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创新加速度 开放不停步

36氪辽宁的朋友们·2020-04-22 18:18
改革红利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带来显著的业绩:营口片区三年来累计新设立企业7200多家,注册资本1604亿元。

编者按:本文来自“辽宁日报”,作者:张继驰;36氪经授权转载。

2017年4月跻身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队列,2017年底获批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加上经营多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区”叠加融合,衍生精彩蝶变和无限猜想。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辽宁全方位开放的新窗口在此打开,开放升级的新平台在此构筑。

开放实践愈加丰富,改革创新不断加速。截至4月10日,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形成357项创新政策成果、126项改革案例,其中1项被全国复制推广,33项被全省复制推广,90项被营口市复制推广。

改革红利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带来显著的业绩:营口片区三年来累计新设立企业7200多家,注册资本1604亿元。

激发制度活力 全球化视野对标一流

辽宁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国际专业咨询机构毕马威公司评估显示:《辽宁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涉及营口片区的改革创新任务100%完成。

自贸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叠加于同一区域,开放层次更高、优惠政策更多、功能更齐全、手续更简便。营口片区坚持用有效的“管”保障有力的“放”,改革红利显示出超越以往优惠政策的魅力。

在面向全球的开放中精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营口片区实施了一照“双码”60证合一,一般类营业执照两小时办结,工业用地挂牌出让时间由110个工作日缩短至45个工作日,一般类工业项目审批从签订土地合同到核发施工许可证由135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全国首创的“16+X”集成化综合监管模式,实现了“多帽合一”,通过职能整合和流程再造,消弭了部门分割、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多头执法下的“企业之痛”。2018年11月,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期间,营口片区“以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把开放平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营口片区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围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出24项创新成果。推动形成国际绿泥石海运规则——“中国标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实现了通关“零待时”,被国务院纳入第五批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自贸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体化管理,为全省产业园区改革提供实践样本——将理顺体制机制作为刀刃向内的改革重点,决定性的机制是用人机制。营口片区创新实施因需设岗、突破身份、科学考评、绩效薪酬的全员聘用制人事制度,形成不唯身份、不唯出身,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人才选拔和收入分配导向。

“营口片区正向2.0升级版进阶。”营口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东介绍,制定中的《营口片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方案》,将明确100余项改革试验任务,注重特色鲜明的制度创新体系集成,注重与省市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融合,注重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改善,注重风险防控和复制推广,发力打造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示范区、营商环境建设的样板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强化有效投入 高标准规建释放动能

进入自贸区时代,改革创新、流程再造呼唤更大的用武之地。营口百公里海岸线宛如一张力挽的长弓,营口综合保税区成为破空而出的锐箭。

2017年当年申报、当年获批,高调上路。2018年当年建设、当年验收,善作善成。2019年投入运营,当年实现进出口额9亿元,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开放再度升级。

作为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营口综合保税区现已注册企业91户,集聚汉吉斯冷链仓储加工、钢琴海外仓、化妆品保税分装等大项目、新业态。易捷跨境(营口)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稳健运营,投资2000万元的国际邮件(快件)中心运行在即。与大连关区各口岸的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建立,“组合港”格局呼之欲出,货物流转效率将持续提升。

拥有综合保税区,营口片区步入新境界——形成山海关外的开放高地和进出口的政策洼地,搭建外向型产业的集聚平台,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重要枢纽。

从地图上看,近30平方公里的营口片区边界沿街路整齐划一,整片区域接近矩形,这在全国自贸区中并不多见,临海未填海,没有开天窗,也无争议土地,项目安排不受制约。向北、向西、向南连接“五港”,盘锦港和营口港大辽河、鲅鱼圈、仙人岛三个港区,空港营口兰旗机场,都在一小时半径之内,连接鲅鱼圈港区的疏港铁路今年将开工建设。

一张蓝图,生发出一套深耕细作的规划体系。营口港就是自贸区,港、区心有灵犀。

三年来,联动发展在探索中运转、在创新中顺畅。乘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之势,综合保税区与保税物流中心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政策共享。与辽港集团、沈哈红运公司合作,探索建设海关多程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将中欧班列回程货源集散中心定位做细做实。

同时,一体化发展拉开了几十公里沿海湾区、数百平方公里可用土地的空间框架,自贸区溢出效应的优先承载区铺展开来。

三年来,营口片区在与各港口、各园区协同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通道、物流、贸易、双向投资、金融服务、人才等开放体系不断催熟。随着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产能合作积极推进,经贸、文化交流日趋热络,坐拥欧亚枢纽港的营口片区,也将成为面向东北亚的价值枢纽。

提升城市引力 新业态培育抢早抓实

4月16日,营口片区“1210”保税备货业务第一单正式发出。易捷跨境电商平台能够根据消费者订单,从综合保税区仓库将世界各地的商品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综合保税区带来的贸易便利、营口市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带来的进口政策、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运营带来的物流优势,是“1210”保税备货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更是营口片区将跨境电商定位为未来主导产业的底气所在。营口片区也配套出台扶持政策,包括给予租房补贴、邮资费用补贴、清关费用补贴等,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助力、护航。

将资源吸附到制度的高地上,营口片区三年来做足“转、育、助、引”四门功课,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振兴发展新动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整体提档升位。

春江水暖,企业先知。区内企业通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对接转化、产品品牌培育工程,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7项。背后,是营口片区出台一系列转型升级政策,累计兑现企业政策奖励资金4.3亿元,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近3亿元,引导、扶持67个项目进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名单,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3户。2019年1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营口高新区综合排名位次前移22位,实现跨越式进步。

聚焦创新驱动的平台打造,营口片区投入10亿元新建15万平方米孵化器,构建以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创新企业梯度培育平台,2户企业获首批辽宁省瞪羚企业认定,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1户。

持续推进金融开放创新,营口片区三年注册金融及类金融机构484户,推出金融制度创新13项,推动外汇改革试点政策——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审核业务落地,在全省首创一键无缝办理不动产抵押注销再登记业务。

截至4月9日,营口片区三年累计新设企业7200多家,注册资本1604亿元。2019年,区内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税收、固投、进出口、外资、开工项目数分别是揭牌成立前的2.6倍、6.5倍、3.5倍、5.1倍、11.8倍、5.5倍,实现有速度的高质量发展。


36氪辽宁——让辽宁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辽宁。

36氪辽宁专注于发掘优秀辽宁企业,深度挖掘创投底层逻辑,搭建产业对接通道,链接创业者与投资人资本生态平台。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辽宁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zhaomeng01@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联系电话:15040246895    客服微信:ln36kr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