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人才成为“新农人”,「宋小菜」从B2B交易All in上游提供产业服务 | 农业2025 ②

佳敏·2019-03-05 11:13
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数字化。

编者按:产业互联网是什么?简单来说,是把互联网应用到产业里,而非将产业加入互联网中,即产业为主导,互联网要遵从产业的规律和玩法,同时产业也需要融合互联网的思维。不明白?没关系,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产业领域的优质案例,供你建立具象认知,农业2025系列则是你触摸未来农业的一个窗口。

宋小菜变了

去年7月,宋小菜在披露1.8亿元B2轮融资时,就宣称要将上游供应链数字化和规模化。

据 36氪了解到,宋小菜的内部架构也做了相应地调整,将此前的分别面向上下游的两元结构(买家事业部和卖家事业部),重构为分销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数据服务中心,以提供从上游集散到下游分销全过程的综合产业服务。

做这样的结构调整,一方面是生鲜行业的发展状态会极大受到供应链的影响,因而追本溯源就是在做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对上下游的客户而言,仅作交易撮合并不能解决品控、物流、金融等痛点,势必要向产业服延伸;最后是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应用,能够对庞大、复杂的供应链进行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这也正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所在。

宋小菜在上游产地了解数字化工具的用户需求

由数据驱动的产业服务

调整结构后,宋小菜现如今共三个业务中心,发展状况如下:

1)分销服务中心仍主要服务于买卖双方的交易,但产品导向更为突出。余玲兵介绍,“以往的两元结构,上下游的客户需求和供应商供给是水平切开的,但在运行的过程,宋小菜发现还是要把单一品类做通。”

之所以要做通,是因为下游客户的需求非常多元,肯德基炸薯条用的土豆和工厂食堂用的土豆要求并不一样,前者对品质敏感,而后者对价格敏感。

宋小菜做通的方法是将品类进行垂直化管理,先将分销服务中心分为根茎类、茄果类、叶菜类三个板块,并重点培养精通单一品类的人才——例如想要被评选为胡萝卜元首,就必须熟练掌握所有胡萝卜的种类、品级、产地、包装、重量等信息,并为下游客户推荐合适的品种,成为胡萝卜的销量冠军。

这一方面是宋小菜在下游完成集单后,势必去往上游做供应链管理,从而把控产品品质、提升交易和货物流通效率,“因为上游能更好的集散,下游才能更好地分销”。另一方面是余玲兵看到“下游几十亿(元)的市场规模,上游就可以达到几百亿(元)”。

在上游,宋小菜采取了抓带头人的策略——主要合作产区的大农户,为他们提供ERP进销存系统,调度货车,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宋小菜与银行、担保公司联合成立了项目组,一期启动资金达到10亿元。

淀了几千辆车和几千条线路,通过在系统内整合同一线路的货运需求——上游多装,下游多卸。

这既能够帮上游供应商们解决一些调度问题,同时也能降低菜品损耗,虽然司机要多跑但车内货物流转率更快,因而总收入还是增加的。据宋小菜提供数据,相比行业,物流履约成本大概可降低1/5~1/3,而货损率则控制在0.36%。

宋小菜在上游教农民使用互联网工具

3)数据服务中心其实是贯穿于宋小菜各个环节的,包括前文提及的分销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都需要由数据来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产品矩阵里的卖大蔬APP,这是一款显示交易行情的数据,帮助客户和供应商更好的掌握市场行情。

余玲兵告诉36氪,没有过万吨的销量,在上游几乎不具备话语权,而宋小菜年销量已超过30万吨,有能力将上游场景线上化和数据化。当宋小菜在中国10大蔬菜主产区把各种角色、各种货源用数字化的服务做好之后,宋小菜要走开放平台的道路。

所谓的开放是指,3-5年内做成一个产业服务平台,形成一张“中国生鲜骨干分销网络”,在上游有了规模化、数字化的货源之后,可以将数据驱动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开放给更多的上下游玩家,比如开放行情信息(如卖大蔬),除了服务于农贸市场中的小B,还可以与食品工厂合作(如蜀海等餐饮供应链)等等。

B2B电商平台往产业路径发展并不少见,本质上仍然是为了提升交易效率,并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余玲兵告诉36氪,生鲜行业本身是抗周期的行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宋小菜现阶段确实也已经接近盈利,但他更迫切地希望,更多人才关注农业,加入到农业中来。

新农业正面临着一个时代性的机会

国内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包括:人才落后、技术落后、知识落后、服务落后、资本不看好、资金流转慢、销售能力不足等,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又脏又累且很辛苦并没有前途的行业。但这个行业正在改变,没人能否认,新农业正面临着一个时代性的机会

从政策层面来说,十九大结束后,国家政策层面持续关注农业行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各省市纷纷拨出资金投资农业相关产业。同时,城镇化进程、土地流转补贴、土地确权加速了土地流转速度,以河北省为例,2018年全省流转面积达到298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5.7%,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

这就使得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在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领域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创业机会,如极飞科技、聚土网大丰收、美菜网、天天学农、农分期等等,连巨头也纷纷布局农业——阿里养猪,腾讯种瓜,还出现诸如甲子启航这类关注新农业的投资机构。

但对于企业而言,最核心的动力还是来源于市场需求的变迁——大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关注度和认知度都在不断提升,倒逼和刺激了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大量现代化工具和系统应用落地于农业,使农业的生产、服务、销售等环节得到大幅度的升级。

在此背景下,行业内也出现了一批“新农人”——余玲兵本人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2017 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 1500 万人,45 岁及以下的占 54.3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30.34%,新型职业农民年龄结构在优化,受教育程度也在提升。此外,也出现了一批跨界人群进入农业领域,从业人群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趋势,收入也越来越高,为行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

延伸阅读

从土地流转、托管到Farm to B,「聚土网」如何运作订单农业?| 农业2025 ①

————————

我是36氪Jamie,关注物流和农业,微信ID:Jamie0826,加我请发名片并说明来意。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超级独角兽或暂时无缘科创板。

2019-03-0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