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其实没有“懒惰”这回事

神译局·2019-09-24 17:49
懒惰不存在,障碍却一直在。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懒惰”其实是不存在的,人们所有看起来像是“懒惰”的表现背后都是能找到原因的。认识一个人要充分了解他的背景,不要轻易对别人进行批判,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本文译自Medium,原标题为" Laziness Does Not Exist",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我从2012年开始成为心理学教授。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亲身经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拖延表现:一些学生错过课堂展示和提交作业的时间,迟迟不交论文,我还看到过一些很有前途的研究生未能按时提交申请,也看到过博士生花费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修改一篇论文草稿。曾经有一个学生连续两年选了我的同一门课,但两次都是什么作业也没提交。

我从来不认为懒惰是错的。事实上,我并不相信懒惰的存在。

我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所以我主要对驱动人类行为的情境和环境因素感兴趣。当你试图预测或解释一个人的行为时,参考社会规范和这个人的背景,通常是一个相当保险的选择。情境约束通常比人格、智力或其他个人水平的特质更准确地预测行为。

所以当我看见一个学生没能完成任务、错过最后期限或者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没有取得成果时,我不禁要问:“是什么情境因素阻碍了这个学生的发展?目前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且,涉及到行为上的“懒惰”时,我尤其想问:那些看不见的行动障碍是什么?

障碍一直存在。认识到那些障碍,并且将其视作正当的,是打破“懒惰”行为模式的第一步。

对一个人的无效行为提出质疑远比批判更有帮助。我从一个朋友作家兼活动家金伯利·朗霍弗(他以米克·埃弗雷特的名义出版了几本书)那里学到的这这一点。金伯利对残疾人和流浪者的接纳和安置工作充满激情。他撰写的这两个主题的文章是我见过最具启发性、最能打破世俗偏见的。一方面是因为金伯利本人的优秀,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既经历过残疾也经历过无家可归。

金伯利教会了我,对流浪汉买烟买酒的行为进行批判是非常愚蠢的。当你无家可归时,夜晚很冷,整个世界都感受不到一丝善意,一切都让你痛苦不安。无论你躺在桥下、帐篷里还是避难所里,都很难得到放松。你很可能受到伤痛或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却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你也没有干净的食物。

在这种长期不适、过度刺激的环境下,需要喝杯酒或抽根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金伯利对我解释的,如果你躺在冰冷的室外,酒精或许是唯一能帮助你取暖和入睡的东西;如果你长期营养不良,吸烟或许是唯一能消除你饥饿感的东西;如果你在应付这一切问题的同时还要和成瘾作斗争,这时候你只需要记住能使戒断症状消失的东西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支撑你活下去。

没有经历过无家可归的人很少会这样考虑。他们想要评判穷人的行为,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对世界上的不公平感到安慰。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把无家可归的原因归咎到流浪者自身,而不是环境因素导致他们变成这样。

如果你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背景,不理解他们每天是什么感受,不理解充斥了他们生活的小烦恼和大创伤,就很容易对他们的行为强加抽象的、刻板的期望。你认为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都应该放下酒瓶去工作,不管他们是不是存在心理和身体上的疾病,并且为了被人们认可而努力奋斗;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好几个月没吃过一顿好饭、睡过一夜好觉。即使我每天都过得很舒适、安逸,也无法做到滴酒不沾,却要求他们做到。

他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我认识一些流浪者,他们有全职工作,他们全身心地在社区为他人服务。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被迫穿梭在不同的官僚机构之间,和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者、警察、收容所工作人员、医护人员以及一系列慈善机构打交道,他们收到的既有善意,但也不乏高高在上的轻视。无家可归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一个流浪者或饥寒交迫的人失去生活的动力时,做出一个“糟糕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行为没有意义,那仅仅是因为你不了解背后的原因。我很庆幸金伯利和他的书让我明白了这一点。从来没有哪个心理学课程教会我这些。我现在有了一个新视角,并且把它运用到观察其他被误解为道德败坏的行为上,而我至今还没发现一种不能被理解和同情的行为。

我认为绝不是“懒惰”的表现之一就是:拖延。

人们喜欢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拖延症。在普通人眼里,推迟工作确实显得懒惰。即使拖延者本人也会把自己的行为当作懒惰的表现。你应该做一件事,但没有做,这说明你意志力薄弱、缺乏动力、为人懒惰,不是吗?

心理学研究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证明拖延是一种功能性问题,而不是由于懒惰。一个人很重视的事却迟迟不能开始,通常是因为:1)担心他们努力了也做不好,或者2)不知道第一步从哪开始。事实上,当任务非常重要而你也很想把它做好时,拖延更容易发生。

当你被失败的恐惧麻痹,或者你不知道该怎么开始一项复杂、庞大的任务时,要完成它就变得很困难。这与渴望、动机、或者道德高尚无关。拖延者可以主动工作数小时;他们坐在空白文档前面,什么也不做,只是在折磨自己;他们一次又一次感到内疚,但这些并不会让工作开始得容易一点。事实上,他们迫切想要完成工作的愿望会加剧自身的压力,更难开始工作。

解决方法就是找出是什么阻碍了拖延者。如果焦虑是主要的障碍,那他们其实需要从电脑/书/文档前走开,做一些放松的活动。被其他人打上“懒惰”的标签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更难完成任务。

但更多情况下,拖延者的障碍是执行功能上存在问题——他们很难将一个庞大的任务划分成一系列离散的、具体的、有序的任务。这里有一个例子:我用了一年时间完成论文(从开题到数据收集再到最后答辩)。我能很轻松地写完论文是因为我知道我不得不:(1)确定主题(2)明确大纲(3)列出写作时间表(4)按照时间表,一节一节,一天一天,按部就班完成论文。

没有人曾经教过我这样划分任务。也没有人曾经强迫我执行计划表。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与我较强的分析能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分不开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做成这样并不容易。他们需要一些额外的约束来推动他们写作,比如定期和朋友讨论进度、和别人商量好截止期限等。当面对一个大型的项目时,大部分人都想知道如何划分成更小的任务以及怎样安排。为了跟踪进度,很多人需要一些组织工具,比如待办事项列表、日历、日期本或事件提纲。

一个人需要或使用这些工具并不意味着他懒惰,只能说明他们有需求。我们越是能接受这一点,就越能帮助他们成长。

我有一个学生经常逃课。有时我看见她上课之前在教学楼附近徘徊,样子看起来很累。但课堂开始之后,她却没有出现。当她出现在课堂上的时候,会表现得有一点孤僻;她坐在教室最后面,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的。她会参与小组活动,但从来没有在大型的课堂讨论中发言。

我的很多同事会认为这个学生很懒、没有纪律或者很冷漠。我知道他们会这么想,因为我听过他们讨论表现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言语和语气中经常流露出愤怒和怨恨——为什么这个学生不把我的课当回事?为什么他不能让我感受到自己很重要、风趣、聪明?

不过我的课有一个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单元。这是我最重视的部分,因为我是一个非典型的心理学家,我知道在我的领域对像我这样的人是多么不公平。我在这门课上讨论了精神疾病患者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抑郁被视为懒惰,情绪波动被看做易受他人影响,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被认为是软弱或危险的。

这个安静的、偶尔逃课的学生兴致勃勃地听着这个话题。下课之后,学生们都走出教室之后,她留了下来想找我谈谈。随后她告诉我她患有心理疾病,并且正在积极治疗中。她忙于治疗和更换药物,以及应付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有时候她没办法离开房间,或者在教室里连续坐几个小时。她不敢告诉其他教授她旷课和偶尔迟交作业的原因,因为他们会认为她在找借口而已。但她相信我能理解。

我确实能理解。而且我非常、非常生气,这个学生既要忍受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又要平衡整个课程负担、兼职工作和持续、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她能够直觉地感知自己的需求并与他人交流。我告诉她:你只是个有心理问题的病人,不是懒蛋。

后来她又来上了很多次课,我看到她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了。大三和大四这两年,她变成了一个积极、坦率的课堂参与者,甚至决定与同学们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精神疾病。在课堂讨论中,她向我发起了挑战,提出了极好的、深入的问题。她跟我们分享了大量有关心理现象的媒体新闻和时事。当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告诉我,而我则允许她不上这堂课。其他教授们——包括一位心理系的教授——对她仍持批评的态度,但身处一个理解她的障碍并将其合理化的环境中,她成长了。

过去这些年里,在这所学校,我遇到过数不清被误解的学生,因为他们生活中的障碍没有被他人真正的理解。有个患有强迫症的学生总是迟到,因为他的强迫症会让他在上一节课堂上多呆一会儿;有个在虐待事件中幸存的学生偶尔也会迟到,因为她每周都要在我的课开始之前去接受治疗。

这些学生都很乐意来找我,向我倾诉他们的困扰。因为我会在课堂上讨论心理疾病、创伤和耻辱,他们知道我能理解。经过一些调整,他们在学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重拾自信,尝试着完成那些让他们害怕的任务,开始考虑毕业和实习。我总是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欣赏的点。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远没有他们这样有自知之明。我甚至还没开始终生的事业——学会向别人寻求帮助。

这些学生并不总是受到像我这样的心理学教授的善待。尤其是一位同事,因为不提供补考机会,也不允许学生迟到而臭名昭著。不管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她的规矩都不会改变。在她看来,没有什么障碍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什么不足是无法克服的。她班上的人学的都很吃力。他们为自己的性侵犯史、焦虑症状以及抑郁发作感到羞耻。当一个学生在她的课上表现很差,但在我的课上表现很好的时候,她就会怀疑。

我觉得厌恶的是,竟会有教育工作者如此敌视他们应该为之服务的人。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个举止如此可怕的人是一位心理学家。这些不公和无视,每每讨论起来,我都会落泪。在教育界这种态度很普遍,但没有学生应该被这样对待。

当然,我知道,教育工作者没有责任去思考学生们无形的障碍是什么。一些学校对拒收残疾人和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引以为豪——他们把自己的残忍误认为是智力上的严格筛选。而且,因为大部分教授轻松地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功,所以他们很难从有执行功能障碍、感官超载、抑郁、自残史、成瘾或饮食失调的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能看到造成这些的外部原因,就像我知道“懒惰”行为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精英主义的态度通常来自于对背景信息的无知。

这就是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希望能唤醒我的教育工作者同行们,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如果一个学生很懒惰,可能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他们自己也想做好,他们很可能也在努力。更确切地说,我希望所有人对他们第一印象觉得是“懒惰”或不负责任的人带着好奇和同情的态度来了解他们,而不是非黑即白的评判。

如果一个人起床很困难,一定是有些事让他筋疲力尽了;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在写论文,说明这个作业的某些方面他们需要帮助;即使一个人主动选择自残,也是有原因的,或许有一些他们正在努力克服的恐惧,或许他们有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是这是缺乏自尊心的表现。

人们不会选择失败或失望,没有人愿意感到无能、冷漠或效率低下。如果你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或反应)时,只看到懒惰,那么你可能错过了关键信息。所有事情都能得到解释。阻碍前进的障碍一定是存在的。仅仅是因为你看不到它们,或者你认为它们是不合理的,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一些曾经从未注意的环境和背后的原因。

也许你没有试过以这种方式看待人们的行为。没关系,现在你学会了,去生活中尝试一下吧。

译者:Jane

推荐阅读:科学家建议每晚睡7到8小时:你做不到,CEO们做到了(上)

推荐阅读:科学家建议每晚睡7到8小时:你做不到,CEO们做到了(下)

 

 

 

 

 

 


+1
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汽车销售开始回暖,但接下来的资金使用效率还是考验。

2019-09-2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