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不“杀生”,老用户怎么就被歧视了?

近日,“大数据杀熟”成了人人愤慨的对象。订房、打车等互联网平台被指控利用收集的用户数据信息,对个别用户进行歧视性提价从中获利。据调查,51.3%的受访者遇到过互联网“杀熟”的情况。那么互联网公司从何时起开始杀熟的?防不胜防的用户该如何应对“歧视”呢?
  • 微博用户回怼滴滴“大数据杀熟”,同一时间地点价格不同
    微博用户EricTsui昨晚再发博称,经过测试,自己和同事在使用滴滴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预估价格显示不同的问题。博主和另外一名同事的预估价格始终高于同事B。此前EricTsui曾发博质疑滴滴“大数据杀熟”,同样出发点,同样目的地,价格不一样。滴滴随后回应称该现象不存在。原文链接
  • 新华社评大数据“杀熟”:作为一种新技术,大数据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
    新华社评大数据“杀熟”:作为一种新技术,“最懂你的”大数据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但被一些违背商业规律和商业伦理的人利用,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线上消费的忠诚度,还会破坏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原文链接

你怎么看?

话题: “大数据”埋下的这些消费“坑”,你是否也遇到过?是什么产品?

此前有网友网上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用其本人账号查询价格是380元,但用新账号查询价格却是300元。文章引起了数万网友共鸣,发现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包括网约车、机票、不限流量服务等等,你是否也有相似的经历?除此之外,还遇到哪些“消费陷阱”?又是如何应对的?快来下面和我们分享吧。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