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瞻资本忆大疆往事:2013年融资也不开放尽调,当年竞品已快销声匿迹

石亚琼36氪@123·2018-04-28 08:22
当年的大疆是以相当于前一年利润的150倍的估值进行融资,且并未开放尽调

随着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开启,作为无人机龙头企业,大疆创新的估值很可能超过200亿美元。高估值的背后是超高增速的业绩支撑,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大疆的营收与利润分别达到了175.7亿元与43亿元。此时,距离大疆推出第一代无人机产品也仅仅过去五年。

这家公司如何从做飞控等零部件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成为行业标杆,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好奇。于是采访了2013年就投资大疆创新的远瞻资本,从投资人的视角还原了当时的大疆、无人机行业以及创投环境。

以下内容依据36氪对远瞻资本创始合伙人李喆口述整理而成。 

2013年大疆融资也不开放尽调

远瞻资本是在2012年接触大疆的,正如每个投资机构要做的一样,也对大疆进行了蛮长时间的考察和研究。但当时的大疆和今天一样骄傲,当时并不对外开放内部尽职调查,而且是以相当于前一年利润的150倍的估值进行融资。因此,远瞻主要从外部尽调,如调查查看各种论坛、了解全球范围内消费者的体验和观点,和国外的经销商及大疆的同类竞品沟通。

远瞻认为当时大疆有三个点特别突出。首先,产品体验极佳并且路线图特别清晰。当时大疆的产品是相关论坛玩家最为推崇的,虽然也有瑕疵,但改进极快,远胜同类产品。

虽然当时大疆只是一个提供飞控等零部件的部件供应商,并没有推出整机产品,但创始人汪滔对产品规划的非常清楚——做消费级的无人机,用高低端产品逐步占领整个潜在的航拍飞行器市场, 杀手级应用是航拍摄影摄像。大疆也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做航拍的公司。

但真正让远瞻下定决心投资大疆的并非大疆的飞控等产品,而是大疆创造的防抖云台。飞控不是大疆首创,但主动三维防抖云台的的确确是大疆的发明。2012年,大疆在德国纽伦堡 toy fair 展会上正式发布了第一款三轴防抖动云台Z15,这是世界首款无刷直驱陀螺稳定增稳云台,也是全球首个民用高精度稳定云台。以前的航拍活动必须租用直升机和拍手登机航拍,回来以后还要用软件矫正素材抖动才能商用。而大疆云台配合自家的专业级别飞行器,不但不需要直升机,只用一个飞手就可以兼顾飞行和航拍,并且素材完成后无需软件处理就可以直接商用。这样一举把航拍摄影的门槛从数十万美元降低到万美元以内,引爆了市场。

远瞻认为,飞行器加上云台,使得航拍真正可能普及,也让不大了解飞行的小白用户能拍出专业级别的影像,这就是革命性的创新,必须要投资了。

其次,大疆从一创立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最早的航拍就是跟好莱坞制片公司密切合作大火后切入欧美的消费级市场。总体来说,大疆的产品和业务基本上都是先在欧美引起轰动,再传回国内。这种全球化视野和VISION国内少有公司具备。

再次,大疆的使命感与远瞻很契合。大疆正是在努力让全世界重新发现“中国创造”,用全新发明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商业疆域,这既是“大疆”名字的来由,也与远瞻资本的价值观非常吻合。

其实,当时也是有很多机构去接触大疆,但只有远瞻成为了大疆最早的机构投资人。大环境上,当时的投资逻辑依然还是后期PE投资的思路,看中财务指标,要求业绩对赌,设定上市时间等等。而当时大疆开出的条件跟现在非常像,没有尽调,投资人不能影响和干扰公司正常运营,并且估值不低。按照当时主流的投资逻辑,投资人很难接受。但是当时远瞻资本正是基于上面三个理由,并且认为对大疆的投资仍然是VC阶段投资,不能以后期投资的思维去考虑,毕竟投资的本质是要投到真正优秀的产品和有远大目光的团队,大疆这两点都完美符合,必须要投资,于是就投了,其实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大疆选择远瞻资本,很可能看重这样两个点。一是远瞻比较真诚,高度认可大疆的产品,愿意大疆的价值观、和梦想买单。二是同为年轻人,能说到一起去,也没什么条条框框,气质上比较契合。

当时的无人机赛道还有两类公司

回看当时的无人机赛道,当时大疆的竞品主要有两类:一是与大疆一样做飞控的公司;二是转卖国外无人机的公司。

第一类公司,当时主要有两家。一是北京的一家公司,当时发展也不错,和大疆一样在做飞控,产品在爱好者中的口碑也不错,不过当时并没有在融资期,并且和大疆相比产品上还是大疆更胜一筹。二是桂林的一家公司,依托电子工程科技大学。但这家公司在体制和管理上有很多问题。在经过仔细地分析后,远瞻认为大疆的产品、团队最优,因此选择了大疆。

第二类公司,这样的公司当时还挺多,主要是高价转卖国外无人机产品,一般是十万元左右价格购买国外的直升机或者六旋翼无人机,做点改装,然后以过百万的价格售卖给国内特定的机构客户,一年基本做一两单生意就能挣百万,对技术毫无投入,只知道挣快钱。在远瞻资本看来,这些公司实在是目光短浅,甚至见利忘义。与之相反,当时大疆尽管没有太多收入,但仍然坚持在做自主独立研发,为了生存,大疆的早期也接了很多自动化控的业务项目,就是为了心中的飞机梦和航拍梦,两下相比,高下立判。这类公司很快都销声匿迹了,没有一家存活到今天。

真正好的企业可能并不需要投资人做什么

远瞻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企业真的好,它的产品真的好,那它的股权一定是值钱的,能卖的出去。就像一句老话说的“真正的好东西唯一问题就是价格高”。远瞻在投资大疆的时候,就没考虑过退出的问题。

大疆的发展也证明了当时的这一判断。虽然当时的估值就挺高了,但是今天依然获得了可观的回报。事实上,大疆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远瞻的预期,在远瞻投资后的一年内,大疆就推出了整机产品,此后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在创投圈几乎无人不晓,2015年、2016年几乎全球用户都耳熟能详,2017年积累沉淀后2018年又爆发。这个过程中,大疆的股权流动性从来就不是问题。

大疆爆发式的增长,与创始人及团队密不可分。当时汪滔亲自抓两个部门:研发与生产,另外一位创始人谢加则亲抓市场、营销与运营,因此大疆的成功,不仅是产品做的好,量产化做得好,市场和销售其实也一样做的很好。早期大疆的销售部门压力是非常大的,要求每个季度增长一倍,意味着每年8-16倍的增长。事实上,在远瞻投资前后的三年,大疆是真正实现营销每年10倍增长的公司,放眼全球,能数年中每年十倍增长的企业也是个位数。即使今天大疆的体量很大了,也依然保持了100%的年增长率,这是相当难得的成绩。

其实,遇到大疆这样的案例,是远瞻资本的幸运。真正好的企业其实不需要投资人做太多事情,在过去远瞻资本对于大疆的帮助多是辅助型的,如为大疆的架构提出了建议,帮助大疆对接了一些有价值的投资人。大疆和远瞻更多的是在价值观上的相互激励。


+1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让发到朋友圈的文章都能挣钱,品牌主只需为有效点击买单。

2018-04-2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