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尽人事,听天命?

J博士·2018-03-12 21:01
人们需要意识到世界上一些事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一些事是不可以掌控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号J博士的心理实验室(ID:drjpsych),作者:J博士。原文题目“时代焦虑与斯多葛哲学”,36氪经授权转载。

每一年,我都会认识一些正忙于出国留学申请的小伙伴,在为他们提供一些过来人的帮助的同时,也想趁机了解95后,00后们的内心世界。

准备出国留学是一件繁琐的事,通常本科生在大学2,3年级就要开始一系列考试,申请季需要撰写大量的文书材料,如果想申请到不错的学校,还不能耽误本科阶段的学习,因为给力的GPA(绩点)约等于名校的敲门砖。

然而即使做到了上述所有事情,申请的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毕竟每所学校招收的学生数量有限,即使申请者拥有光鲜亮丽的背景,申请材料尽善尽美,也依然无法保证顺利通过。学校拒绝你时,总会使用一个没毛病的理由:拒绝你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申请人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取一部分人录取。

“好担心申不上”是我与小伙伴们交流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虽然申请学校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事,但它的底色却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时代焦虑”:焦虑自己得不到想要的某样东西。找工作的同学焦虑自己能否拿到心仪的offer,职场白领焦虑能否在下次升职加薪中脱颖而出,上海的中产阶级焦虑何时才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焦虑的产生有两个条件:1. 我们想得到某样东西;2. 这样东西不一定能得到。当我们不确定能否得到某个东西、实现某个想实现的目标时,焦虑自然而然会产生,它不仅比较为心理上的紧张感,往往还伴随着心跳、手心出汗、失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焦虑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积极地推动人的行为,当我们为一个高绩点、一个好工作、一辆新车感到焦虑时,我们自然会更积极地争取得到它们。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焦虑都有意义,正如当你提交完所有留学申请材料,所能做的只是等待结果,焦虑并不会为自己的申请加分。

在辅导小伙伴们进行申请的过程中,除了帮助提高申请材料的质量,我还希望能减少他们在申请过程中那些无用的焦虑感。我们常用“尽人事,听天命”这样的老生常谈劝慰那些处于焦虑中的人们,这些话或许有用,但这两句话似乎没有说透其中的深意,即我们为什么要尽人事,听天命?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因为每件事的结果会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自己的努力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许多事情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尽人事,听天命”是当下最合理的选择。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往往会将一些名言警句,或是上述的老生常谈作为人生信条,将它们作为指导行动的标尺,但真正有效的并不是信条本身,而是信条背后的原理,这些原理反映的才真实的世界,以及过来人面对世界的恰当方式。

过年期间,我读到了一个西方哲学流派的观点,它的核心观点与“尽人事,听天命”无异,但不同之处正是它透彻地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失为人们面对不确定时的安身之法,这个流派被称为斯多葛。

美国哲学家Massimo Pigliucci的How to be a Stoic是本文的主要参考书目

斯多葛学派(Stoic)来自公元前300年的雅典,它的创始人芝诺(Zeno)原本是一个腓尼基商人,后来因为对哲学的兴趣来到了雅典。芝诺和他的学生们在雅典受到了当时诸多哲学流派的影响,在亚里士多德主义(Aristotelianism)和犬儒主义(Cynicism)的哲学框架中,都可以找到斯多葛的影子。

斯多葛学派之所以在后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罗马的凯撒大帝与继承其王位的奥古斯都离世后,当时的政治家西塞罗(Cicero)执掌了权位,而西塞罗正是斯多葛思想的信奉者,这使得斯多葛学派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诞生了像古罗马政治家塞雷卡、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以及《沉思录》作者、著名的罗马皇帝奥勒留这些斯多葛主义者。

斯多葛学派将亚里士多德主义中对外部环境如果影响幸福感的讨论,以及犬儒主义中倡导的节俭和禁欲对人生幸福的意义相结合,提出了控制二分法(dichotomy of control)的概念,这也是斯多葛学派的底层逻辑,它想告诉我们人们需要意识到世界上一些事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一些事是不可以掌控的,我们需要将它们剥离,采取不同的对策 

爱比克泰德举了一个帆船在海中航行的例子,如果我们想让一艘船在海中顺利航行,我们能做的是选择选择合适的舵手、水手,以及出行的时机,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保证顺利完成旅行,比如水手可能在船上生病,路途中可能遭遇凶险的风浪,人们都无法控制。 

爱比克泰德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人们对世界的影响包含三种因素:可控的、部分可控的、完全不可控的。可控的是那些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的目标(出海),以及那些实现目标的手段(选择好的水手),部分可控指在我们已经做出的选择里,那些依然不可控的因素(水手可能生病),最后是还有一些因素是我们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也完全无法掌控的因素(天气)。用二分法简单概括,就是可控与不可控的。 

爱比克泰德指出,人们往往在那些不能控制的因素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比如抱怨老天不公为何突然天降大雨,相反,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我们可以掌控的事情,比如确定正确的航行路线,准备合适的船只等,至于那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交给命运,这样会为我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担忧,比如某个船员到底会不会生病。

清楚地指出世事无常,是斯多葛学派的重要贡献。回到奥勒留写作《沉思录》时的场景,这位当时最富权势的君王也曾面临很多人生的沉浮,在他的13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儿子和4个女儿活的寿命比他长,即使他的孩子们享受了在当时最好的医疗服务。奥勒留也深知命运喜欢给自己开玩笑,他每天提醒自己:“我必然会遭遇负义、无理、背信、恶意和自私自利之人。”

《沉思录》作者,罗马皇帝奥勒留

面对因申请而焦虑的小伙伴,我最终与他们分享了一段出自美国神学家Reinhold Niebuhr的宁静祈祷词:

愿上帝赐我平和(serenity),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

愿上帝赐我勇气(courage),让我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愿上帝次我智慧(wisdom),让我分清两者的区别。

Niebuhr教授自己不一定是斯多葛,但这三句话简直是斯多葛的真谛。正如爱比克泰德所说,我希望他们能看清在漫漫申请路上那些可控与不可控的因素,然后把精力集中在能掌控的事情上,至于那些不能掌控的因素,以及受这些因素影响的最终结果,平静地接受就好。 

当然,斯多葛并不是什么玄学,我分享这段话,并不是希望大家平时没事时默念这句话宽慰自己(它或许有用,这段话的确很我平静),而是通过它告诉你斯多葛最重要的内功心法,当面对无常的问题时,想想自己是否遵循了这三步:看清它,改变它,接受它

不仅是对于申请留学,无论是工作工作升职、养育子女、或是陪伴家里的老人,不可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可以把申请升职的材料写到完美,但公司高层可能出于预算拒绝考虑;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学霸,但可能基因注定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宝宝;你想尽可能多陪伴家里的老人,但殊不知生老病死无法预料。

对于这些事,同样不妨提醒自己:“我无法改变,我会平静地接受。”斯多葛的心法,是应对时代焦虑的强心针。 

我所在的公司也有一个升职的申请流程,我们需要将10多页写满文字的申请材料提交给由公司高层的审核小组,他们会在内部商定是否批准你的升职,这意味着一旦申请提交,自己就好比将命运交付在他人手中,结果无法掌控。作为一名斯多葛,面对它的方式自然是:“我会全力以赴,但不抱任何希望。” 

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是,斯多葛的心法被一些初步的心理学证明是有效的。英国艾克赛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组织了一个上千人的研究项目,参与者们将参与一周的培训,了解斯多葛学派的观点,以及它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研究者们发现斯多葛训练在一定时间内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 

虽然这些研究成果还很初步,但我的建议是,多了解一个哲学心法对自己终归有益无害,为什么不尝试期待斯多葛宁静(Stoic Tranquility)的降临呢,毕竟它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焦虑。 

最后,分享三个基于斯多葛学派设计的小技巧,它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斯多葛学派,以及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1. 理性地分辨可控性。对某件事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时,后退一步,理性思考产生情绪的原因自己能否控制,如果不能,调整自己的态度,然后平静接受。如果你在情绪上头时无法理性思考,建议你练习冥想和深呼吸。 

“胃疼很难受,我会好好吃药,同时不再抗拒现在的感觉。” 

2. 提醒自己世事无常。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认为外部环境抱有“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同学,对于世界的错误假设很容易带来焦虑和沮丧,要避免不必要的时代焦虑,我们对世界的基础假设应该是客观的(注意不是悲观的)。 

“牢记我们所爱,但所爱的,皆如朝露。” 

3.   我与他人一样。想一想当我们看到其他人遭遇不幸时(比如车祸),我们会不会觉得那是命运使然,他们并不能控制?但一旦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的视角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开始本能地责怪自己,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当心一点。但事实上,为什么不可以用对他人的视角看待自己遭遇?如果可以,我们就能更清楚地分别可控与不可控的因素。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Nick身上,只能怪他运气不好。等等!那我为什么要怪自己长的不好看呢?”

+1
1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