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卫星装上AI 大脑 直播地球记录历史

杨洋@36氪四川·2019-05-30 12:10
根据陆川的计划,到2021年底,团队共要发射192颗AI卫星,并组建全球第一个AI卫星星座,届时将实现“直播地球,记录历史”的功能,获取全球任意地点的影像数据;获取的数据能够实现分钟级的更新,实时掌控世界。

编者按:本文来自《四川日报》李寰,原标题《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川:给卫星装上 AI 大脑,直播地球记录历史》,36氪经授权转发。

陆川,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2018年,由陆川团队研发的全球首颗双核AI商业卫星发射成功。□本报记者 李寰

最近,国星宇航和新华社四川分社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太空报道员”媒体深度融合项目和空天地人媒体融合实验室。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太空的运用有了进一步发展。国星宇航的掌舵人名叫陆川,长期从事智能卫星研发工作,致力于把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相融合。

陆川很忙,他不仅要参与卫星研制的技术问题探讨,还要进行商业洽谈。前不久,记者在陆川的办公室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叠数据资料,这是近期将要发射的一颗AI卫星资料。

图片来源:杨洋拍摄

忙碌的背后是责任。今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陆川担任院长。这不仅是我省首个卫星产业研究的科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个主要进行AI卫星研发的产业研究院。挂牌仪式上,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实现研以致用,与企业携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卫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2018年,中国发射了全球首颗双核AI商业卫星,该卫星正是由陆川和他的团队设计研发的。今年,陆川团队预计将发射10颗以上AI卫星。根据陆川的计划,到2021年底,团队共要发射192颗AI卫星,并组建全球第一个AI卫星星座,届时将实现“直播地球,记录历史”的功能,获取全球任意地点的影像数据;获取的数据能够实现分钟级的更新,实时掌控世界。

人工智能与航天科技的结合,也印证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日趋强大。据了解,中美两国已进入AI卫星领域的世界第一梯队。

陆川介绍,AI卫星将对城市规划、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防灾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他举例说,如“城市之眼”项目,通过卫星对城市进行周期性的扫描,进而构建城市的健康档案,“如同做全身性体检,哪里存在违规建筑,哪里有安全隐患,卫星扫描可以为职能部门提供直观的参考。”

除了城市,无人区域也是人工智能卫星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如果某一个区域发生了大面积火灾,AI卫星可以以最快速度全方位多角度监控到灾情,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依据。AI卫星还可以对森林中的名贵树木进行监测,通过定期扫描掌握名贵树木的动态,如是否有虫害,是否被盗伐等。此外,卫星影像数据有助于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寻找最佳设计方案,也可以监督工程进度。”陆川说。【心语心愿】

陆川:给卫星装上AI大脑,实现“直播地球,记录历史”的功能。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创意行业其实是没有意外的,因为其中每一个创意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都是背后有它的逻辑。

2019-05-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