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

谢楠楠@36氪江苏·2019-04-03 14:04
中国需要改变制造业人的思想、脚踏实地,不能想着“弯道超车”。

编者按:本文来自《南京日报》,36氪授权转载,记者 宋广玉

中国制造总体上虽然处于工业2.0补课、3.0推广、4.0示范的阶段,但一样可以从智能制造入手,走上一条制造大国蝶变成制造强国的跨越发展道路。不过,在这条路上需要制造业人改变思想、脚踏实地,不能想着“弯道超车”。

杨斌,复旦大学EMBA2007级校友,现任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工信部中国家电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日前召开的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强调指出,要走好数字支撑智能化发展的路子。南京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要紧紧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真正使南京制造更智慧、更智能。 

智能制造目前进展如何?它的痛点和难点在哪里?近日,记者对话工信部中国家电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杨斌。杨斌表示,智能制造核心在于技术的不断迭代创新。和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中国制造总体上虽然处于工业2.0补课、3.0推广、4.0示范的阶段,但一样可以从智能制造入手,走上一条制造大国蝶变成制造强国的跨越发展道路。

智能制造发展迅猛,新技术蓬勃汹涌

记者:智能制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快8年了,它的进展如何? 

杨斌:2011年,德国正式发起工业4.0,业界也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计划,智能制造时代来临。2014年4月,德国推出了第一版工业4.0路线图。德国是先进制造最为发达的国家,它的制造业水平已经非常先进,新技术层出不穷。不过,即便如此,要达到当时工业4.0所描绘的智能制造场景,也还需要10-15年左右的时间。 

工业4.0背后蕴育着巨大的科技创新,处于变革时代的德国制造,新的技术蓬勃汹涌,令人目不暇接。每年,德国有两次代表性的工业博览会和展会。一次是4月份汉诺威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一次是11月份的纽伦堡国际工业自动化大展。这两个展会上,很多新的技术、新的创新产品都会被推出,各家公司都拿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些年德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得非常迅猛。 

智能制造能够在今天迅速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大量廉价传感器的问世,使得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能够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并被工业企业运用。其次,制造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对制造业装备自动化的需求增加。还有,第二代农民工或进城务工人员,不再愿意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制造业要最大程度避免人对制造过程的干扰,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就是制造环节要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些,恰好是智能制造发力的地方。 

设计与制造融合,流水线变成“制造岛”

记者:菲尼克斯在智能制造方面一直做得比较好。能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杨斌: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是德国工业4.0的示范企业。公司不仅自己走在智能制造的前列,而且助推一些中国知名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现在,它是德国Smart factory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德国电气自动化方面的领军企业,也是工控领域第一款云计算大数据产品Profi-Cloud、数字化平台PLC-next的研发者,及自适应生产流水线的重要设计者。以前,一条流水线只能生产制造一种产品。现在,这个流水线将共性的基础材料放在一起,将设计与制造融合在一起,把流水线变成“制造岛”,可以实现多种产品混线生产。国内某知名家电生产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演示线,就是菲尼克斯电气助力打造的冰箱与洗衣机混线生产。

制造业进步没有捷径可走

记者:您刚才说德国达到工业4.0描绘的智能制造场景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是不是意味着智能制造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 

杨斌:智能制造,目前一个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概念,是将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以及不断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到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遇到的发展瓶颈,也是智能制造遇到的瓶颈。而且,智能制造还有一个独特的瓶颈,也是最大的瓶颈,就是它的工艺创新、产品加工等方面,有很多独有的制造业特质,很难一下子解决。比如,互联网的难点在于创新,一旦创新突破,会取得令人惊艳的收获。而制造业最难的地方是加工工艺和精度,这方面的进步没有捷径可走。以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为例。走过100多年历程的汽车制造,就有很多独有的特质。从互联网角度看汽车制造,能让车轮转起来就可以了。但传统的汽车制造,要解决的不仅是让车轮转起来,还要考虑让其安全行走,同时要受到控制。

中国制造刚解决工业自动化生产问题

记者:中国的智能制造目前发展水平如何?

杨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制造业,派出很多技术团队对外交流,技术进步提升很大,但与国际先进制造业相比,差距不小,原创不够,处在学习者位置,未来还有很长路要走。 

以我的了解,中国智能制造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工业2.0补课、3.0推广、4.0示范的阶段。整个制造业是2、3、4齐头并进,与德国相比相对滞后。可以说,我们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现在一些行业所做的智能制造推广项目和示范项目,刚刚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不过,智能制造是中国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因为中国制造面临的质量一致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两大问题,恰是智能制造很容易发力的地方。对中国来说,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必须要先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入制造业

记者:作为后来者,中国的智能制造道路该如何走?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杨斌:智能制造未来要走的路是现实和虚拟化场景的融合,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入制造业。对中国企业来说,走智能制造这条路: 

一是做好精益管理。现在,精益管理很多企业都未做,要先做精益疏导,把原有生产流程重新梳理,发现成本、生产过程、管理上的关键节点。比如,德国100个工业企业,可能有100个工业4.0,因为它们都是各做各的,都是通过智能制造解决自己制造中的难点和痛点。 

二是数字化。用数字化也可再度提升精益管理疏导出的关键节点。 

三是老板要改变自己的思想。智能制造打破了产业边界,不仅不同企业、行业之间的创新技术可以共享,而且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比如,广东有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招聘更加昂贵的技术人员,替换掉大量产业工人,在实现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同时增加生产效率。因此,对企业来说,要想通过智能制造脱胎换骨,需要引进更多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以及管理人才。 

还有,不能想着弯道超车,期待一夜实现梦想。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几大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提档升级的行业规则。首先是最低价中标,使得最低成本产品充斥市场,没有人再去创新;其次是太想走捷径,用市场换技术,结果换不来真正的技术;再次是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实际上,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这是钱买不来的。另外,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融入制造业,它必然带有互联网的基础属性,会赢家通吃,竞争将非常激烈甚至白热化,产品质量最好、品质最优的企业,会成为独有的、占据巨大市场的企业。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