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流媒体当道,唱片公司决定向好莱坞学习

新音乐产业观察·2016-03-05 21:03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目前最好的应对之道,就是“窗口期策略”:尽可能延长专辑的销售时间,尽可能晚地上音乐流媒体。

文 | 新音乐产业观察研究室

窗口期,Windows,最近被国外音乐行业从业者提到最多的一个词。

“始作俑者”是索尼娱乐的CEO迈克尔·林顿(Michael Lynton),他在做客某媒体时预言,今年唱片发行会普遍采用“窗口期”策略。

“我们将会看到各种’窗口’战术。”迈克尔·林顿说。

迈克尔·林顿的说法引发了一些媒体的讨论。因为,在国外,“窗口期”策略更多是在影像工业被使用,目的是为了保护传统产业不受到新兴载体的冲击。

所谓“窗口期”,在电影领域,就是影院上映到其他载体开始分发之间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票房的关键。

窗口期越长就越有利于票房,所以前几年詹姆斯·卡梅隆和彼得·约翰逊等导演曾经联名抗议电影从上映到被放到网上点播的“窗口期”越来越短了。

音乐行业对于“窗口期”似乎没那么敏感,虽然互联网对于音乐行业的冲击比电影要大多了。

国外唱片业之所以很少讲“窗口期”,主要是因为有iTunes这个付费下载渠道,实体消费转移到付费下载上,价值缺口没那么大。大不了,就是SoundScan把iTunes付费下载算到唱片销量里咯,最后一算,嘿,专辑销量数字看起来还是挺可观的。

但是,音乐流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变一切,大家都用流媒体听歌了,iPod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已经是古董了,付费下载现在掉得比CD销量还快了。

另一方面,对于唱片公司来说,音乐流媒体的数据还没办法让他们“开心”。

Justin Bieber的《Purpose》成为在Spotify上播放量最高的专辑又怎样?26亿次播放算毛啊?能跟Adele一周卖出300万张唱片比么?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Adele卖出的唱片销量(含付费下载)才是他们真正的业绩,专辑在音乐流媒体上被多听几次也多不了几分钱。

但是,迈克尔·林顿在接受采访里也说了,这是音乐流媒体的时代,这已经既成事实。

1457079869-5225-gPo084veo0kRytZ7C17iaL4nv6zQ

说明:2013年的流媒体平均2000次点击算一张专辑,2014和2015都是1500次点击算一张专辑。

而对于唱片公司来说,目前最好的应对之道,就是“窗口期策略”:尽可能延长专辑的销售时间,尽可能晚地上音乐流媒体。(实体和付费下载)

这里面又有多种不同的情况:

1.在专辑上市的同时,不上音乐流媒体。

2.暂时只上完全付费的音乐流媒体。

3.上音乐流媒体,但限制付费使用。

4.部分上音乐流媒体

Adele的“窗口期策略”就是属于第一种,第一周完全不上流媒体。Taylor Swift的“窗口期策略”属于第二种,只授权给Apple Music。在国内,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就比较普遍了,在国内各大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唱片需要单独付费使用。去年最轰动的例子就是窦靖童了,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天娱旗下艺人的唱片大都只是部分上音乐流媒体。

对于唱片公司来说,无论哪种“窗口期”策略,无非都是为了提高音源获取的门槛,引导更多消费。

在版权方的“窗口期”策略上,音乐流媒体服务又有自己衍生的“窗口期”策略。比如在Kanye West的新专辑就给了Tidal,并放话从此永远不上苹果。对于一个在Twitter上呼唤Facebook老板投资的侃爷,话听听就算了,苹果也不爱搭理他,苹果有自己的“独家”,他们刚刚才帮Future把独家授权Apple Music的新专辑卖成了Billboard的专辑榜冠军。

这样一来,理论上,欧美歌手的专辑发布,有两个“窗口期”:第一个窗口期是直接销售准备的,第二个是位独家平台准备的,通过这两个窗口期实现了价值最大化之后,才会考虑在Spotify这样的免费平台上线。

迈克尔·林顿也明说了,相比Spotify的免费增值模式,索尼更喜欢Apple Music和Tidal这样的完全付费平台,以后唱片都会先给Apple Music或Tidal,然后再给免费的流媒体。

当然,Spotify对此肯定会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全球公关总监乔纳丹·普林斯(Jonathan Prince)针对林顿的“窗口说”表态称,Spotify确信面向每一个人广泛发布才是最好的选择。

Spotify的说法也有自己的道理,毕竟“窗口期”策略更适用于大牌歌手,当我有足够大的消费群的时候,我当然可以让他们先买碟再听歌,但如果我并没有什么听众,最好的选择还是全网铺开,先让大家有多一点可能认识我。

对于唱片销售上的“窗口期”策略,美国音乐流媒体服务商Rhapsody的两位联合主席曾经联名发表过一篇文章,标题叫:窗口期策略可以让音乐流媒体拯救音乐工业。点此读读看

在那篇文章中,两位主席强调应该把免费服务和付费服务区别对待。虽然这篇文章有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嫌疑(两人联署发文的目的是为了推广Rhapsody的付费服务),但从最近的一些发展趋势看,两位主席似乎“预言”中了——只是他们没想到后来有了Apple Music,还是没Rhapsody什么事。

新音乐产业观察(微信号:takoff )独家稿件,如果您一定要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貌似从去年开始,DJI就有了喊话的传统。

2016-03-0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