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新政下,体育产业会诞生更多独角兽吗?

体育产业生态圈·2018-04-10 16:25
在IPO新政出台,难度激增的当下,体育公司又将何去何从?本文提供了两种进击方式。

文/ 董 武英,编辑/ 陈 思怡

近来,A股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上市和监管政策方面。这些政策的变化,将对整个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体育产业也不例外。

变化一:关于IPO与借壳

2月23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见下图)

在这则200字的回答中,对于以IPO被否企业为标的资产的重组交易,证监会表示:

“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

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我会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我会将统筹沪深证券交易所、证监局,通过问询、实地核查等措施,加强监管,切实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也就是说,一旦企业IPO被否,3年内将不得借壳上市,在其他重组交易中也将获得更为严格的监管,这将使本就困难的体育公司上市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近两年,由于“46号文”的影响,中潜股份、比音勒芬、牧高笛、力盛赛车、金陵体育、英派斯纷纷登陆A股市场。但在这些公司之后,体育公司IPO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目前正在排队的准IPO企业中,并没有一家体育公司。新政一出,更将吓退一部分有意向上市的体育公司。

除此之外,借壳的路子似乎也走不通。虽然上述政策主要针对IPO,而近期IPO也是证监会工作核心,但不要忘了,一年多前,借壳曾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目标。

在过去几年中,曾有新闻曝出,多家业内知名的体育公司意图选择借壳上市,但截至目前,A股市场上未有体育公司借壳成功的案例。

除了极高的机会成本外,近期继续提升的IPO财务标准也将使体育公司对上市望而却步。

“IPO在审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要超过1亿元,且最后一年超过5000万元,不达标者可以选择撤回IPO申请,或者接受现场检查;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此前,各大投行公认的拟IPO企业业绩标准为最近一年净利润3000万,这已经远高于证监会上市发行条件中的要求了,而近日传出的消息则将这个标准推的更高。

而在过去几年中,体育产业中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小型企业,大多都选择在新三板挂牌。在挂牌新三板以来,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的经营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想要实现A股上市,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而纵观这些公司的年报,仅财务指标这一项,就将大多大户体育公司拦在门外。

即便如此,一部分优质的新三板体育公司正在谋求IPO。

激想体育曾明确表示拟申请A股上市,并接受东兴证券的上市辅导;英雄互娱亦在今年2月宣布,已经与国泰君安证券签署了A股上市服务协议。除此之外,刚刚宣布在新三板摘牌的体育之窗亦有上市的可能。

这些想要IPO的体育公司,能够满足最基本的上市条件,但接下来的过会才是最重要的环节,而近期极低的过会率更是一只最厉害的拦路虎。

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发审委审核了71家公司的首发申请,32家获通过,32家被否决,7家被暂缓表决或取消审核,通过率仅有45.07%,创出新低。在2017年整年,发审委共审核了479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380家过会,过会率79.33%,而在2014、2015、2016年IPO过会率更是高达九成左右。

新政之后,体育公司的上市明显更为困难。无论是提高的财务标准要求、极低的IPO过会率,还是被否后3年不能借壳,都将屏退一批想要上市的体育公司。

变化二:关于市场最热的“独角兽”

3月30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

“试点主要针对少数符合国家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在选取标准方面,一是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具体标准由证监会制定。”

回归A股的试点企业标准

普遍意义上讲,独角兽企业指的是那些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但众所周知,证监会的这个政策正是为海外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其他有意上市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而专门定制的。从这些内容来看,证监会发布的独角兽政策与体育行业关联极小。

实际上,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虽然不少体育公司都喊出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口号,但实际上,体育产业仍与这些高新技术产业未产生深度交集。而从标准上看,除巅峰时期的乐视体育满足估值不低于200亿人民币这一条件外,更多的体育公司却连门槛都看不到。

但“独角兽”还是与体育公司产生了关联。近日,在一份《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阿里体育以10亿美元的估值排名第107位,成为榜单中唯一的体育类公司。这份报告事后虽然被辟谣并非科技部发布,10亿美元估值为标准的独角兽也不是那些市场热炒的“回A”的独角兽,但体育行业真的需要一些独角兽公司了。

此外,在PitchBook公布2017独角兽企业(节选),阿里体育榜上有名

4月3日,阿里体育宣布完成A轮超12亿融资,估值超过80亿人民币,坐实了其“独角兽”的名头。但在80亿的高估值下,近年来忙忙碌碌的阿里体育着实需要做些实务,干出一番让行业内信服并认可的成绩了。

除阿里体育外,业内另一个与“独角兽”渊源颇深的公司就是力盛赛车了。其于2017年3月上市,成为“中国赛车运动第一股”,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家以体育运营为主业的体育上市公司。在市场热炒独角兽概念时,力盛赛车更是以其稀缺性出了一波风头,在3月19日到3月21日,其股票连续收获3个涨停板。

独角兽热潮下,力盛赛车亦连续收获3个涨停

从指标上看,目前的力盛赛车市值仅有24亿元,在2017年总营收2.82亿元,实现净利润4073.66万元,远远称不上“独角兽”。但以其纯粹而稀缺的体育业务,和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力盛赛车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的关注甚至超过了一些纯粹的“独角兽”概念股。

总体来看,目前的IPO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严格。随着证监会的多管齐下,只有那些业绩优秀且瑕疵极少的企业能够登陆资本市场。而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就是,目前的体育企业普遍都达不到这些标准。

与此同时,一些题材稀缺且市场发展空间极大的体育上市公司,如力盛赛车,则获得了远超行业的关注度。虽然已经上市,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如力盛赛车这样的体育企业,也是一只未彻底发育完全的“独角兽”。

未来:IPO难度激增,体育公司何去何从?

如此一来,在IPO难度激增的当下,体育公司又将何去何从呢?

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体育公司只有两个未来:

  • 要么努力开拓市场,提升业绩和实力,从而在严格地审核下依然实现成功上市,无论是IPO还是借壳;

  • 要么努力创新,使自身成为一只代表体育产业先进发展方向的独角兽,无论凭借技术还是理念。

当然,脱离产业现实而侈谈上市或成为独角兽是不科学的,但务实和创新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守则。目前的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更加需要集中资源办大事,避免盲目而不理智的投资,力求实事求是;更加需要探索先进的发展方向,以创新引领体育产业,实现生产力提升。

只有如此,体育产业才能发展,体育公司才能进步。也只有这样,中国体育产业才会诞生一家又一家的上市公司,跑出一只又一只的独角兽。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腾讯百亿扶持计划的延续。

2018-04-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