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x 梁宁:企业与产品的设计力打造

场景实验室·2017-06-06 18:30
设计力代表的是一种感性价值,而非逻辑价值。失去逻辑,失去很多;失去感受,失去一切。

当我们说“X X力”,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日语化表达,而说到“日本的设计力”,其发达兴盛和自成气象又是现象级的话题。《知日》作为一本全面了解日本的潮刊,曾用《知日·家宅》和《知日·设计力》集中讨论了日本的设计力。

用其创始人苏静的话说:设计力代表的是一种感性价值,而非逻辑价值。诚如乔布斯所说:“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设计不只是外表和感觉,设计是产品如何运作。)”

在场景实验室新物种学院主办的《一期一会之设计力》上,《知日》创始人苏静带来了《有关增田宗昭》的主题分享。

增田宗昭完全进入大众的视野是因为“茑屋书店”的设计,他说:“设计,不是为了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因为设计本身就是商品的本质”,增田宗昭对设计有着独到的见解。

增田宗昭认为,越是互联网时代,由人传递的价值就越重要,文化即性。

现在一个人,看什么样的电影,听什么样的音乐,都反映出你的个性和本能,而我们所做的事就是给大家提供音乐、唱片、电影、书籍,让它们混在一起,进一步创造可能。

34岁的增田宗昭曾在纸上写着要做世界第一的企划公司。一个34岁的创业者,提出了“两个第一”:设计第一,企划公司第一。“为什么要做第一,第一这么重要吗?”他的回答是,在任何行业做第一就是生存。

企划就是可视化。可视化不只是做信息图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可视化思维形成的商业模式下的顶尖高手是苹果。而所谓“好企划”肯定是在一般人理解之外的,否则没有价值,不被理解才是正常的。

当问到有关竞争对手的问题时,增田宗昭丝毫不担心其他竞争对手模仿茑屋。他的回答很简单:必须要成为自己,没有人可以成为别人,必须成为自己。

2011年的私有化,源于曾经的不快乐。增田宗昭明白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很疯狂,如同2000年的日本。可日本市场很成熟,为什么还要私有化?增田宗昭当时觉得,上市了会更有钱,更有钱就会更快乐。可上市后,虽然有钱了,但变得不快乐了,因为任何长期的决策都很难做,任何人都可以指手画脚,因此他做了私有化的决策。

增田宗昭觉得,本质上人不该生下来就被专业定义为某种人,因此公司要多业态经营,寻找与员工的连接点和共性之处,在公司专业分工和人才建设问题上多下工夫。

对于“年轻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目标”这个问题,增田宗昭教会我们使用“两步方法论”。我在采访增田宗昭时问,“您当时34岁,为什么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决定做这个行业?”他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 首先,从现在开始思考选择一个你想成为第一的领域。

  • 选好以后,假设你会被告知——可能你最后还是会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心甘情愿吗?”

这对我启发很大,同样适用于其他年轻人。

此次,我们还请到了“中关村第一才女”,天使投资人梁宁,她从“产品与人性”角度出发,阐释作为CEO如何理解产品、用户、场景之间的设计关联要素。

1、产品设计力的中观、微观和宏观

一些产品经理对产品设计的过程极为清楚,先做用户调研,接着画体验流程图,再去实现、优化,整个套路非常清晰。但按照规范化、流程化的东西做出的产品缺少灵魂,这就是中观思维。如果只是做中观的套路活,坦然讲谈不上设计,仅仅是完成。

越是高手,微观能力越强。日本设计高手的微观能力极强,一个品酒师,能品出多层次味道,能够建立极深的微观体感,并在更小的微观环境里进行设计。当建立起自己的微观体感,在一个很小的世界,甚至是一般人感知不到的世界里依然能够进行感知体验和设计时,才算拥有了设计力。

宏观可以被认为是与社会情绪或与人类情绪的对应。社会情绪可能是某一个区域的集体人格。例如,联想是一种集体人格,腾讯是一种集体人格,阿里是一种集体人格;男人是一种集体人格,女人是另外一种集体人格,上海女人和东北女人是两种集体人格,中国女人和日本女人是两种集体人格。

集体人格形成的前提就是创始人内心真实的价值感。价值感区别于价值观,价值观往往被认为是包装出来的东西,价值感是一种内心真实的体验。比如腾讯是一个“用户体验教”,阿里其实就是一个“帮助生意教”,以此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感。

另一方面,宏观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力。雅虎当年想卖掉雅虎中国,由于雅虎中国品牌足够好,市场上纷纷觉得收不起,价钱都没问。最后马云接了,他说,你把雅虎中国给我,再给我十亿美金,我把公司的若干股份给你。

他的谈判方法令整个圈子震惊,大家第一反应是,买不起雅虎中国,而马云则是,再给我十亿美金,我给你股份——这在当时就是一个极富有想象力的谈法。马云面对的是一个十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宏观能力,预示着你的市场企图心以及对接能力。

2、快手:宏观社会情绪+微观用户情绪的体察

社会情绪对应与智能机普及变化的感知直接决定了快手的设计力。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快手创始人宿华,在家乡张家界小镇开了一家手机店,他从初中起每个假期都在家卖手机,对小镇青年的生活状态和手机应用极其了解。

有一年春节回家,他发现85%的手机是功能机,而国庆节再回家85%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他感知到智能手机时代、移动时代的到来。做移动端短视频,这是他基于当时场景变化的感受所做出的决策。

快手没有转发功能,快手不许转发,只许原创。每个人只有两个动作,要么看,要么发。人脑与计算机的消耗机制是反的,计算机处理文本时效率高,消耗低,而处理视频时消耗却很高,但对于人脑来说则相反。也就是说,人脑天生就是看视频、看图像的。

快手在微观层面的强大还表现在界面设计上。微观强大并不指界面精美、精确到像素级别,而是与用户情绪对应。

凡是热门社区,往往都比较简陋或粗糙,因为在精美的环境里,人会紧张。如果在设计无比精美的BBS里随便打出一行字,看着错别字、不恰当的措辞,人内心会有压力。所以当你看到快手极其粗糙的界面,这同样也是设计——这就是它的微观体感。

3、用户画像:“大明”、“笨笨”和“小闲”

在用户基础画像方面,有“大明”、“笨笨”和“小闲”三类用户群体。

理性逻辑购物的男性用户是“大明”,所有电商都是从“大明”用户开始。对“大明”来讲,他的核心需求、痛点是价格,所以满足“大明”用户的核心技术是搜索。因此百度是用搜索服务“大明”用户,所以“大明”用户的转化率非常好。

女生逛街买衣服,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这个群体就是“笨笨”。可能想买裙子就去逛街,但逛了一天可能买回一顶帽子、一双袜子,却没买裙子。电商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笨笨”用户。对于“笨笨”用户,不存在痛点取胜,没有痛点,也不缺任何东西,但就是稀里糊涂就买了。

什么叫“小闲”?就是没事干,就是闲。腾讯就是服务“小闲”起家的,从腾讯的流量转向游戏,转向阅读、视频都是极其成功的。因为聊天是闲,看视频、玩游戏也是闲,但腾讯的流量转向电商却不成功,因为“小闲”用户和“笨笨”用户的场景不同。

本文根据苏静、梁宁在场景实验室新物种学院《一期一会之设计力》的演讲整理而成,有删节,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我们。

(关注场景实验室公众号,ID:changjingshiyanshi)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仅有用户留存率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还要确保公司能成长。

2017-06-0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