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改变或习惯的培养,总是半途而废?

逍遥·2019-08-13 19:01
如何利用最小阻力之路实现目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智学堂”(ID:openmindclub),作者 海良;36氪经授权转载。

个人在日常生活要有所改变——不论是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还是要达成一个目标,都应该注意你生活的结构及其最小阻力之路。

我们都是生活在复杂系统之中

我们需要明白一个规则: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个复杂系统当中。这个系统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规范、人际往来,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有什么样的事件演变,以及我们应对事件时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及其结果。正如系统思考专家德内拉·梅多斯在《系统之美》里所说:

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系统行为的体现是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这些事件,对我们有利的,我们称之为「成果」;对我们不利的,我们称之为「问题」。而我们想要发生的改变,或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成果,或是为了解决糟糕的问题。

每个系统都有其结构,我们可以把那些看不见的结构想象成一条条路轨。我们所采取的行为或应对之道都是沿着这些结构做出的。就像一列火车,它所有的行程都是由其下面的轨道设定。这些结构或轨道,规定了我们行动的最小阻力之路,也就是我们行动的最省力路径。

无论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或者生活在哪个国家,其现实之下都潜藏有各自的结构——日常生活的结构、公司的结构、国家的结构,以及结构规定的最小阻力之路。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为什么人们的改变总是那么费力

为什么我们想要发生改变时,总会遇到重重阻力,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即便成功了后期也会反复?

举例来说,我们想要改善自己与人的交往模式,或者单纯就是想要养成一个早起的习惯,总要付出更大的精力与心力,结果还常常是半途而废。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结构,它在无形地约束着人的改变。我们工作与休闲时间的长短、我们的精力上升与回落、我们的饮食结构及偏好、我们的出行方式和停留长短、我们的收入和消费习惯、我们的文化和习俗、我们交往的人和面对的事、我们的性格和选择偏好,等等,这些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它们是生活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

在平时,我们都在下意识地沿着结构的最小阻力之路行动,一旦想偏离这个轨道,发生改变,就需要用更大的功力来促使其变化。就像一个人,本来在一个平坦的冰面上滑行,非常省力,现在则变成了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滑行;或者受到结构的压制,就像在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现在则要在轨道不变的情况下驶向另一个方向,其结果可想而知。

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在做出改变时——不论是为了养成一个好习惯还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总是直接采取行动,希望通过行动来促成改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单纯发生行动而不改变结构,就像火车变向而不改变轨道一样,要么发现前路不通,半途而废;要么强行变道,费心费力成功了一两次,最后又拐回了原来的轨道。

所以,想要发生改变,不是直接采取行动,而是观察自身所在的结构,然后改变结构,依据结构的最小阻力之路来促成改变。

行不通的改变策略

前面我们从结构本身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人们的改变总是阻力重重,而且还常常半途而废。这一部分,我们从改变策略的角度分析下,为什么许多人的改变总是反复无常,即便成功一两次,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张力-舒缓规律」与「问题-问题解决」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物理现象:当我们把一个弹簧向外拉伸时,弹簧会产生一个张力,松手后弹簧会自动回到起始状态。和弹簧趋向原状一样,每个系统的结构都存在一个规律即张力趋于舒缓。

比如我们的日常生活系统,当我们因为某些原因而出现焦虑,那么这种焦虑就是一种张力。面对焦虑,我们都会想方设法、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来使情绪舒缓下来。至于这个问题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并不在意或者自认为我们采取的行动已经解决了它。

张力-舒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问题-问题解决」。当一个问题出现时,也是张力出现时,为了让目标顺利完成,或者避免不好的结果,我们就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来解决,也就是想要将张力舒缓。通常,这个解决之道是问题冲突的反向。

比如,我们的问题是肚子饿了,那么吃饭就是解决办法。这个办法也使得结构中的张力(饥饿问题)趋向了舒缓(肚子饱了)。再比如,有的人想象肥胖后糟糕的身材和对健康的危害,那么定期健身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改变的常用策略:操纵冲突策略

这种通过操作冲突——饥饿与饱饭、避免增肥与健身——来解决问题,就是人们常用的操纵冲突策略。有时候这个策略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事实上,不论是宗教,还是商业或者公益活动,许多组织就是这么做的。

他们通过广告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都会向你展现坏的结果(或者好的结果),引发你的内心冲突(如罪恶感、内疚感、焦虑感、成就感、虚荣感、幸福感、同情心),促使你采取行动。这种内心发生冲突,就是一种张力,为了使这种张力舒缓,人们就会采取行动加以平衡。

但这种通过引发冲突来采取行动的策略,其效果是短暂的,随着冲突缓解,人们的行动也就随之停止,回到原来的状态。正如音乐家与作曲家,因发展结构动力学而著名的罗伯特·弗利慈(Robert Fritz )在《最小阻力之路》所言:

解决问题的最小阻力之路,是让问题从恶化变成改善,然后再由改善回归恶化。这是因为,所有的行动都是由问题驱动的。如果问题因为你采取行动而改善了,你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动机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作者根据《最小阻力之路》制作

当解决之道引发更大的问题

此外,这种操纵冲突策略也会使得情况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现实世界或者说复杂系统并非简单的线性因果,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混合。在《系统之美》中,德内拉·梅多斯向我们介绍了认识系统的 6 大障碍以及系统的 8 个陷阱。

在书中,德内拉·梅多斯告诫我们,为了更好地在复杂世界生活,我们不应该被系统产生的各种表象事件所迷惑,应该注意到系统的内在结构,因为系统结构才是系统行为与事件产生和演进的根源所在。还有现实世界是非线性的,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世界。

除此之外,德内拉•梅多斯告诉我们,面对复杂世界,还应该清晰地界定系统的边界,考虑到各种限制性因素、以及时间延迟效应。并且,要注意有限理性。因为我们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视野范围内,从当前几种很明显的选择中寻求满意解,不会考虑整体的长期最优方案。只有在被迫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改变自己的行动。

尽管德内拉·梅多斯是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分析系统的,但对个人的行为改变来说,上述的观点也是比较适用的。

我们都是系统中的一份子,是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而不是独立于系统之外。不论是想要达成任何目的、养成某种习惯,还是要解决某些问题,我们都应该从关注要素到透视系统规则与结构。

从更广阔和整体的视角来重构系统中的各要素及限制性因素,摒弃线性的思维、理解系统的时间延迟而不是即时反馈。这样,改变或达成目标才可能实现。

图片来源 网络

在《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中曾提到一个「安慰与悲伤」的例子:

根据常识,抵制一件令人痛苦或不愉快事件的办法,就是将其对立者引进该情境中。例如,亲朋好友在安慰一个抑郁者时,还有什么比逗他开心更合理的做法?但是十之八九那位抑郁者不但未蒙其利,反倒陷入更深的悲伤中,这又促使其他人更努力地想使他看见乌云的金边。

他们被「理智」和「常识」牵着鼻子走,看不出(病人则说不出)他们的帮助等于是要求病人应该有某些感受(高兴、乐观,等等),不应出现其他的感受(哀伤、悲观,等等)。结果,对于病人而言,原来可能只是一份短暂的哀伤,现在却混合了其他的感受,即失败、恶劣、不感激那些深爱着他又极欲帮他的人。这一点因此成了抑郁本身——而非原来的哀伤。

面对朋友的伤心或抑郁,我们不应该想方设法让对方开心起来,而应该是理解对方的感受,承认对方的感受,然后才是想法设法减轻对方的悲伤。

我们的行为类似于「心理治疗」,就像作者所说的,心理治疗必须专注于「解除人们的痛苦」,不能将「追寻快乐」的工作独揽到自己身上,否则心理治疗本身将成为疾病。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通过操纵冲突策略,问题并不能解决只能缓解——缓解事态的严重程度或者缓解问题所有者的焦虑心态。

此外,在不改变系统结构的情况下,所谓的问题解决并不是真的解决了,或者说即便问题得以解决,不久之后还会发生,它会呈现一种周期性的反复,比如个人的减肥,社会的经济危机。

实际上,问题解决是有限的,就像心理治疗和医生治病,它的作用只是消除阻碍,而不应期待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如《改变》作者所言:

我们服用阿司匹林,期待它减轻头痛,但是并不期待它会使我们头脑灵活,甚至预防以后的头痛。基本上,我们对心理治疗的态度也应当如此。

图片来源Pixabay

对于问题的不当解决,《改变》的三位作者总结了三种形式:

a、可怕的简化,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应当有所行动。

b、乌托邦症候群,即企图改变某种困难,而该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就是根本不存在,最终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无法改变的如代沟,或总人口当中少部分无法治愈的酗酒者;根本不存在的如电视剧或网文中的霸道总裁和玛丽苏。

c、犯了逻辑层次误置的错误,而导致为没有结局的游戏

这可能有两种情形:

其一,试图以第一序改变改变某种状况,而该状况必须从更高一级的逻辑层次才得以改变。

第二种情形正好相反,当第一序改变即足以解决困难时,却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例如,不满意别人行为的改变,而进一步要求「态度」的改变。

所谓第一序改变,我们可以理解为在问题内部或同范畴中做出某些改变,比如感觉冷了,直接穿厚衣服,这就是第一序改变。我们前面提到的操作冲突策略就属于第一序改变;所谓第二序改变则是跳出原先的同种类或范畴,将问题置于不同的框架之中,直接针对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假设性原因入手。

面对问题,有两个极端——过度简化者和乌托邦主义者,前者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熟视无睹,后者则是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由上可知,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且即便出现问题,解决之后也仅仅是让事态回归正常而不是更好。

小 结

个人在日常生活要有所改变——不论是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还是要达成一个目标,都应该注意你生活的结构及其最小阻力之路。

单纯的行动,或者采用操纵冲突策略来改变,就像偏离轨道的列车,结果只会半途而废,或进一步退一步,来回摇摆。只有改变结构,才能利用最小阻力之路实现自己的目标,一直向前。

回归日常生活,我们与其做问题解决者,进进退退,陷入一个又一个轮回,不如做系统或结构的改造者、创造者,形成一个正反馈的结构,让最小阻力之路引导自己前行。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提及的项目

查看项目库

下一篇

补贴退坡和乘用车不景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高于预期

2019-08-1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