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发行人员的自白:这5年,中国电影越来越好,离职的伙伴却越来越多

一起拍电影·2018-03-18 15:55
发行工作更像给高速行驶的中国电影灌输润滑剂,也像是整个电影生态系统负责最基础物质的蚂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编者按:本文来自公众号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吕哥,36氪经授权发布

我们是电影行业的蚂蚁!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踏入电影行业。几年前,我更是不知道电影发行是什么,甚至我都不爱看电影。但我热爱这个行业,每天我都觉得有意思。

初高中六年,我一直都是班里的宣传委员。大学我读了一个默默无名的三本,巧的是也在学生会做宣传工作。大四实习期,学生会主席刚好认识当地影城的朋友,于是便介绍我去影城市场部做策划,虽然我学得专业和电影一点不沾边,但我还是觉得这个行业有趣。

2010年秋天起,短短三个月实习期,才了解到原来影城的工作并不简单,早中晚三班都有各自的辛苦,比起在大学校园三点一线的生活,要疲惫的多。

实习结束后影城的经理希望我毕业后可以留下工作,在他看来是不是专业对口并不重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才是第一位。于是忙完毕业的事情后,我便到影城上班了。

但未曾料想,几年后的工作变迁没有使我距离电影更远,反而使得和电影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从影院经理跳槽做发行,才发现发行人员80%都没有专业背景,但薪水翻倍!

刚毕业那年,全国的院线、影管公司,有钱的影视公司,都在疯狂的开影城。我的大哥也和我说:好好干,没准下个月就去新店做经理了!

初到影城,实习期间的一些同事都已经不在影城或原部门工作了,影城的工作单调且乏味,人家平时周末休息反而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虽然市场部上的是行政班,不过一旦忙起来,一个电话还是要跑到影城支援。

9月下旬忙完了《辛亥革命》的几个包场后,之前离职的市场部同事发来QQ信息说,“妹妹,过两天来影城业务看片”。

我说“杨姐,您去院线工作了嘛?”

杨姐说“没有没有,我现在做发行了,也是刚刚入职,这次看片是我们上面和院线一起组织的,我负责通知影城和媒体朋友过来看片,妹妹一定要过来赏脸啊。”

关掉对话框后,我怅然若失,杨姐在实习期没少教我各种业务,来影城正式工作的时候她已经离职有段时间,没想到去做“地面发行”了。而在国内银幕数暴涨的同时,对于发行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剧增。

从这天开始,给我打电话和发QQ信息的朋友逐步由同学、家人到各个地面发行朋友,晚上九十点钟汇总票房信息之后,也都要逐一发给大家。无论早中晚班是不是休息这个工作总是要做下去。而可以发现的是,大多数的这些发行人员并不懂电影,更别说读过相关专业了。

就这样,我再影城工作了一年半,有幸的是我被调动到北京影管总部进修学习,一个半月的工作学习收获颇丰,但一样的,我也被要求做更多的活动策划、方案撰写、联系业务包场、汇报数据工作,而每个月,我能赚的依旧只有5千左右。

熬夜对于我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但在影城正式工作的头一年,最悲伤的还是:我感觉不到所作的工作和电影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时,跳槽了去做了发行的杨姐已经成为了华北区的负责人,她一直也劝我,不如去跟着她发行,进步空间大、薪水几乎是影城两倍,而且不用打卡和坐班。

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对于电影方面知识的匮乏让我有点胆怯。思前想后,我决定试试,我不要在电影院里待一辈子。

跑影城、带路演、院线推荐会、打点媒体领导,我变成了这个行业的“蚂蚁”

和家人通信后,爸爸比较支持我,妈妈则总担心在家SOHO的工作模式不那么正规,但看到之前的招聘计划和薪资协议也就放心多了。

2013年来影城工作也有两年了,地面发行也越来越多,在杨姐的介绍下,我也马上和公司总部的发行领导展开了联系。

招聘是视频招聘,在正常的客套话和常规问题之后,各个影城的奇葩八卦问题就成为话题的核心,招聘负责人告诉我等晚上汇总多方面信息后,会通知我能否入职。

晚上11点30,微信一闪!

“恭喜您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一个月后入职,现在可以和原单位交接工作。”

从影城离职后的晚上,市场部同事一起吃散伙饭,回家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1点多,这也是上班2年多第一个自然醒。 

入职到发行公司之后,杨姐作为总管马上拉微信群布置任务,虽然说真不用天天早起打卡了,但几乎很少在23点之前入睡。

公司要求每周要至少去三家影城打卡,并要把和影城的交流及时反馈上去,的确是不用早起了。但一个月左右时间便把市内所有的影城跑了个遍,也把所有影城经理微信都拉到一个群里,方便交流。

第一个月薪水到位之后,终于把用了三年的手机更换为心仪已久的iPhone5s,居然还有一些剩余,一个月的奔波看起来辛苦,但仍然觉得蛮值得。

公司的一个片子马上要上片,各地发行小伙伴开始在群里出谋划策,发行经理要求大家做各自的PPT方案。

 PPT对于刚刚接触发行的我,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怀着忐忑的心和影迷会长询问了一些,会长也给我出了一些主意。但也由衷地告诉我说,还是要自己多看和多理解,才会有更深刻的见解,不忙的时候,应该把重点院线电影都看了一下。

把会长发我的影片分析仔细消化和解读一下,PPT一直做到凌晨两点多,交付给发行经理后草草睡下,早起发行经理对所有地面发行伙伴的PPT逐一发来审核意见。给我的评价就一句话,“还不错,继续努力”,一颗心算暂时放下,准备发群消息组织大家观影了。

 接着第四个月,我就单独负责了公司的业务看片。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可以说是一团糟,影迷会、媒体、影城和院线朋友纷至沓来,还好影迷会的观众都有负责人安排

但我一个人既要去接待所有影城经理和领导,也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到放映前的自我介绍和项目解读时声音已经很小。 

好在于大部分人更关心的是电影,之后的影片放映还算顺利,我一方面要提防着有观众偷拍,一方面也要看大家的反应,片子自己压根没看几眼。 

2014年一整年公司的项目不算多,差不多两三个月一个片子,但即便如此,一个项目从接手到结束往往都要一个半月的周期,几乎天天都要和影城经理沟通预售和影迷的询问情况,也要奔赴所有影城去拍展架和物料,晚上回来还有在微信群开会策划各种地面活动。

 年底第一次接了明星路演,订酒店、联系多家媒体采访、安排影城接待。早上和媒体一起到机场接机,中午到酒店开发布会。一切看起来挺顺利的,但路上堵得死死的,看来不能在酒店吃饭了。

 下午开始跑影城,本地的影城已经多达五十家,去谁家不去谁家在之前也是吵的厉害,除了公司提前安排的两家之外,剩余的四家我也是权衡了好久。

一直熬到下午两点,才在原来供职的影城吃了一点点东西。明星为了保持身材没吃东西,即便如此一进到影厅里面他便展现无限的活力,令我佩服。

 跑完最后一家影城,已经是近22点,明星经纪人拉着我和一些媒体去吃饭,我实在是累得要死,整天几乎没有坐着的时候,便提前告退回家。

 从影城工作的三点一线,到发行的多点多线,这是我之前没有料想到的。好在于这两年的发行工作,薪酬方面远比影城的死板工资更丰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出国旅游也在做发行工作的第三年初现实了。

票补多了!影城饱和了!好片子更多了!但离开发行行业的人也更多了

2015年的市场火热和2016年的市场冷静让我们也经历了一把坐过山车的刺激,好在于公司势力还算雄厚,依靠其他方面的盈利可以把发行业务维系下去,但人员流动也远远大于晚年。

 有的同事跳槽去了新的发行公司,有的同事去了票务网站,有的同事去了营销公司。

 对于我们地面发行冲击较大的仍然是票补,和很多新晋入局的土豪公司相比,我们真心砸不起巨额票补。2015-16年即便有了好项目,但和影城接洽时,影城经理所问我的第一句便是你们能出多少费用、能砸多少票补。

这一两年,几家传统公司做得都不算理想,很多发行伙伴也纷纷离职,一些区域发行经理离职后,几乎是连卧端把旗下部队带走,很多苦心经营多年的团队转瞬间便易帜改名,更迭频繁的一些朋友几乎三四个月换一个发行公司。

组织业务看片已经愈发困难,这两年几乎院线和影城经理都不出来看片,但为了有不错的看片效果,我们仍然要联系到媒体、影城来填补看片会的空余席位。

影迷会会长也帮助我来组织影迷观影,各地的影迷会也逐步兴旺和发达,看片会效果甚至要比纯业内人士更热烈,但已经极少听到影城经理的客观的反馈了。

偶尔也有几次业务看片会,被刚刚入行的影城朋友放到网上预售,吓得我半夜起来打电话发微信让他们赶紧取消,通常都要订到彻底锁定场次才敢入睡。

老家三四线影城已经比前两年多了许多。这两年时隔两个月便要下去出差走访影城,三四崛起的速度让我惊诧,而且她们的设备几乎和一二线看齐。

2017年,杨姐被挖去做了票务网站的数据分析顾问,而新的发行经理上任了,刚好也是我原来影城所属院线的领导。新的领导也带来了新的风气,票补对我们的影响也逐步开始减退,特别是发行的两个影片并没有被其他巨额票补的片子打败,也为我们树立了信心。

这一年几个不错的项目之后,我们较早进入发行的一批小伙伴月薪已经近万,但已经极少可以在24点之前入睡。但要感谢猫眼和淘票票的专业版,这两年再也不用去上报数据,我们只需要时不时的去检测一些异常波动的数据。

但最初一起做发行的很多伙伴和朋友都已经逐步离开这个行业,留下坚守的已经不多,很多发行朋友已经从初入行的雄心壮志被磨砺的没有菱角,只把发行当成一种工作来养家糊口。

2018春节档的百亿大局我们并没有参与,也留给我们一个相对清闲的假期,不过回来之后,领导还是安排了每人的千字总结,比起初入行的懵懂,现在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和年报已经不在话下。

刚刚入职时,同学听闻我坐地面发行,不坐班,甚是羡慕,对我说,“老同学,你的工作真好,不就是天天玩嘛?”

我真心想告诉所有人,地面发行可能是目前中国电影行业中最辛苦的一员,我们的工作看起来轻松惬意,但要面对的压力远超常人。

还是要给很多立志进入发行圈的朋友几点忠告!

1、爱电影、爱电影、爱电影;

2、记住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这是进入行业后第一个要认清的现实;

3、虚心、虚心、再虚心;

4、别偷懒,业务看片一定要去,影城多跑,媒体影迷多接触没毛病;

5、如果一部影片卖得好,出乎你的意料,但你不喜欢她,不是影片的问题,也不是影迷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问题;

6、空闲的时间多看书籍和经典电影充实自己;

7、记得所有的消费都要索取发票,这个极为重要;

8、 留意身边所有人对电影的评价,不放过任何机会去问家人朋友最近看了什么电影。

其实,地面发行工作更像给高速行驶的中国电影灌输润滑剂,也像是整电影生态系统负责最基础物质的蚂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一个仅仅出现七八年的新产业而言,我们这些中国电影的基层工作人员其实一直都没有忘记初心,如果您也是地面发行的一员,祝您破冰前行、砥砺奋进!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