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释放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动能

谢楠楠@36氪江苏·2019-04-03 14:04
“人才新政”是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编者按:本文来自《南京日报》,36氪授权转载作者 刘小群,原标题《释放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动能》

在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人才是城市经济发展最关键也是最急缺的要素。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表在产业,根在人才,没有高质量人才,就很难有高质量产业,更谈不上高质量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和“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两个重大论断。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首要资源。南京将人才作为第一动力,打出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组合拳”,释放出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动能。 

现状,“人才新政”是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近两年来,南京出台了系列“人才新政”。这是南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集中体现,是新形势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的制度设计,不仅吸引了各类人才的集中、集聚,更是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而且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才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南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新篇章。 


在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人才是城市经济发展最关键也是最急缺的要素。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表在产业,根在人才,没有高质量人才,就很难有高质量产业,更谈不上高质量经济发展。南京出台和实施系列“人才新政”,通过集聚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军人才,加快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互利共赢格局,可以集聚高层次人才,并将其作为打造高质量产业、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短板,企业对人才吸引力不强

作为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南京的“人才新政”实施中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一方面,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国有经济偏重,拥有大量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更愿意去稳定且社会认可度高的体制内单位,而不愿意去有潜在失业风险的企业;另一方面,南京目前仍缺乏类似华为、阿里这样的领军型企业作为承接人才的核心载体。 

二是人才评价仍以政府主导为主。目前,政府部门对人才的认定和对用人单位的考核,存在看“帽子”现象。当前规范和约束人才顺畅合理流动的法制环境也不完善,在给钱给房子的诱惑下,部分“带帽”人才为了叠加享受优惠政策,在不同城市和不同用人单位间频繁跳槽,成为“走穴式”人才。 

建议,尽快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作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的省会城市,南京必须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实施更加开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尽快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人才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动能。 

首先,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构建互补协作竞争环境。一是规范人才流动秩序。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政策和竞争秩序,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形成政府严格监管、市场公平配置、人才有序流动的人才流动新格局。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统筹力度,建立分类明确、有效衔接的人才计划政策体系,加强各类人才计划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考核,避免人才经费的重复投入和浪费。二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依托社会组织建立人才诚信数据库,打造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人才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查机制。将恶意违约的人才列入失信名单,对失信人才申报项目和职称晋升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对恶性人才竞争行为的管理,强化对骗取补贴资金等人才违规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惩戒。三是因地制宜招引人才。推动全市15家高新园区结合各自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合理进行前瞻性产业布局,进一步强化产才融合发展,构建既有竞争又互补协作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和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绘制“智能+人才地图”,为用人主体精准引才提供“定向导航”式的信息支撑。 

其次,推动人才政策优化,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鼓励各区各部门制定分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和专项行动计划,梳理和整合各类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形成人才“政策包”。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才26条”,制定和实施更具开放性的人才新政2.0“升级版”,进一步撬动企事业单位引才用才积极性,不断提升南京人才工作显示度。二是打造一流公共服务。依托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企事业单位聚才用才提供各类专项服务,打造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便利化人才服务体系。

进一步向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下放人才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人才提供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档案托管、公共信息等“一揽子”服务。三是推进人才金融创新。进一步扩大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人才金融产品的覆盖面,强化金融与人才、人才与产业之间的对接。设立市级人才创新创业风险补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组建全市人才创投联盟,为人才企业提供财务分析、市场拓展、资本对接、上市咨询等服务。 

再次,完善住房医疗配套,降低人才居住生活成本。一是加大租房供应力度。支持人才聚集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园区,在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开发自有存量土地用于建设人才公寓或公共租赁房。深化土地供给侧改革,推行商品住宅租售并举的出让方式,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让高房价不再成为阻碍人才落户的屏障。二是强化购房支持政策。设立市级人才购房专项资金,向满足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购房券或购房补贴。在保障房建设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房源,向符合条件的人才进行专项出售。筹集土地继续新建一批共有产权房,根据人才对全市主导产业的作用,向其销售相应面积的住房。三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和补充医疗保险,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诊疗、专项体检等“定制化”医疗服务。优先为高层次人才配备家庭医生团队,不断提高诊疗待遇。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长三角核心区范围应扩容为“上海市+杭州湾七市+江苏沿江八市”,G60科创走廊要建,沪宁合科技走廊也要建。

2019-04-0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