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何纷纷选择这里?

36氪四川的朋友们·2019-10-28 11:06
天府新区高起步规划建设了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集聚发展信息安全、集成电路、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初步构建起一个贯通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服务全链条创新生态。

编者按:本文来自《成都商报》,记者:李彦琴,36氪经授权转发。

熟悉科技圈的朋友,可能很少有不被“CPS8604”一词刷屏的。这个公认的中国大陆第一颗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独立设计完成并具有量产能力10Gbps高速信号调理类芯片,诞生自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的一个年轻的企业——成都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

说它年轻,是因为其成立尚不足4年。也正是在同一年、同一区域迎来了另一科研“巨头”——清华大学与成都天府新区合作创办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这个被誉为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产业发展高地,目前已形成了27项核心技术,64项科研成果,156项专利申请。

如果把视线半径再扩大到整个成都,在遍布全城的66个产业功能区中,已经聚集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已经超过1200家。

国际级平台纷至沓来、前沿技术高效集聚,产业功能区凭什么集聚如此多的高端要素?

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位于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试图解读其中隐藏的逻辑密码。

要素资源的吸附力 清华、北大、中科院的朋友圈 在这里重聚

在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内,清华大学无疑是高精尖的代表之一。

2016年,清华大学与成都天府新区共同创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目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不仅培育孵化1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产出27项核心技术,还与产业功能区的多家企业展开合作,能源互联网正在织造。

随着清华大学的脚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快也来了。自2017年4月7日入驻以来,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项目已聚集127名创新创业人才,初步建立起航空大数据、高温合金、防护涂层、先进小型能源与动力系统和微小型无人飞行器、仿生先进界面复合材料等科研实验室、基地。

不远处,“老朋友”北京大学先人一步,将光华管理学院成都分院落户于此已有4年。而他们未来的邻居也不陌生,是科研界的“大咖”——中科院的多个研究所。

国内顶尖科技巨头为什么纷纷选择落子这里?

在成都科学城的建设者看来,城市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引导方式需要做出改变。为此,在沿50公里鹿溪河生态带核心区域,天府新区高起步规划建设了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集聚发展信息安全、集成电路、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初步构建起一个贯通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服务全链条创新生态。

全球资源配置力

产业链头部纷纷入驻

打造国际化供应链条

天府新区独角兽岛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人工智能将是独角兽岛的重点支持方向。已经入驻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的商汤科技是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也将是独角兽岛建成后的第一位“岛民”,商汤科技相关负责人称,选择落户天府新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从这里打开整个西部市场,“事实证明这个布局没错,去年销售收入近1亿元。”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处理器及数字架构知识产权(IP)提供商,ARM为90%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芯片架构,而其在中国布局的安谋中国就落户在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独角兽岛,“不仅仅是落户一个项目,而是打造一个生态。”安谋中国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雄昂希望在成都长期合作,建立自己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新的IP产品并进行全球授权。

在西南财大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晋看来,天府新区如果能实现在更大区域内配置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去抢占市场,在开放合作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那就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未来,一条更强劲的产业生态圈也正在加速聚集成型。据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科学城正在加快引进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基础科研-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链。

宜居宜业的吸引力

看门见绿的生产、生活新场景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如今的天府新区会用最直观的景象告诉你:绿树成荫、湖水依依、野鸟成趣……在天府新区工作能够推窗见田、开门见绿,这里是科研人员最理想的办公与生活环境。

“对于经常处于高强度下的科研人员而言,周边的良好生态环境,能让他们更高效地休息,更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雨杭一语中的。

依托4500亩的兴隆湖,在湖的内环,串联起了湖滨休闲区域,成为一片高质量的生态区域;而在外环,则串联起沿湖的各个功能组团,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ABCD区已全部建成投运,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吸引了4500余家落户,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近2400家,重点产业领域企业242家。

从传统“产-城-人”发展逻辑,转化为“以优质的生态环境、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的“人-城-产”发展逻辑。目前,成都科学城配套人才公寓正在加快建设,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鹿溪医谷国际社区及人才公寓已开工建设。针对新经济产业及研发人群全时段、全天候的职业特点,配置24小时服务设施,围绕“15分钟生活服务圈”大力推进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建设……

不仅仅是成都科学城产业功能区,成都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正以产业功能区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并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发展理念,建设起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而这,也许就是120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纷纷在成都选择落户于“产业功能区”的原因所在。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2019四川航展坚持“大规模、高水平、国际化、专业性”的发展定位,全力举办具有专业水准的国际航展。

2019-10-2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