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新周】南京智能机器人日夜穿梭高压电缆隧道

谢楠楠@36氪江苏·2019-05-24 14:38
巡检从每月一次增加至每天一次,线路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编者按:本文来自《南京日报》,36氪授权转载,通讯员 任俊宇 蔡诗伟 记者 葛妍,原标题《智能机器人日夜穿梭高压电缆隧道》

昨天,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高压电缆隧道——220千伏宁莫线电缆隧道,在南京完成升级改造投入运行,电缆线路运检模式实现从“事后检修”到“事前诊断”的本质变革。 

220千伏宁莫线电缆隧道投运于2016年9月,总长约5.9公里,下穿秦淮河、国防园、明城墙、清凉山公园等地,为南京城区东西环网输电线路的主通道。升级改造后,这处隧道变成一个智慧隧道样本。 

昨天上午,记者从嫩江路隧道入口下到地下20多米的地方。直径约3米的圆形管廊两边,整齐排放着6根被包裹着的电缆管道,中间留着一人宽的道路供巡检车通行。巡检车约半米宽,由戴着智能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操纵前行。智能安全帽带有红外、接地电流、局部放电等各类检测装置。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智能安全帽就可以将电缆隧道里的状况、设备运行状况传输至后方平台或是运检人员手机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南京供电公司苏逸电缆部主管陈德风说,安全帽还有人脸识别和实时定位功能,当隧道内发生火灾、线路故障等紧急情况时,各类监测系统将自动报警,还能为隧道内运维人员自动设计逃生路线。 

管廊上方是贯穿整个廊道的巡检机器人通道,一台投影仪大小的机器人不仅有检测功能还能分析数据,代替人工对电缆隧道设备、温度、水位、有毒气体等环境进行监测。“以往人工巡检一月一次,有了这台设备每天巡查一次,加之隧道内各类感知设备,工作人员在电缆运行监控中心就可以实时监测电缆隧道各类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项目负责人赵轩说,一条220千伏高压电缆线路,如果发生线路故障,至少影响上百家公司、上万户居民用电,还将导致数千万元损失。有了人工智能,电缆线路运检模式实现了从“事后检修”到“事前诊断”的本质变革,大幅提升了线路健康水平。 

智能巡检机器人还有一个“兄弟”——防火巡检机器人。当巡检机器人及其他智能感知设备发现隧道中气体、温度等有异常时,会向远程控制平台报警,若被值班人员确认为真实火情,可远程启动防火巡检机器人投掷灭火弹,并关闭防火门,24小时守护隧道安全。 

隧道中有53类800多台感知设备,能实时采集近千条信息。在位于隧道与地面之间的数据中心,这些信息被自动整合为11类监测信息。运检部电缆室负责人赵轩将之形象地称作“数据乐高”:“将来根据不同需要,还可以让这些设备自由组合,提供不同的数据分析。如把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地下气体、水位等信息数据组合起来,分析加工后提供给公司其他部门甚至向社会开放,就不需要其他部门对基础数据再加工。”

昨天,全国首个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理念的人工智能高压电缆隧道投入运行。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