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新周】读懂「创新」,大佬们在南京这么说

孔高敏@36氪江苏·2019-06-26 22:45
没有永不褪色的明星城市,只有永不落幕的城市创新。

6月26日,南京创新周开幕式紫金山创新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以丁肇中为代表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名院士出席了这场全球性创新盛会。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华为公司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小米集团副总栽崔宝秋、腾讯云副总裁道峰、阿里巴巴集团云智能科学家陈朝晖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高管齐聚南京,发起了以创新、创业者、城市为主题的前沿对话。

以下为各界“大佬”,国际前沿学者与创业者们的精彩观点集锦:

张敬华:没有永不褪色的明星城市,只有永不落幕的城市创新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描述了创新南京画卷中的“山水城林人”,向全球解读开放、创新、包容的现代南京:

科技创新的“高山”加速隆起:南京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在树高峰、建高原、筑高地上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2018年,南京市四大先进制造业、四大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12%,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400亿元。

科技金融的“活水”源源不断:金融是南京的支柱产业,去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1473亿元、占GDP比重达11.5%,其中科技金融是一大特色。2018年11家科技银行共发放科技贷款222亿元,其中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贷款占比近70%。

开放创新的“城门”越开越大:南京是博爱之都、国际和平城市,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经贸联系,与81个国际城市建立并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常住南京的外籍人士超过3万人,在宁投资的外资企业超过8000家。

科创企业的“森林”枝繁叶茂:不到两年,已累计签约新型研发机构240个、孵化引进科技企业1600多家。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70%,科创型企业新增2.4万家;目前独角兽企业达13家,瞪羚企业达172家。

五湖四海的“人才”广泛汇聚: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的密度决定着创新的高度。不遗余力引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不惜重金留人才。仅过去一年,全市就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人,同比大幅增长60%。


360创始人周鸿祎:建议华为鸿蒙开源

360董事长周鸿祎指出,“世界发生巨大改变的原动力是open source(开源),开源背后是一种经济的发展形势,也是一种创新机制。” 周鸿祎说道,华为如今面临艰难的选择,建议华为将鸿蒙操作系统开源,让其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研究学者乃至国家共同参与打造的系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让华为鸿蒙能成为中国自己的系统,乃至成为如安卓般的全球性的操作系统。  

白岩松评价:“周鸿祎是一个忧虑基础上的思考者。”关于360致力的安全领域,白岩松还指出,“近期有40多起对于中国网络的攻击,这背后不仅仅是黑客的攻击。”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基础教育与基础研究是城市创新的源动力

童年在南京生活过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现场说:“南京是故乡,在中国所受到的最高教育就在南京获得的”。

同时,丁肇中表示,“基础教育、基础研究是城市创新的源动力”。他着重阐释了基础研究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基础研究奠定科学金子塔的底部, 基础研究提升科学金字塔的顶部,物理尖端课题是随着基础研究的推进而变化的,60年前是量子物理,50年前是核物理,如今是航空技术、光学技术,基础研究不应当被人们漠视。

诺贝尔奖获得者Finn.E.Kydland: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需要金融支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Finn.E.Kydland指出,创新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政策的持续性和透明度,对政策的信任度,会影响到创新、影响到私营经济的当前和未来发展,政府应当保持政策持续性,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投资环境。 

他尤其指出,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需要金融支持,当前,创新成果难以从富裕国家流动到贫困国家,也与富国完备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诺奖联盟主席Richard john Roberts :非规划创新

Richard john Roberts 阐释《非规划创新》:“真正的纯新探索可能就是意外之喜,在机缘巧合之后获得;“要保持大量阅读和学习,而非只阅读和学习你的专业领域,这些知识会在你今后的研究生涯里联系起来,带来意外之喜;”“永远不要把得诺奖当做目标;面对失败要保持希望,要有与其他的科学家的协同力”。

在他看来,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一是要给到年轻人一定的自由度,而不是告诉他们做什么,要给他们一定的支持和鼓励,要给他们一定的容错度、允许他们失败;二是政府要倾听科学家的声音,科学家的意见能够创新和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多伦多大学教授Richard Florida:城市赋能创新

创新技术已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头脑本身已经成为生产材料和工具。要以人为本,通过创业社区聚集带来创意能力的聚集。“城市赋能创新,每一个人都是先驱。”

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开放式创新

华为在任何时候,都主张开放式创新、包容式发展,让这些创新的成果为全人类、全社会、全产业共同享有、共同实现面对通信信息产业的理论瓶颈,面对理论研究技术的发明需求,华为有两个路径:一是通过资助大学教授进行未来探索尤其是不确定性的探索;第二,把当前在工程和产业里遇到的挑战告诉大学教授,发挥企业对科学家的价值,共同进行研究和创新。”

计算机界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科学无国界

他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国内,认为之所以“科学家有国籍,科学无国界,科学家不可能没有国际协作”。知识并不会存在被哪一国家或地区独享,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些知识;获取信息非常容易,我们不可能切断与别人的交流;科学家群体像一个大家庭,即使不同领域的两位科学家见面,交谈几分钟后都会感觉到家人的亲切感。

市长对话:创新与城市使命

芬兰市长协会主席Antti Rantakokko:“创新需要容错的环境,让城市可以在试错中前进。创新是能让人才有些大胆的、疯狂的想法。”

伦敦市原副市长 Sir Edward Lister:“政府要以人为本,必须确保人才与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创新,必须要留住人才,让他们爱上在这座城市生活。”

德国柏林市前市长Henkel Frank:“要重视集群发展,创业集聚有助于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保持城市创新领导力。”

俄罗斯科尔佐沃科学城市长尼古拉・克拉斯尼科夫:“要维持城市的独特性,弄清城市的使命。政府以一站式的企业服务与共享中心的建设,让企业发展得更好,城市也更加美好。”

企业家对话: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小米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专家崔宝秋:“品质决定小米走多远、创新决定小米飞多高。小米是一个新物种,从模式创新到产品创新到产品背后的技术创新,小米关注创新,当前通过“竹林模式”将创新到不同领域,实现野蛮生长、快速发展。”

字节跳动副总裁张宇:“平等竞争是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创新精神。创新要做到百花齐放,就要更多主体多多地出好点子,通过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底层创新,打造丰富多元的创新生态体系。享受阳光的大树与鲜花小草,都各有独特的技术与独特的创新。”

腾讯云副总裁道峰:“任何创新和技术发展,第一位的就是安全。腾讯把用户隐私和大数据安全作为首要,对内对外强化数据安全建设,拿世界上最严苛的数据安全标准《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GDPR)来要求自己。”

阿里巴巴集团云智能科学家陈朝晖:“阿里巴巴是持续创新的公司,是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公司。创新与创业不同,创新是使用创造性方法解决问题,创业是做拼图进行资源整合。”

(本文内容由36氪记者孔高敏、王福慈整理,制图王慧云)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