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车观察 | 任何方面都要当第一?特斯拉可能过度执着于创新了

Tiller·2018-03-19 07:25
即使现在,特斯拉的首要任务仍应该是存活下来。

特斯拉最近的坏消息不少,而最近的这个尤为扎心:CNBC报道称,特斯拉Model 3生产线的一名工程师告诉它,Model 3生产线40%的部件要返修(rework)。Model 3迟迟不能量产和这有很大关系。

特斯拉很快发布了一篇很有特斯拉风格的、口吻激烈的声明,称CNBC的记者不懂汽车制造,把返修(rework)和再制造(remanufacturing)搞混了,后者是汽车生产线上的正常操作。并且还说:特斯拉连一个车轮的定位都会力求完美。在怎样的世界里会追求完美会被看低?我们可不想待在这样的世界里。

这个反驳切中了部分要点,汽车生产线上确实会有再制造的流程,CNBC的报道中也没有举出具体部件的不良率。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Model 3的量产计划一拖再拖。

特斯拉的目标是在3月底把Model 3的产能提升至每周3500辆,而现在可能刚刚到这个数字的零头,如今看来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要知道,去年,特斯拉的目标一度是到2017年底,每个月生产两万辆Model 3。

导致产能问题的原因,之前曝出过的消息有:供应商的零件不达标;外包的生产线达不到要求,需要特斯拉的质量团队重新改进;还有就是听上去最致命的——新的电池包出现了问题。

一个讽刺的事实是,马斯克曾说,Model 3是特斯拉历史上第一辆真正为大规模生产设计的汽车。它采用了性价比更高的、由自己工厂生产的新电池;把全铝车身改成了铁铝混合;采用了主流的电机;甚至那块液晶屏也变小了。但结果是,Model 3陷入了比Model S和Model X更深的“量产地狱”。

问题出在哪儿?除了特斯拉内部的员工,没有人能说清到底是什么拖住了Model 3的脚步。但上述为了“大规模量产”所作的改变,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话,说明了另一个问题:Model 3是一辆和Model S完全不相关的车型,包括生产线。

这可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一般的汽车换代,如果有50%的零件更新已经是个很彻底的更新。即使是奔驰C级和奔驰S级之间,也有许多供应商可以互通。生产线的差别也不会那么大。

而Model 3几乎是重新建立了一条供应链和生产线,Model S上积累的经验,有多少能直接复制?恐怕很有限。这样的量产,不出现坑才怪。

马斯克最近在谈论SpaceX的火星飞船时说:我们希望它能在2019年试飞,但通常我都会太乐观。

他说得没错。如果跳开一点看,说一句不那么政治正确的话:特斯拉或许太执着于创新了。

从2013年推出Model 3开始计算,短短5年时间内,特斯拉推出了Model X和Model 3两款新车型,还有最近问世的电动卡车。并且研发了功能强大的驾驶辅助系统。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传统汽车公司5年才能做完的。

电动车的技术红利、特斯拉出色的工程师团队,还有一个永远精力充沛的“君主”,这些都让特斯拉的效率必定高于传统汽车公司。但这种创新也会有限度。特斯拉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并且都成为第一。

另一方面,特斯拉,或者说马斯克,又是一个绝对不妥协的性格。就像它们针对CNBC的声明里说的:我们永远追求完美。

还记得Model X为什么拖延档期吗?那个酷炫的鹰翼式车门不良率太高。而特斯拉坚决不愿妥协,采用更简单,但不那么酷的设计。

特斯拉的上一辆量产车Model X,因为钣金、车漆瑕疵、空调故障等问题,被《消费者报告》评为2017年“10大最不可靠车型”。而5年前,正是这家权威媒体,给了Model S满分评价,让它在主流市场名声大噪。

特斯拉Model X

在传统的汽车工厂,这种设计绝对会在产品研发之初就因为供应和质量难以保障而被否决。当然,这正是传统汽车公司数十年进步缓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汽车业生意的根本法则:销量为王。如果不能大规模量产,进而带动大规模销售,就无法维持这个庞大的体系运转下去。

这个法则在电动车时代不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精明的、已在市场上立足的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都会从一开始就设计一个可以覆盖3、4辆车的车型平台,尽可能扩大规模效应,摊薄研发成本。我们也已经看到,蔚来的ES8为了确保全铝车身的量产,简化了车身造型。

如今Model 3的档期一拖再拖,再忠诚的粉丝也会放弃。要知道通用已经宣布要扩产Bolt。特斯拉不可能无限得到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宠爱。



特斯拉Model 3

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特斯拉结束了与Mobileye的合作,单独研发自动驾驶系统。除此以外没有汽车制造商这么做。即使花大价钱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团队的福特和通用,也没有排除和硅谷公司、零部件巨头们的合作。

销量、技术、工艺、设计、利润率……在任何方面都做到第一,这在大众消费品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苹果或许是一个反例。iPhone和Mac一度在任何方面都优于竞争对手,而且逼迫整个市场跟着它的节奏,快速更新。但如今人们也已经看到,苹果想要维持这个节奏的创新已经很困难了,新产品的创意点,已经开始出现“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感觉。比如受到争议的iPhone X,还有新一代Mac那个不知所以的Bar。

根据现在的试车报告,现在已经下线的Model 3仍然是一辆出色且充满惊喜的车,特斯拉为它设置了不少方便的新功能,并且随时准备更新它的自动驾驶系统。但如果这一切不能在一个月内复制上万次,那就毫无意义。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