的博弈、是产品与平台的制衡、是核心与大众的对抗,更是一个由机器、平台和大众打造的商业新世界。掌握这三个关键词就抓住了未来商业制胜的命脉。权衡好这三大方面,将对我们如何经营企业、如何维持生计产生巨大影响。作者在向我们描绘未来图景的同时,也不断提醒我们,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我们都更为迫切地需要认清现状并且认真思考各自的前途和命运。

作者简介

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首席研究科学家,TED知名演讲人,致力于研究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企业、经济和社会。他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均毕业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发起了麻省理工数字经济项目。两人合著的畅销书《第二次机器革命》曾入选《金融时报》/麦肯锡“年度商业图书”。

两人也一同入选2015年“Thinkers 50” 。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出现在《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中。曾被评为“IT界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排名第38位)。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 (Erik Brynjolfsson)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麻省理工数字经济计划主管,麻省理工数字商务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他于1984年于哈佛大学取得硕士学位,1991年于麻省理工学院读完博士。他研究的方向为信息技术对企业和经济层面的影响。

书籍摘录

IBM前CEO郭士纳说过,商业竞争(商战)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未来、值得打下去而且越打越精彩的战争;还有一种是实际上已经结束、 属于昨天的、越打越乏味、即使赢了也没有意义的战争。有胆略结束“昨天的战争”,并发动属于未来的战争,是卓越领导者的重要标志。 

接下来要谈的,是给正准备发动面向未来的战争的领导者的。

2016 年 4 月,阿尔法狗(AlphaGo,围棋机器人)战胜李世石,在全球引发了对人工智能持续至今而且在今后会愈演愈烈的追捧,以至不少人以为,对人工智能的热捧不过是媒体和资本炒作的结果。但如果你读过麦卡菲和布莱恩约弗森出版于 2014 年的《第二次机器革命》,你会很自然地意识到,人工智能成为科技界和商界关注的焦点实属必然。

颠覆性的力量“都是蹑着猫步而来”(安迪·格鲁夫语)。突变出现时我们之所以感到诧异,是因为我们对早已涌动的暗流缺乏感知。两位大咖是那种感觉灵敏到能听得见猫的脚步声的人,所以他们能在热点出现之前就真切地描述热点。 

在《第二次机器革命》中,他们明确告诉我们,以蒸汽机为代表的1.0版机器,是四肢远比人类发达但脑力为零的“大力士”,“它们高效地‘外包’着人类的体力。

而以机器人、 3D(三维)打印机、超级计算机为雏形的新机器导致了人类脑力的大幅度外包。这种‘灵长类机器’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其真正的特性不仅在于它们具有脑力,更在于它们的脑力能够以巨大的加速度持续进化。新机器大爆炸、大裂变式的脑力增长将不断释放令人震惊的生产力,在诸多方面将不断让人类自叹弗如,人类以往对生产力的计量体系将面临穷尽和崩溃”。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作为新物种的新机器进化的速度和样态,其中有两点格外明显。第一,它进化的速度比人们想象的快得多;第二,新物种已经呈现出新的变种。 

而如今,除了有形的智能机器之外,还有两种“大象无形”的机器,即两种我们不以为是机器但具备了机器的根本特征,而且比有形的机器更强大、更具“杀伤力”的机器——平台(platform)和大众(crowd) 。

机器(machine)的本质是它所内含的机制(mechanism),即一种转化、放大、优化人的能量和技术的系统化能力。机器人、超级计算机当然具备这种能力,平台和大众同样而且更加具备这种能力。 

两年多前,本人与凯文·凯利做过一场对话,我印象最深但又稍有迷惑的是他的一个观点:不要把人工智能狭窄地理解为机器人,与机器密切相关但比机器的智能更强大的智能,是一 种人机化的智能,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网络智能,也可以叫云智能——把机器与机器、人与人同时连接起来后涌现出来的网络。 

简单地说,当今世界上出现了三种“新机器”,或者说是三种智能——机器(智能),平台(智能),大众(智能)。 

与这三种“机器”相对应的,是三种相当常见、传统的东西——人脑,产品,公司。 

人脑与机器、产品与平台、核心与大众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看上去极端不对称的竞争。 要理解什么是“极端不对称竞争”,我们不妨回味一下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的故事。 

阿尔法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战胜人类顶尖棋手,这就是一种不对称竞争。但对于我们这些对机器学习和围棋的真实难度不 知其详的人来说,体会其中的“极端不对称”,可不那么容易。 

美国有一个研发抗癌药的顶级研究团队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这个实验展示了机器人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个机 器人是由IBM研制的,名叫沃森。该研究团队一直在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的酶。研究人员把这个任务交给沃森来做——让沃森“阅读”了针对该主题公开发表的 7 万篇科学论文,并要求它提出方案。

有意思的是,这 7 万篇论文都是在 2003 年以前发表的,而 2003 年到 2013 年发表的论文有意不让 它“读”。他们就是让沃森回到 2003 年,与全球的顶尖科学进行一场科研竞赛。结果是,沃森提出了 7 个被证明有效的方案,而全世界这个领域所有顶尖的科学家在 10 年间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只有 10 个。

这是一场一个“人”对所有顶尖科学家的竞争。换言之, 如果让沃森与人“单挑”,人胜算的可能性是零。最重要的是,沃森的“智商”是呈指数级增长的,而个体人的智商几乎是不变的(如果不是退化的话)。想象一下 10 年后沃森的智商,我们会不寒而栗。 

这是一种动态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不对称。已处于明显弱势的一方如果不放弃竞争的话,就只能以不懈的努力来反复证明自己注定并且越来越不成功,只能从初期的一方尚有些许胜算的战争,演变为“屠杀”和“被屠杀”。

平台与产品,机构与大众(众包、众创、众筹之“众”)之间,也呈现出这种极端不对称。Facebook是一个不自产任何内容的媒体平台,但它提供的媒体内容、实现的媒体收入,已经超过了美国所有自产内容的传统媒体的总和。

不拥有自己的商品和仓储、物流系统的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是沃尔玛的两倍多,而且这种差距会持续增大。优步让全世界无数的出租车公司和司机恐慌不已,不拥有一间房的爱彼迎接待客人的数量早已把传统酒店业巨头万豪抛在脑后。这就是产品与平台之间的极不对称。 

大英百科与维基百科之间,传统操作系统与Linux之间,则代表着核心(机构)与大众之间的极端不对称的竞争。 

坏消息是,人与机器的“标准伙伴关系”——人掌握勿庸置疑的主动性和控制力,机器高效完成辅助性工作——已开始松动甚至瓦解,机器正在拥有逐级而上的自主性。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机器不甘与人平起平坐的气势。 

好消息是,如果人和企业有自知之明,明了机器“尺有所 短”,自己“寸有所长”,在某些方面优雅地放手或退位,在显而易见的“极端不对称”中发现机器、平台和大众的软肘,找到隐秘的逆袭点和平衡点,我们就能重建人机生态,在“新寒武纪”里成为与众多新物种和谐相处的新物种。 

在读过麦卡菲和布莱恩的新书《人机平台》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被引领着,一次次领略直击问题本质的认知快感。通过多角度、案例与逻辑交相辉映的呈现,我前所未有地获取了一幅关于智能时代“三生万物”的生动图景。如果只有时间读一本关于智能时代的书,读这本书是 一个靠谱的选择。

不少以未来为话题的书,传达的只是一些轻松的畅想和率性的臆断。而麦卡菲和布莱恩约弗森的这本新书,细致中不乏节制地分析和描述了未来商业和技术世界的真实情景。对所有用心思考商业世界正在发生的种种而不得其解的人,读这本书都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吴伯凡

《伯凡时间》创始人,著名学者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