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NEO100 | Limebike鲍周佳:共享单车在海外还有机会

杨林·2018-06-27 16:26
用进取,享受前行的每一步,先享下一个时代
00
种子轮福建省2022-01
32q
我要联系

在美国主要的大城市,替代汽车的其他选择早已建立起来了,但这并不妨碍共享单车寻找合适的市场。

就在国内共享单车海外战线缩紧的当口,今年6月,总部位于硅谷的共享单车初创公司Limebike完成了新一轮2.5亿美元融资。这家公司在2017年初冒出,短时间内获得诸多资本关注并倾囊。

事实上,共享单车市场起源于中国,去年一整年里,涉身其中的中国玩家在疯狂投放以抢占市场,这是一个靠资本砸钱推进并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的生意。虽然无论是ofo还是摩拜,甚至是已经被滴滴接管的小蓝单车都曾将出海当作自己的战略重点,但美国等海外情况毕竟不同,人口更分散,很多人都住在郊区,往往都有自己的汽车,所以海外到底有没有共享单车的需求,这一直让人疑惑。

Limebike的创始团队,皆来自中国,创始团队为原昆仲资本美国投资团队。创始人鲍周佳(Brad)看重美国市场,是因为那里可以避开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因为美元和人民币的天然汇率属性,使客单价要更高。创立初期,Limebike曾参考过国内共享单车的发展经验,不过到了后期,“中国资源、美国经验”的“跨境”优势,是LimeBike受美国市场初步接受的原因之一。

目前LimeBike的注册用户为200万左右,骑行次数达到400万,覆盖全美90个城市和校园市场。

与此同时,LimeBike也在近日在美国推出“共享电助力自行车”和“共享滑板车”,分别取名叫Lime-E和Lime-S。目前已在西雅图和旧金山湾区正式运营,收费1+0.15美元每分钟。在通过共享单车覆盖1-3公里出行范围后,LimeBike希望借助电助力车和滑板车,来扩充品类,覆盖用户更多样的短途出行需求。

近日,36氪专访Limebike创始人鲍周佳,以下对话经过36氪编辑整理:

谈资本:国内共享单车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因为客单价太低赚不到钱

36氪:你们刚拿到了Google的融资,接下来会和这家公司有什么协同?

鲍周佳: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受过任何战略投资,也希望保持公司的独立性和未来发展的空间。但是google的投资可能会带给我们一些帮助,比如说跟google map的合作或者他们的GPS技术,这些都是我们需要。

36氪:其实你是投资人出身,为什么会做共享单车?为什么要去美国做?

鲍周佳:我们当时在看共享单车这个类别,也看过中国国内是否有什么投资机会。但是在中国这个领域的竞争太激烈,过度的竞争方式让这个市场没有办法自然健康地成长;其次,因为客单价比较低,所以单体经济很难赚钱。事实证明ofo和摩拜走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因为现金流太少,很难自己造血和赚钱。因为复星昆仲是一家跨境的基金,我们也一直深耕美国市场,在那之前我在腾讯工作,也是常驻美国。所以回到共享单车这个项目上来,我们发现了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几个区别,第一个就是美国的市场更适合做单车,客单价非常高,盈利很有保证。第二因为是要跟城市去签约一些独家协议,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度竞争,并受到一定的保护。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也考虑在内,我们在国内的团队有自行车的硬件资源,但是在国内没有非常合适的(管理和运营)团队,但是我们在美国有一支已经很优化的团队了,因为我们在美国呆的时间也很久了。相当于两方面的资源都有,又对美国本地的用户、市场,包括政府都很了解,所以最终选择在了美国创业。

36氪:共享单车过去一年在国内非常的火,但是起初的时候,投资人往往不太看重这个项目的盈利能力。你现在觉得Limebike有这个能力吗?

鲍周佳:这个是大家对创业和投资的一个整体看法了,之前作为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就是不追风口的。ofo和摩拜应该对早期投资人有挺不错的回报,但这种就不是我们作基金的原则,或者说我们创业的原则。我们创业的原则是要做一个伟大的企业,而不是靠碰运气,等着别人给我融资对吧?大家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会比较谨慎。如果不能自己造血,不能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是赌风口,我们投资也不会投,创业也不会做。

另外一方面,其实我们现在盈利能力很强,在业务本身,我们还算刚刚起步,我们现在做的部分不到1%,所以这个市场很大,天花板很高。

36氪:最近越来越多有一种声音,国内的共享单车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资本所左右和推着走,你觉得在美国做单车,这种情况会好点吗?

鲍周佳:说两个区别。第一,资本是一定是创新的原动力之一,如果没有资本,我们也看不到这么多的创新。第二就是资本本身,有的资本更有耐心,愿意陪伴和推动公司成长。另外一些资本是短期的赌风口心理,持有一两年再去卖了套现,所以这种的资本就很难推动一家公司成为伟大的公司。所以资本确实因为有不同的属性,所以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反映到Limebike上,我们选择资本时会很谨慎,会很小心地看是哪一个投资人领投这个项目。我们目前的投资方都是坚持会帮助企业家创造伟大公司的,他们都是可以把公司一直支持到上市以后。

36氪:现在Limebike还是和富士达合作造单车,怎么控制成本?

鲍周佳:天津富士达还是我们现在自行车业务的独家合作伙伴。我们的单车造价是比较贵的,因为第一是为欧美定制,第二是因为我们的车比较高端,全是变速车,最少三速,然后还有八速的车,成本就很贵了,只看单车的话一辆车的成本大概在1500—1800人民币之间。

36氪:这么高的成本,账算得过来吗?

鲍周佳:我们最大目的并不是说控制硬件的成本,而且我们的成本也就比国内某些品牌贵了百分之三四十。但我们的客单价是一美金30分钟,客单价是国内单车的七倍。所以成本贵30%,收入高6到7倍,还是算得过账,而且很快会比较盈利。

谈业务:不止是单车,还要做滑板车和共享汽车

36氪:现在Limebike在美国开了90个管辖区,具体的单量如何?

鲍周佳:对,我们大概开了70个城市和20个学校。单量上来说,美国跟中国差异很大,其中一个差别就是没有中国这种量。我们当然在美国已经遥遥领先,但总骑行数是400多万次,总用户数200多万人。

36氪:Limebike在投放的时候,进入哪些城市,以及在这些城市投放多少车辆,一般是怎么计算的?

鲍周佳:有一个很复杂的算法模型,包括几个因素。首先是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然后是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当地日常天气的状况,再然后是有没有大学、有多少街区。考虑的因素还包括这个城市是偏商业的、偏金融的,还是偏制造业的,有没有骑行的文化、道路建设、自行车道多不多,最后还要看是否有很多山路,还是比较平。这里面很多细节,甚至细到说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少个街角能让我们停放车辆,所以示各种因素组合在一起。当然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当地的法律法规,我们并不会盲目地去投车。

36氪:你们现在的团队构成是怎样的?

鲍周佳:现在全职员工只有200多人,其中有40个左右是在国内负责硬件生产,也就是造车。剩下的大概1/4是软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来负责所有的产品体验。还有大概1/4是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包括政府公关团队,分管这个团队的副总裁原来是奥巴马竞选总统时团队的成员。我们的团队中也有西雅图的前交通部部长,现在负责跟政府的沟通。再有剩下的大概有四五十人在做运营方面的工作。

36氪:团队里中国人多吗?

鲍周佳:还挺多的,做硬件和造车的基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软件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也有将近50%的中国人。在政府关系上,以美国人为主,因为我们是典型一个跨境公司,所以各取所长。

36氪:除了共享单车之外,你们现在还有哪些新的业务?

鲍周佳:还有滑板车和电单车,未来不排除还会做共享汽车,也就是分时租赁。

36氪:电动滑板车业务现在进行到什么阶段了?

鲍周佳:如果按出行的体量来讲的话,百分之三四十是自行车,百分之三四十是滑板车,然后占百分之二十左右是电单车。滑板车投放了大概几万辆。

36氪:电单车和滑板车在美国会有市场吗?

鲍周佳:美国会好很多,因为和中国有不同。美国城市和社区对环保的意识比较强,民众也会比较有参与度,因为美国青年人是有滑板车文化的,所以电单车也好,电滑板车也好,政府都会努力去推行。这一点上中国政府会有限制,至少不会主动推行。在运营这一块,除了我们自己的团队以外,还有一个外包的团队帮我们做调度,以及充电,成本上会比较容易控制一点。总体来说,政府和民众对这个项目的接受度更高。

另外就是,美国的公交系统特别慢,很多地方公交车到不了,而且等的时间也超级长,所以民众对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需求非常大。

36氪:您刚才说以后也可能会发展四轮车业务,这有什么规划吗

鲍周佳:有规划,下一步我们做的还是短出行平台,所以任何产品,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都会去开发和提供给用户。我们下一步规划是在下半年会进入小型城市的共享汽车市场。

36氪:会做网约车吗?

鲍周佳:我们暂时不会介入网约平台,我们提供还是希望一体化和一致性的体验,这个体验都是用手机找车,然后用手机解锁。

谈市场:同质化竞争的最后,就只剩下补贴

36氪:你之前说美国市场非常大,你对它整体的盘子有一个判断吗?或者说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鲍周佳: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个问题,中国人口是14亿人口,城镇人口应该是4亿到5亿。美国是3亿3000万人口,真正的农业人口大概4000万,所以2亿9000万的城镇人口,其中大城市我们会去服务的人口大概是在2亿左右,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大概是中国的一半。但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市场会更大,因为它的单客单价是中国的7到20倍,所以一半的0.5乘以7到20倍,决定了经济价值会更大,盈利能力当然就大得多了,这是我们从这个角度的一个看法。

36氪:你现在最在意的是扩张的速度和规模?

鲍周佳:那两个倒不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在做的事情会涉及到很多用户的服务质量,所以会在意的还是总骑行数,以及帮用户建立一个健康的习惯。比方说100万人,每个人都骑一次就要100万次,但实际上我更愿意是20万人,每人骑5次。真正把骑行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这会是我们更关心的一个指标。

36氪:这个过程中有和中国的共享单车品牌借鉴到什么吗?

鲍周佳:第一个好的借鉴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建立竞争壁垒,如果只是同质化竞争,到最后大概只剩下补贴,恨不得骑了车还倒给钱。所以为什么我们从进入美国市场第一天开始就去签约政府,签约城市,拿了很多独家,这是我们和国内的那些品牌所学到的。第二个借鉴到的就是运营,重视运营效率的公司在长跑中一定会体现出来。第三个是说产品的质量是很重要的,一开始用户只要觉得有车骑就是ok的,但是时间长度再长一点,大家还是会选择品牌好的,质量高的,用起来安全的、舒适的,用户并不是傻子,他们会在意这些事情。

36氪:在美国做共享单车,如何说服政府让我们进入城市,甚至是给你们独家,会是最难的部分吗?

鲍周佳:这确实是最难的部分。我们研究了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差不多五六个月,才正式决定创业的,当时思考最多就是政府的反应。不过我们对市场需求有自信,城市确实需要自行车,需要滑板车跟电滑板车,需要解决出行的问题,对吧?但除了考虑用户以外,还要考虑非用户,这就涉及到了单车的乱停放,以及安全性。所以我们在自行车生产上做了很大的改造。不同于很多竞品,它们对欧美在单车上的需求就没有那么深的了解,我们是严格按照欧美的安全标准去生产自行车,还要考虑到欧美人的身高和体型。再比如说单车前面一定要有主动发光的灯,开发了八变速的车,再比如说我们的刹车都是防水的,经过防烟和防雾处理,这些都是在国内没有的。

谈竞争:国内的单车出海速度减弱,预计要开的新城也没有动静了

36氪:今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在你看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么?当时有什么感慨吗?

鲍周佳:有。摩拜被收购肯定早在预料之中,因为我们又是创业者,然后又是投资人,所以也经常探讨这些事情。摩拜也好,ofo也好,价值是一定存在的,所以它们也肯定不会死掉。因为摩拜无法自己造血,只能要依赖于一个大的平台输血。但输血这个事情别人也不会白干,所以一定是要获取足够多的利益。所以结果就是一定会被收购。资本会对一家公司起到助涨的作用,但是不会去填坑,尤其是一家公司没有盈利能力是个无底洞的时候。大公司对摩拜有兴趣无外乎两种原因,要不然是要打车、拼车这种流量,要不然是要支付的入口。所以摩拜最终花落谁手我觉得很清楚。

对我们而言也有一些借鉴,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造血的能力,它发展的前途和出路就会相对更窄一点。我们要考虑怎么能自己造血和盈利,怎么建立竞争壁垒,这对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启发的。

36氪:去年中国的共享单车忙于出海,但是现在看来各家公司对出海更谨慎了,从你的角度观察这个情况是怎么样的?

鲍周佳:变化还是挺明显的,各家不像是过去那样在海外大量投车了,而且很多原本可能预计要开的新城市最近也没有动作了。另外就是,感觉各家公司在海外的运营和维护人员也都在缩减。

36氪:去年ofo和摩拜在美国不断开城和布局时,他们还在不断地拿融资,你有压力吗?

鲍周佳:没啥可担心的,最终还是产品和体验导向,做得好用户会买单的,其次是我们跟城市的这种合作方式,除了独家以外都有许可证,所以即使它有钱和车多,也没有办法放进去,也没有任何优势。

36氪:你怎么看共享单车出海这种现象?

鲍周佳:出海肯定是好事。但是出海做不好就变成负担了,我觉得很多企业说要出海,到底是噱头,还是战略上有意义,这值得探讨。有些公司去摆了车,然后照张相,这个纯粹为融资搞点pr。

其实将到出海,我们国内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像小米在印度就卖得很好,oppo,vivo在印度也做得很好,东南亚占有比例也很高。它们为什么不到欧美?因为在这里他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价值,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所以我觉得他们也做了判断,盲目地去做没有意义。就像腾讯,我之前负责腾讯所有的海外业务,哪些市场我们不用产品去做,哪些市场我们用产品做,以及去投资哪些市场,哪些我们是跟人合作,哪些是我们自己做,都有很清晰的分析和判断。

36氪:你们现在在美国市场比较看重的竞争对手是谁?

鲍周佳:也不能算主要竞争对手,但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在本土的一些品牌,他们对用户的理解确实要好一些,但离我们还有差距。不过相对而言可能都一样,像vivo和oppo进到印度去,实际上最终的竞争对手并不一定是小米,是两家一起去跟本土的竞争对手作战,我的看法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在这边的竞争对手也是本土企业做共享的,做单车和滑板车,我觉得说他们的技术实力可能会稍微强一些。

36氪:有人把你们比作单车界的Uber,你觉得准确么?Uber现在也在尝试做共享单车。

鲍周佳: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把我们做这种联系,我们服务的需求和Uber是完全不一样的,网约车是相对长的距离,然后并非运用在日常生活里的,更多的是去机场或者比较远的距离。在国内也看到自行车和滴滴的重合度并没有那么高。其次从商业上来讲,有一个司机开车载你和你自己去操作,体验也不一样的,当然价钱也不一样。我个人觉得网约车没有单车那种自由感。另外尤其在城市里的年轻一族,用电单车、滑板车的自由感和酷炫感,跟打车是不一样的。

+1
2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00
我要联系
32q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